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宁
(闽清县高级中学语文组,福建 福州350800)
“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是我校2012年的县级课题,笔者作为这个课题组的核心成员,认真钻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2013年高考我带的实验班的语文平均分为95.58,100分以上有17人。2013年高考试卷偏难,以我们三类校水平同学们能考出这个成绩相当不错。我想将这届高三语文个性化复习策略与大家分享。
以往进入高三复习时只有集备组长带领老师制定一个笼统的复习计划,其实这是很不够的。要想让学生能在短短一年内就会有很大进步,必须根据学生个性并让他们一起讨论制定并完成各自的复习计划。
先进行摸底调查。记得刚升入高三时,这个实验班是理科班,同学们对语文学习兴趣不大,总分150分平均分才87.9分。据部分同学说“高一高二的语文课全都拿去睡觉了,一节的文言文也没有听过没有背过”。他们的基础不但薄弱而且有很大差异,且在学业水平、学习速度、家庭教育、学习习惯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不同,最可怕的是很多同学都认为语文读不读差别不大。就这一情况,我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思想动员课,告诉他们,理科班对语文科更要重视,因为语文成绩恰能拉开他们的总分距离。以后大家读大学就很少有语文课了,更要珍惜,再者以后写论文、答辩等都需要扎实的语文基础,最后还强调生活处处需语文,语文能让大家的生活更美好。学生学语文的热情高涨后我就利用晚自习时间,逐个了解他们的语文水平,接着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按摸底成绩进行分层。分成ABCDE5个小组,按背诵默写、文言复习、诗歌鉴赏复习、文化经典复习、文学名著复习、现代文阅读复习、语用题、作文各个击破,师生共同研究制定出具有各组个性的复习计划。各小组的大方向是一样的,时间上都是按9月1日到次年6月5日分五个阶段来安排。个性化的关键在于小方向不同,各小组根据各自的不足分别补充,并细化。如A组基础好,只需跟着老师的大步骤,发现不足再调整就可以了。B组文言文薄弱,则需在前三个阶段多安排文言文练习。E组各方面都薄弱,是语文科缺腿生,则需补充各种具体的材料,多花时间。
通过个性化的复习计划的制定,学生在时间上安排也更合理,同时也兼顾协调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且因是学生自己参与制定的,所以实施也颇为顺利。这个实验班考出了我校前所未有的13个本一。
到了高三,复习资料的选用是至关重要的。但个性化复习就要有个性化的复习资料。很多学校都只给学生订一套复习资料,这种吃大锅饭复习起来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颓废、无生气,无法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学生个性化的复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在这个实验班,同学们的复习资料除了学校统一订的那本外,学生还和老师一起研究后,各人根据各自不同的缺漏补充不同的材料。如A组的吴洁同学,他原本的语文成绩已经很好,但他还想更进一层,所以他就给自己补充了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当代中学生报》,他的语文高考成绩是全校最高分117分,作文满分70分他得了62分。B组的许明同学给自己补充了大量的文言文复习资料,他的成绩进步很大,从78进到105。
对于复习资料的运用,我反复强调的是:“题目在精,不要贪多。”更重要的是做后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反思和总结,找准不足,各个击破。同学们只有在了解自己所需的基础上才会努力认真完成,才最有效。
对各小组的同学,我除了进行分小组辅导,还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让个性化的培优辅差工作落到实处。初分组时就关注各小组的优缺点,在小组辅导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智力强项及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专项辅导。A组的同学基础好、兴趣高,我主要在培优方面下功夫,提高写作及各个模块要求,解决细节错误,减少因粗心出现的失误,争取得高分。B组同学头脑较灵活,理科学得好,语文课外阅读题也完成较好,主要太懒,高一高二忽视了语文,背诵默写都不会,文言文也较差,所以我主要抓他们的背诵,让他们在我面前逐篇默写,并做好错字别字的订正。C组同学挺用功,但不爱看书,阅读题成绩差,我主要让他们多阅读,让他们养成睡前看一篇美文的习惯,并补充讲解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多进行阅读答题小测,训练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D组同学基础差,诗歌鉴赏、语用题得分仅为0~1分,主要补漏,从语法知识补起,慢慢也有进步。E组同学很怕学语文,很多都是小学起语文就不及格,对这些同学不但要多方关注尽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要不断开导、鼓励、增强他们学语文的信心,其实他们也还是常常会提出许多具有个性光彩的问题的,这时教师应及时抓住契机对他们的一点点进步及时表扬。尽量多给他们开小灶,让他们多花时间学语文。
高三语文复习,作文一定要重视!作文70分,作文能改变命运!但作文复习也要注重个性化。现在高考阅卷老师喜欢看到具有个性的作文,像那些人云亦云的没有自己见解的模式化作文,阅卷老师不会喜欢,不会给高分,考生连基本分都很难拿到。所以只有写出有自己个性的、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文章才能拿高分。主要抓两点:
1.注重思想教育,培养思考探究能力,让作文论点有个性。再有个性的作文也要符合思想健康这一要求才能被评为一类卷。所以我很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他们以“真、善、美”为思想根本,有一颗为国为民付出之心,要想着人活着要对社会有贡献,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文为心声,只有思想健康了,才能写出积极向上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才有意义。好文章还要能体现思想的深刻性,要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所以我也要求同学们复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辩证地看待这个世界。我们研究了近年来的作文考题,基本能断定2013年肯定还是考新材料作文。对于新材料作文,大家一定要学会分析,并写出有自己个性观点看法的,对社会发展有益的文章。
2.关注社会生活,积累大量素材,让作文论据丰富有个性。论据也要体现个性化,不要大家都举同样的例子,那样阅卷老师也会觉得枯燥。所以我要求学生多看新闻多关心时事,并按自己的喜好每天选择一篇名人名言或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或生活典型实例加以积累,并在后边附上三句能表达自己观点的积极向上有意义的评论。教师在检查这些素材积累及评论时应在学生如何表达会更好更顺畅更有条理上下功夫,着重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技能,促使他们作文语言的个性化发展。
以上是我觉得落实较好的个性化复习策略。但对这一课题的落实,回首反顾,我还是有很多遗憾,主要是在“文学名著的个性化复习”上。文学名著阅读题是我们福建的特色题,分值为10分,相当大,主要考查《三国演义》《红楼梦》《家》《子夜》《复活》《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这七部中外名著的主要情节。这七部从高一开始就布置学生课外去看,但只有少数人能完成,多数人只看过一两部短篇的,如何复习,成为难题。因为考查量比较大,而且考的是对原著情节的判断及概述,所以学生仅仅看过一遍是不够的,况且现在很多学生连一遍都没看过。他们高一高二已经养成投机取巧的坏习惯,即考前背些老师概括整理的材料应付考试。这其实也失去了让同学阅读名著提高素养的高考考查本意。高三了,对于七部原著,同学们已经没有时间再认真阅读,我只能根据同学们不同阅读情况,布置他们阅读原著做相应的练习。然后帮他们整理重点情节,带有猜题性质。虽然高考考的文学名著题我们平时都做过,《三国演义》高三上期小测考过,《红楼梦》简述题在月考考过一次,但结果是只有读过原著的同学才拿到分数,很多同学只有模糊印象,他们这道题答不上来或答不完整。七部名著绝不是短时间内能一口气看完的,倘若不是自己读过多遍,深刻理解其中内涵,是不会有深刻印象的;只是靠平时的死记硬背一些题目来应付考试是不行的。所以,我想,到了下一届高一我一定要让同学们对名著的阅读做到既有趣味,又有个性。要让同学们对文学名著的情节掌握变被动接受、机械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因为只有自己主动获取的才记得最牢!当然我也还要继续进行“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