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语文复习课效率的思考

2014-08-15 00:51陈慧红
语文天地 2014年35期
关键词:课文教材语文

陈慧红

复习课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它对夯实知识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复习课依然存在种种低效现象:再现知识,没有整合;平均用力,没有轻重;抛弃教材,题海战术。这样的复习课,没有针对性,枯燥乏味,难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提高语文复习课效率的几点做法。

一、科学定标,避免盲目低效

没有目标的复习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能解决问题。通过复习,要解决什么问题、提升什么能力,教师要了如指掌,学生也要心中有数,避免盲目低效。

1.研读课标,细化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是确定复习课目标的依据和参考。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学生在不同知识层次、能力结构方面都有不同要求,因此要对照课程标准科学设定复习目标。需要提醒的是,阶段性复习和中考复习不同,教师一定要关注阶段性目标差异,切不可好高骛远、拔苗助长。复习课不可贪多求全,可以根据课标教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梳理、归类,分解成小的能力点。

2.了解学情,有的放矢

为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复习课应该帮助学生强化重点,解决难点、疑点。教学重点对学生来说未必是难点,因此复习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此,可以翻阅学生平时的练习,将学生平时练习中错误较多的知识点、能力点作为复习的重点。也可以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困惑。

二、合理归类,形成知识体系

语文知识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因此,在复习之初,首先要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基础知识包罗万象,此时学生脑海中的知识是零散的、破碎的,不成体系的,教者要帮助学生对已学知识合理归类、重组整合,让学生明白应该掌握哪些语文知识,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需要巩固。

我们可以学习魏书生老师的画“语文知识树”方法,将语文知识分为“文言文知识”、“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和“文学常识”四个部分。也可以根据试卷构成将语文分为“基础知识与运用”、“阅读理解”和“作文”三大板块,每一板块再分为若干小的板块。

三、重视过程,突破重点难点

知识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凸显它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形成能力。复习课怎么教是教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复习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者要根据复习重点设计有意义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去探究方法、寻找思路、总结规律,力行“授之以渔”。一般说来,复习课可设计以下两个活动。

1.回味经典,自主探究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复习课也应该如此。由于中考语文考试阅读的材料基本来自课外,因此不少老师在复习中抛弃教材,这种做法是不妥的。虽然考试的阅读材料来自课外,但是考查的阅读能力点却在教材之中,语文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范本,学生已有的语文能力大多是从课文学习中衍生的。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是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范例。从课文里学习写作文,既加深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又使学生在名家佳作的引领下,体悟经典佳作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笔者在“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专题复习中,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找出课文中运用环境描写的经典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过的文学作品至少有几十篇,几乎每篇都有环境描写,这时候教师就要根据复习目标,选择最适合的文本(或文本片段),让学生进行研读探究。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总结出环境描写的作用。虽然学生的总结可能不全面,语言表达不到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导学更具指向性。

2.类比迁移,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类比迁移法,可促使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实现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文本,列举、分析、遴选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能力点、常见考点,把握好训练点,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通过类比迁移、举一反三、求同存异等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以课堂为轴心,引入课程资源,把课内学习适当延伸、拓展、辐射到课外生活,从而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由此可见,由课内向课外,由课本向生活,由知识向能力延伸,是课标的要求,也是考试的趋向。教学评估与反馈必须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此外,在进行课堂演练时,要给学生提供机会,练的习题要典型,试题的难度要适中;练的方法要灵活,可以完成一两道试题,也可以是口头总结,还可以让学生写课堂收获等;练的时间要充足,让学生真正内化所学知识、方法。

四、倾听点拨,发挥主导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不仅要组织课堂,还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1.倾听点拨,即时调控

倾听是师生的生存姿态,也是基本的个人素养。互动是课堂的生命力,倾听是师生互动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深入小组,倾听学生,了解课堂动态。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尤其是在小组学习中,如果不能专注地倾听,就难以参与展示交流,难以形成思维的碰撞和有效的互动。

在课堂上,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小组合作学习都应当是在教师的主导之下进行,不能放任自流,教师或者监控或者巡视或者参与讨论,做到随时了解情况,同时又保证学生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教师的点拨,要注意适当的时机,一是在学生不会自主学习、不参与小组交流、游离于课堂时,二是在学生的疑问处解惑,在学生认识的肤浅处深化,在学生认识的片面处予以拓展。

2.总结提升,便于识记

总结提升可以是对课堂内容的总结,也可以是对重点难点或方法技巧的总结。在总结时,语言要尽可能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便于识记。

例如,笔者在中考作文复习时,以“巧设环境,妙笔生花”进行专题写作指导。为了方便学生记忆,老师将学生探究的写景方法、技巧编成七字歌诀:环境描写方法多,如何运用有技巧。调动感官绘景物,巧用修辞语生动。对比象征和虚实,同一景物反复现。景物变化烘心情,凸显主旨意蕴深。教师智慧的总结,便于学生识记,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复习课效率,就应该钻研教材、整合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通过自主研读、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课文教材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