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芝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思维,形成创造力的根本。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起始年级的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重大。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行为习惯没有养成,生活自理、学习自理能力都很弱。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能力比较缺乏。在素质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不能板起面孔教学。因为这样做,对有效夯实语文基础,提升能力有一定阻碍。
1.加强与生活联系,训练听说能力。低年级的孩子天真单纯又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多结合他们生活体验,让他们有话可说,敢说会说。如在汉语拼音教学时,我们一般教声母“d”,让学生猜谜或是用儿歌“马蹄走路ddd”教学;但是小马、马蹄在学生的生活中还是比较陌生的;需要出示图片或音频,学生才能接受。如果我们让学生模拟敲鼓的声音,或听听用手敲击桌面的声音;那么,学生就能更容易掌握“d”的发音。让学生自己想想生活中哪些声音发“d”,这样学生在读和说中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一声母。
2.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想方设法激发兴趣。苏教版低年级的教材都配有插图,我们可以利用插图调动参与积极性,加深理解。如《升国旗》这一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让他们进行看图说话。我们也可以谈话式引入课文学习,一步步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提高。比如,一个星期中我们哪几天不用到操作做操啊?对了,星期一也不用做操,那么,我们到操场干什么呢?于是让学生说说升国旗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能有兴趣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当然,这篇文章是一首诗歌,我们可以在疏通字词之后,进行比赛,看哪个小朋友读得好,读得有感情,从而激发阅读、自学兴趣,提升境界。
新课程理念强调改变教师地位,突出培养学生自我提高、获得的意识。因此,我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预习质量,生成课堂的主动发现和质疑。
1.重视预习探究设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素质教育活动提倡个性发展、能力提升。因此,我们在预习习惯培养,自主和合作学习时要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如《狼和小羊》学习时,我们除了让学生读读课文、写写记记生字词,还可让学生在预习中解决一些问题,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那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孩子说:“小羊”怎么不跑呢?最后“小羊”是否被吃掉了呢?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也可以让学生质疑,让班级成员参与思考、进行探讨和辩论作答。如此,提高问题意识,增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和思考效果。
2.加强引导,精要点拨,推进学生思维训练。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的组织与引导要能够抓住学生的困惑之处,从而提升学生的解惑与思考能力,培养他们深入思考、发散与创新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学《狐假虎威》,我们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是带着学生认读生字词和组词,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如学生对“狐假虎威”的“假”的理解可能有难度,我们就让他们对照课文,找找课文中有没有词语可以对它进行解释,于是学生找到“借着”,知道了“假”的意思。第二课时,重点是把握文中一些语言和对老虎和狐狸的形象分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老虎和狐狸,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多向思考作答,如有的学生说狐狸太狡猾不喜欢。我就启发他:这个故事中,狐狸不骗老虎会有什么下场呢?于是学生就能生出逆向思维:喜欢。我又引导他们思维的深入:明明是欺骗,为什么说是聪明呢?这样推动学生再深入思考,从而得出与坏人作斗争要运用智慧;而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耍小聪明欺骗别人,不要做不诚实的孩子。这样,学生能获得辩证分析的思考能力。
总之,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趣味性、活泼性,能够让学生在听说方面提高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的习惯。注重互动教学,让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能够质疑问难,推进思维的多向与深入,从而获得语文学习方法、意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