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菊萍
为了了解学生的作文兴趣,笔者做了一份调查,发现喜欢写作文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5%。孩子们不会主动关注生活,作文内容形式单一。大多数学生对作文中规定的字数、文章的章法要求等比较反感,而喜欢随性作文,比如同学之间的小便条、时尚的网络小说,利用微博聊天,这些情况说明,学生更加追求自由的空间,不愿受控制,但我们看到孩子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健康的思想以及不规范的表达。这样一个写作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深思。孩子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里,追求着富裕的生活。他们攀比、自私、安于享受。他们的生活中随时可见虚无缥缈的网络小说,他们不加选择地使用新奇的语言。他们认为父母已给他们安排好了一切,因而自己的责任感不强。于是,思考、承担、生命质量、价值体现等离他们愈来愈远。
如何引领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并激起习作兴趣呢?笔者从三方面做了尝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性质的界定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写作被认为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主体(即作者)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生活,表达感受,与写作受体(即读者)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努力感染或感动读者,从而给予某种审美享受或人生启迪,这便是写作的真谛。
比如,寒假里的生活丰富多彩,新年是每个学生都向往的节日。他们可以享受年夜饭团圆的那份亲情、烟火的绚丽多姿、红包里的殷切期望、冬日里特有的风情。而这些足以温暖每一颗心灵。学生们乐于与大家分享抑或作为人生的一道大餐珍藏起来。课堂里,我让他们截取寒假里最难忘的镜头与大家一起分享。孩子们兴趣盎然,有的生动地讲述让自己感动的姥爷,用枯瘦的手把自己辛苦种田的收入用红包的形式送给了自己,难以忘记他饱经风霜的脸,头上已不剩多少的银发,深情的眼神,颤抖着的双手,期盼的话语。有的讲述过年回家奶奶看到自己冻得通红的小手放在自己胸口捂,然后放在灶洞里温暖。而这些描写叙事作品既是把最宝贵的人生记录留给了自己回味,又感染或感动着读者,给读者美好的审美享受。在叙述的同时,他们也得到了人生启迪,在感受爱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回报这份爱。孩子们生命的担当与责任感不需要师长的苦口婆心式的训导。这就是作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生们在品味生活故事的同时,感悟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在感悟价值的同时,对习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无论是写阅历还是写理想,情动于衷,才能发之于外。但我们也发现在学生的习作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感受却偏离了道德的轨道。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感悟作文不仅仅要训练外在的语言形式,最根本的是要培育一颗美好的心灵。
在习作《一件有趣的事》中,面对学生对于真善美的误解,我巧妙地运用评价这一功能,引领学生感悟生活,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一位学生围绕本次作文话题“一件有趣的事”写了《神奇的可乐》一文,而文章的内容却是写自己用馊牛奶和酱油制作的“可乐”专门用来捉弄小气的哥哥,让哥哥喝得上吐下泻而自己沾沾自喜。孩子自以为很有情趣,也颇为自己的淘气得意。可是,作文的目的不光要培养孩子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教会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所以面对这样的文章的时候,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孩子体验评价。我告诉学生,“于细节处见精神”,注重细节的刻画是为了表现人物精神。一篇好文章能让读者明白生活中的真善美,心灵得到净化。读了这样的文章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通过交流后明白了这篇习作缺少美感,明白精彩的细节能凸显人物形象,这段描写却写出一个处处想报复哥哥爱占便宜的女孩形象,本次习作主题要凸显“趣”,但这怎么能算是“趣”呢?
我想,这篇习作也暴露了了学生个性上的弱点:养尊处优,生活中喜欢占便宜,稍不如意就发怒或报复人。学生作文时写的是平时生活中的小事,而这些小事的描写能让师者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通过评价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习作价值取向,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学生喜欢利用网络微博进行交际,网络的天马行空,不受约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爱上网络作文,并在网络作文上迅速成长,这是我们在课堂无法实现的。孩子可以通过网络快乐作文、自主作文、互动作文。
因此我们在网络上建立了班级博客,鼓励孩子利用网络表达。在培养孩子作文兴趣的同时,我们也发现,粗俗不健康、不规范的语言严重影响了孩子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我组织班级学生搜集网络语言,调查研究,了解网络语言的形成缘由和网络语言的运用范围。同学们发现网络语言的运用极其广泛,幼儿园、商场、电视节目。同学们发现,有的网络语言诙谐幽默,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联,而且符合汉语用语规范。如从现实的“乏力”感中生长出来“给力”一词,从网络走向纸媒。网络中的图像语言简洁夸张,语义直白单纯,能承担情感情绪语义表达的功能,深受网民的喜欢。但是“神马(什么)”“稀饭(喜欢)”“木有(没有)”等缺少严谨的思维习惯的语言在追求新奇的网民中很快传播。有的网络语言具有明显的污蔑性,粗俗低劣。网络给予网民乐于创造、敢于创造的背景,一些词汇丰富了语言内容,很接“地气”,使得中华民族的语言之河吐故纳新。但有的网络语言的缺乏逻辑,严重冲击着有着千年魅力的中国语言文学。通过搜集、交流,学生认识到在网络化的今天,如果在习作中运用不规范的语言不仅影响自身语文素养的形成,更是对博大精深的汉语言的亵渎。保持纯净的网络语言不仅仅是精神文明的需要,更是关系着祖国灿烂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作为21 世纪中华文化的传承人应该具有不可推卸的使命感。
学生们心思浮躁,追求新奇,很少能安静思考,即使写作也只是把它纯粹当作消遣娱乐的“游戏”的今天,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走进孩子的生活。我们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品味生活故事、评价习作审美情趣、关注网络语言,让孩子明白作文是诉诸实感,抒之真情,追求真善美,平实为文,不仅要学会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还要让作者和读者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以净化,精神文化得以丰富,生命质量得以提升,从而生发强烈的民族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