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红霞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即阐明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写文章靠的是语言积累,读的文章多了,积累的语句也就多了,写起来便得心应手,读到一定境界,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锦上添花、浑然天成。因此,教师应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的养分,在读文章时想着写作文,在写作文时想着读过的文章。
如果将语文教材里的一篇篇文章视为例子的话,你会发现他们大多是经典篇目,在语言表达、谋篇布局、素材选择、情感立意上有很多可取之处,完全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优秀范文。所以,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终将厚积薄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们都熟知的道理。鲁迅曾以孩子学说话为例,说他们“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地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了每个字的意义”。巴金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这些都阐述了语言积累的重要性。因此,语文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多读书、多积累来开阔眼界,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佳词名句、精思妙理等,以此囤积写作的“粮草”,让学生作文“有米可炊”。
首先,要积累好词。所谓“好词”,应该是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是对个人而言比较新鲜的词语。可以将词语进行归类,如描写春天的词语,形容月光的词语,形容人激动心情的词语等等;可以举一反三,由某个词联想到其他词语,顺带归类整理;可以用词造句,用这样的实战演练活学活用。
其次,要积累好句好段。所谓“好句好段”,应该是描绘生动的句子,是富有哲理性的句子,是引起情感共鸣的句子。将这些句子摘录下来,不断地诵读,终有一天,这些句子会成为学生忠实的朋友。
第一,语言表达的模仿。在每一篇文章中,总会有出彩的语言,这些语言,或是比喻拟人的运用,生动形象;或是排比句式的运用,荡气回肠;或是长句短句的间隔,音乐感强;或是词语的活用,更具活力。每一种语言表达,学生如果都能仿到位,那么其对语言的操控能力也就足够强了。
第二,选材立意的启发。读不同的文章,会欣赏到不同的选材,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读别人的文章,会触动你去重新审视生活,发现生活中更为多彩的内容。如学了朱自清的《背影》,被文中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所震撼的同时,我们不禁会思考,我们的父母为我们做了什么,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画面会在脑海中像放电影一般一一呈现。于是,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拿起笔,写下了《妈妈的头发》、《父亲的背》、《奶奶的花布鞋》……浓浓的亲情在心中回荡。我们学了《紫藤萝瀑布》,感受到文中藤萝花富有生机的美,特别是它在经历重创之后依然灿烂开花的场景,会使我们领悟到人生哲理。于是,我们会想到开在墙角里的月季花,从不会因为缺少关注而不去开花,而是开得美美的、艳艳的;我们会想到那被人一次次践踏在脚下的小草,一次次昂起头,不向命运低头;我们会想到院子里的丝瓜花,朴素、美好、淡然,极像一辈子默默奉献的母亲……深深的敬仰在心中升起。读了丁立梅的《女人如花》,感受到王如花的热情、善良、乐观和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像王如花这样让人温暖的小人物很多,有在街头风餐露宿的卖烧饼的老人,有满脸灿烂笑容的卖鲜花的小女孩,有身残志坚的艺人,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处处洒满阳光。
第三,谋篇布局的引导。不同的文章有着不同的结构。或是以一个物件作为线索串联起整篇文章,使文章浑然一体;或是排比段落的铺陈,结构整齐;或是反复吟咏,表情达意。如我们学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该文章善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主题,文章选出三个故事(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朝鲜儿童、防空洞里的一席谈话),从三个侧面充分地表现了主题,有一以当十之效。中间的三小段抒情性议论分插在对三个故事的形象化叙述中,使叙事、抒情、形象塑造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语言形象、生动、流畅、明快,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于是,在表现生活性的情感较为浓烈的文章时,我们就可以仿用这篇文章的结构。丁立梅的《贺卡里的宛转流年》,以贺卡作为线索,串联起五件事,这种“一线串珠”的写法让人觉得层次清晰、内容饱满,学生们纷纷借鉴。
当然,仿写不是抄袭套用,也不是改头换面。仿写的精髓是构思立意上的学习,是方法技巧上的借鉴,是举一反三,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提炼”和“思考”。
改编是根据原文的材料和表现形式,改变写作角度,将文章改成另一种体裁或样式。在进行改编时,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可以改变题目,改变叙事人称,也可以改变体裁,改变文章顺序等。这种“新瓶装老酒”的写作形式,能有效激发学生想象的灵感,舒展想象的翅膀,不失为训练写作思维的一种好形式。将《窗外》改变思路,改成两个病人互相谦让,共同创造窗外美好的世界,或许别有一番风味。将《孔乙己》进行续写,让学生做编剧,想象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的生活状况,或许很能调动起他们的写作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改编课文不能随意扭曲人物的本质特点,也不有悖生活规律。
一篇好文章,总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和思想的启迪。如《赵普》一文教育学生要以天下事为己任,激发起学生奋发读书的激情,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贾平凹的散文《月迹》引导我们去追求美,怀念童年时的童心与童真,一幅幅童年生活图景展现无遗;程海的《三颗枸杞豆》告诉我们不能遇难而退,否则一事无成,并且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柳叶儿》告诉我们要珍惜今天生活的幸福,学习后学生们对幸福的理解更为深刻,诠释幸福内涵的一篇篇佳作层出不穷;读了丁立梅的《贺卡里的宛转流年》,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那么一个小小的物件,它会牵动你回忆的味蕾,激起你感情的涟漪。于是,在学生的笔下,感受到了毛衣里的温暖,看到了照片里的似水年华和笔记本里的青春岁月,悟到了留言条的温暖,想起了那些与书有关的日子。
每读一篇文章,都会带给我们深深的情感体验,这里有我们对美好的向往,有对亲情的依恋和感动,有对友情的珍惜和怀念,有对人类普遍的爱;这里有面对挫折的从容,有对成功的淡定,有对理想的执著,有对责任的担当。所谓人生阅历,都会在这些文字中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可“趁热打铁”,让学生大胆发表个人看法,深入剖析思想内涵,寻求作品和生活中的真、善、美。
例如,在学了丁立梅的《掌心化雪》这篇文章之后,有学生情不自禁地写下下面这段话:“这个世界流行的是强者和超人,渺小如蝼蚁、脆弱似玻璃的小人物,更需要洞察幽微的眼睛和有力的手带他们走出窘境。请不要背过身去,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慢复苏;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一个小小的行动,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无论是自尊的人还是自卑的人,都需要心灵的关爱,物质关爱应和心灵关爱同步进行。人心需要温馨温情,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莹”。
叶圣陶先生曾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在联系生活进行学习之后,我们的学生变成了有思想的人,学生的文章变成了有思想内涵的文章。
刘勰说:“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书读多了,语言表达能力就强了,写作技巧就提高了,思想内涵就深刻了。吕叔湘说:“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朱自清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因此,只要学生热爱读书,只要老师善于引导,从阅读中收获到的写作技能就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总之,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实践中,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舞好两把利剑,做到双剑合壁,这样就能让学生读起来情趣盎然,写起来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