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蕾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2)
“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1]微博、微信作为“微时代”网络媒体新宠,以超高的用户人气强力推动了“微时代”的到来,因其操作便捷、内容简洁、信息共享等特点,带领人们进入了即时、互动、高速的新时代,并打破了传统交往方式的种种约束,实现了跨空间和身份的交往,拓宽了人们交友的渠道,满足了个体的心理、情感需求。
2013 年1 月15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 年12 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 亿,手机微博用户规模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而从网民职业来看,大学生占比近30%,越来越多的“90 后”大学生日渐成为各类社交网站和工具的主要使用者,成为“微时代”最积极的响应者、践行者和体验者。面对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挑战,分析此类网络社交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教育对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新鲜而又重要的课题,有着较强的时代意义。
“微时代”下的网络社交工具赋予了人们的社会关系结构以新的内涵,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沟通的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观念、准则。
现实世界,人们的生产生活一般都在固定的地域环境和生活范围内,因而交往活动局限在某一特定区域和时间段,人际交往范围狭窄。以网络为媒介的交往模式超越了时空限制,消除了“这里”和“那里”的界限,其空间的广度与内容的深度是传统人际交往所无法比拟的,这种交往行为使人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时空和自由天地,缩短了人们交流信息的距离,拓展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更具开放性,促进了新的人际交往方式的产生,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微博、微信以其虚拟和现实的双重性,通过身份多重、角色虚拟、参与平等、表达自由、扩散迅速等为特征的信息交流方式,建构了人们全新的人际交往和思想交流环境。虚拟世界中的交往对象则具有多元选择性,通过微博、微信,人们不仅可以和身边的朋友随时交流,实时关注老友动态,还可以与千里之外的朋友保持情感联系,甚至通过虚拟角色认识更多同一兴趣圈的人,在几十亿人当中自由地选择交往对象,若遇到不喜欢的对象或遭遇某些尴尬的局面可及时退出,还可以以新的角色身份重新进入交往,来去自由,方便快捷,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社会交往的需求。
“微时代”下的交往角色的虚拟性和交往关系的平等性都使得网络交往更加自由、灵活,言论自由在更宽广的领域得到实现,从而使交往的内容更加丰富、广泛,人们可以随时与网络上的世界各地朋友建立和保持联系,如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来保持实时沟通,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播报、关注、转发和评论相关信息,记录自己的心情和感悟,分享工作和生活中的收获与经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可见微博、微信不仅扩展了人们网络人际交往的范围,还丰富了人们人际交往的内容。
“微时代”克服了以往“点对点”、“面对面”交往的局限性,这种交往不受时间、地域、年龄和身份等条件的制约,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而不仅仅只作为一个旁观者,只要双方有同样意愿,交往行为即刻成为现实,不需要特定的人和物为媒介,言论自由在互联网时代被赋予了新的理念。现代人都比较热衷于那种不再直面对方的无声的内心的交流方式,微博、微信以新的交流互动机制,使交流更加直接化和个性化,尤其对于性格内向腼腆的人们来说,可以自信大胆地直抒胸臆、谈天说地,避免传统人际交往在面对面交流时产生的尴尬场面,交流效果更佳。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平等是人际交往的理想,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活动受诸如身份地位、学历职业等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无法实现真正的平等。“微时代”是一个平等的时代,人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社会属性被忽略了,坐在电脑前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平等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往规则被淡化了,交往角色的性别、职业、等级等差别都掩盖于符号之后,无论人处于什么样的地理位置,拥有什么样的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只要外在条件具备,都能随时随地参与网络共享带来的各种信息服务,从中体会网络文化的内涵,体现了网络交往关系的平等性。
“微时代”下的人际交往是一个自由、开放、多元、个性的系统,国家、民族和组织的界限几乎可以忽略,没有一个绝对的控制中心,各交往主体都拥有话语权和决定权,每个网民可以成为中心,交流者可以凭借自身的主观爱好,自由选择交往对象、交流内容、交往方式和交流程度,并且利用网络世界的自由交互功能,分享、制造和使用各类信息资源,自主对交往行为进行评价、反思和调控,这种自主意识会逐渐渗透到日常生产生活中,并推动着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进一步强化,有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进步观念。
“微时代”在改变人们既有的人际沟通方式的同时,也使人们渐渐冷落了传统的人际交流,人们沉醉于方寸之间的虚拟世界里,尤其是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此类交往方式缩小了他们的现实社会交际网络,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了信任危机和各种交际冲突等现象,导致其价值观偏离和行为的失范。
网络匿名可以隐匿其真实世界的身份,在虚拟情境中畅所欲言,主体的虚拟往往会影响交流信息的真实性,这种现实社会身份虚拟的匿名交往,不只给人们创造了自由的交往空间,同时也造成了交往中的身份识别困难,从而为信任危机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处于青年阶段的大学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安全感较低,这种虚拟性导致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信任危机。据一项调查显示,22%的男生和21%的女生认为网上交往不需要诚实可靠,13%的男生认为在网上可以欺骗别人的感情。由此可见,交往主体的虚拟性一方面导致双方信任缺失,降低了言行的可信度;而另一极端则是轻信或盲目信任,在遭到他人的欺骗利用之后,对现实中的交往和交流不再相信,久而久之,大学生自身逐渐开始变得虚假、虚伪,继而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人格障碍和信任危机,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交往中应遵从一定的规则,相应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交往礼仪和道德规范。“微时代”下以电脑和手机为媒介的人际交往容易转变成“人机交往”或“机机交往”,人际结构较为松散,在现实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约束缺失的环境下,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无视道德规范,甚至对他人恶意诽谤、攻击、谩骂。大学生正处于一个道德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缺乏丰富的经验和人生阅历,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甚至做出违背人际交往中的诚信和道德原则的事情。当前诸如“微信”类的网络社交软件,用户主体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这类软件为用户提供地理位置、相似信息条件、共同朋友圈的功能,方便快捷和他人进行对话交流,这种导向让大学生在心理上认为人际交往是一件简单随意的事情,削弱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具备的责任感与真诚态度,也为其交往提供了逃避责任的庇护所,甚至在网络上陷入某些非主流的人际交往中,给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
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诺曼尼就曾经指出:国际互联网会制造一个充满孤单者的世界。[2]“微时代”下人们的网络人际空间空前膨胀,由关注度引发的自我价值肯定心理,抵消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挫败感,因而人们会更加依赖虚拟时空带来的需求满足感,而刻意回避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当代大学生极度渴望获得社会认同,在调查中发现,多数访谈者表示自己在一天中会不自觉的多次登录通讯软件,在发表日志、状态、照片、语音之后,密切关注着他人对自己的动态的评论和关注,由此可见,大学生在网络人际关系的构建中极易产生依赖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使人与人忽视了面对面的交往机会,造成了生活中交往情感的沟通障碍,一些在网络上畅所欲言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却不会表达自己想法与情感,导致个人产生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问题。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现实交往是社会人不可回避的重要交往模式,只有通过现实的人际互动、交流双方才能达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大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而“微时代”下的人际交往依赖心理弱化了他们在现实中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导致了传统的亲情、友情等道德情感和关系淡漠,社会化程度降低,不利于他们自身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既不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理想国,也无法颠覆和毁灭人类社会,它的‘善’或‘恶’是使用技术的主体选择、控制和导向的结果”。[3]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要发挥“微时代”境域下人际交往的积极作用就要认清网络交往的两面性,趋利避害,使网络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必要补充。
大学的心理咨询教育辅导是最具体、最实际和最富于针对性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践活动,是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惑的重要途径。针对大学生常见的交往心理障碍如自卑、社会适应困难、情绪抑郁低落等,作为高校,首先,应在网上普及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心理学知识,定期更新有关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从而正确地处理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其次,要加强人际交往心理咨询辅导,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应该做到及时发现和疏导,正确地对待心理矛盾和社会矛盾,帮助其解决心理矛盾,清除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网络人际观念;最后,要引导正确认识多元化交际信息,理性对待网络人际关系,一方面要学会敏思、明辨,合理控制情感投入的程度,另一方面要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交往观念,做到热情、诚实、守信。总之,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要理性对待网络人际关系,重视现实社会的人与人间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赖于每一个交往主体形成优良的人际道德品质,“微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人际互动的新空间,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随之迫切需求网络道德规范的普及和深入,因此,网络道德教育应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促使网络交往主体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重任。首先,应强化网络管理,建立信息反馈渠道,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其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网络道德教育融入学校的德育课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中,建设网络道德教育阵地。再次,从个人自律入手,增强网络交往自律意识,使他们明白网络虚拟世界并不是一个毫无约束、绝对自由的世界,构建文明道德有序的人际交往新秩序需要每一位大学生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运用广播、板报、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宣传,培育良好的网络人际交往的道德和舆论氛围,把诚信、宽容、友爱、诚恳、谦虚、尊敬等作为自身的人际交往价值观。简而言之,要善于运用道德的力量引导人际交往,通过管理和教育的结合、自律与他律的结合,使大学生能够在诚信、友爱、合作、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针对部分大学生过多地沉溺和依赖微博、微信进行人际交往的现象,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为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搭建展现自我、宣传自我的现实舞台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营造整洁、美观的校园硬环境,如图书馆、操场、活动中心、教室、娱乐场馆等,通过墙报、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网、校刊校报等传播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健康向上的物质环境。其次,营造安全、健康的软环境也十分重要,学校应构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和官方微博,为大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再次,学校应以社团、班级、宿舍为载体,全方位开展讲座、辩论、户外集体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更多地把目光放在现实生活上,更好地展示自我,更好地和他人进行沟通以及协调人际关系。总之,要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网络人际交往只是传统交往方式的延伸和补充,只有在真实的人际交往情境中体验与感悟交往,才能完善自我、丰富自我。
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工作必须重视网络人际交往规范的建立,控制和监管网络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创造良好有序的网络人际交往环境。首先,政府要加快立法进程,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监管,为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提供法律保障,还要利用防火墙、加密、安全认证等技术来过滤、屏蔽微博和微信中各类不良信息,树立网络正气。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校园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围绕学校特色和大学生的特点,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阻止不良信息的入侵,保障校园网的安全绿色和平稳运行。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安全观念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还应建立专门的校园官方微博,及时关注大学生的微博、微信的各类动态,引导他们的网络交往行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总之,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才能有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1] 潘昕.略论“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2(10):281-282.
[2] 杨雪琴.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路径引导探析[J].江南论坛,2007(2):49-51.
[3] 华伟.网络交往与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