徐英庆
徐英庆,教师,现居安徽潜山。
长期以来,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用一支粉笔、三寸之舌来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教师受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注重学生思考的结果,而忽视其思维的过程。学生总是被牵着鼻子走,跳不出老师编织的牢笼,于是,一谈到写作,学生便谈文色变。基于互联网状态下的作文教学以其信息呈现的多元化,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信息储存的大容量,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协作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增强,大大拓宽了作文教学的渠道。
网络作文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作文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尊重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尊重了写作本身的需要,真正体现了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实践能力。老师指导学生写作文,可让学生利用网络选择资源,创建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所需的网络学习环境,使之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实现个性化选择,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从作文教学的配角变成了主角。这种教学模式,能实现主体回归,即从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出发,激发其写作的潜能。这样,既注重了学生自主意识、创新观念和个性张扬等品质的培养,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网络进入课堂,将使作文课堂呈现出自主的样式,传递出真实的声音,充满着灵性的气息。
教育部提出“均衡教育,公平教育”的教学理念,网络教学正是实施这种理念的有力保障,因为倡导民主、自由、平等是网络教学的生命。首先表现在软硬件设备上:城市有的,农村也有;重点学校能行,普通学校也行,网络作文教学打破了时空界限,缩小了城乡差距。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教学方式上: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意见,与老师、同学交流,思维的碰撞将会引发更多的情感共鸣。只有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体智力参与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多向性交互引进课堂,才能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平等课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同一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作文教学中的交互协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通过网络单独或合作完成文章,通过互发帖子的形式进行网上讨论、互相评价等。通过网上的协作,学生可以看到别人文章精彩的一面,领悟别人选材的不同角度,感受别人思想的不同侧面,领悟别人情感的不同宣泄,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开阔文路,激发写作灵感。如果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那么在交互协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达成统一认识后才向小组之外的成员发布信息,这样还可以培养成员之间的协作意识,培养了学生学会聆听他人的建议,这次我当你的老师,下次你当我的老师,天长日久,有利于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下,学生作品以纸质作文本作为载体,学生将作文本交给老师后,教师便成为学生作品的“唯一的读者”。学生的作品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教师的点评,也得不到同学们的相互评价。而且,“学生包写作,教师包批改”的模式,教师关注的往往是几个学生的几篇文章。从更深的层次看,采用传统的教师批改方式,学生只能看到修改的结果,期待的只是分数,忽略了教师的批改过程,对于作文中的枝节问题缺乏认识,这种批改方式效率低、周期长、反馈慢、效果差。而在网络作文教学里,利用网络教室的功能,教师能把任意一个学生的作文转载到其他学生的计算机上,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评议,使评改时间大大减少,评讲周期大大缩短。教师也彻底转换角色,成为评改活动的主持者,既能激起学生参与评改的热情,营造活跃的氛围,又使每个学生享受网络平台带来的平等地位与空间自由,自己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评判他人也接受他人的评判。学生还可以随时随地地在QQ、邮箱里传递新作文,阅读自己或同学的作文,浏览评语,评价他人的作文,利用网络工具求助教师和同学等等。总之,网络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开放性和交互性的学习环境,使新的写作教学模式成为现实。陈钟梁认为:网络能有效地搞好作文,因为它让学生觉得作文不再有受逼迫的感觉。
网络以其丰富的资源,便捷的交流,视听优势和交互优势,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有趣,将使现代作文教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引领我们进入一个精彩纷呈,魅力四射的作文教学的百花园中。网络,作文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