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云南 昆明 650051)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馆牵头,由省科协、地方政府、地方科协共同协作,支援并带动我国科技馆建设薄弱地区科技馆事业发展的一次联合巡回展教活动,旨在为老少边穷地区观众提供参与科学实践的场所,让他们亲身感受“体验科学”的快乐,从而促进我国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自2011年起,“中国流动科技馆”就在山东、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9个省(区、市)开展全国试点巡展工作,对尚未建设科技馆的几千个基层县市实现科普服务全覆盖。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2013年又将项目覆盖范围扩展到23个省(区、市),把“科普盛宴”免费带到了更多老少边穷群众身边。2011—2013年,在云南省科协的指导和支持下,云南省科技馆和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组织实施了 “中国流动科技馆”云南巡展活动。我省处于边陲的怒江州、德宏州、文山州、红河州、丽江市等少数民族地区处处留下了中国流动科技馆的足迹,这些地区的群众共享了一次“科普大餐”。可以说,中国流动科技馆就是一项得民心、遂民愿的伟大创举,它体现了科普工作的社会性、群众性和基础性特点,是贯彻《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有效手段。
展品是科技馆的灵魂,是科技馆实施展览教育的主要载体。科技馆展品一般都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可管理性的特点[1]。中国流动科技馆展品是基于上述4个特点,以中国科技馆设计团队为主要力量开发研制成功的,他们充分借鉴参考了“科普大篷车”的展品器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研发和设计。全部科普展品器材秉承了加强公众动手能力,新颖直观立体的表现形式,基础知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融入了最新的多媒体动态演示和互动体验方式,让公众在思考和感知的过程中走近科学、认识科学。
中国流动科技馆具有鲜明的主题和丰富的内容,涉及到科技、安全、生活的方方面面,分别设置了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生命奥秘、数学魅力、健康生活等10个主题展区,涵盖了数学、声光学、力学、能源、材料、计算机等多项学科。光的路径、雅各布天梯、锥体上滚、勾股定理、手眼协调、地震避险、ipad体验、电磁实验、球幕电影等50件互动展品与科学表演、科普活动相结合,为公众提供了参与科学实践的活动场所。通过与展品、科学实验的互动,达到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传播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的目的。
我国地广人多,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科普资源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也显得不合理,基本呈现倒金字塔分布,优质科普资源大多集中在经济实力较强的大城市和省会城市,越是到基层,科普资源相对越少[2—3]。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科普资源多而丰富,拥有科技馆、科技活动中心等专业科普场所和设施,报刊、书籍、影视广播节目、计算机、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发达,各种科技教育手段也非常先进,城市公众获取各类科技知识、科技信息的渠道较多;而广大农村、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科普资源相对城市较少,基本上没有科技馆、博物馆和科技活动中心这样的科普场所和设施,公众获取科技知识、科技信息的手段和渠道相对贫乏。尽管有些科技组织和单位也会在这些地区开展一些科普活动,但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经费、适应性以及受众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往往连续性不够,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且科普手段和条件落后,难以满足广大公众高涨的科普需求。中国流动科技馆的实施,把科技知识、科技信息送到了这些边远地区公众身边,让他们像城市的公众一样也能感受科技馆展品的魅力,接受现代的科学知识的熏陶。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科普资源空间上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扩大了公众获取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机会。
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鼓励观众自主学习和主动发现,希望观众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观察和思考,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去了解感兴趣的展项内容,体现了科技馆以观众为本、主动探索的先进教育理念。公众在现场可以自由地、随意地、独立地参观和体验各个展项,在主动尝试操作和思考之后,现场科技辅导员才和观众交流如何操作,通过启发式教育让观众了解相关知识,这不同于传统的先入为主的单向灌输式讲解。采用此种方式,观众了解内容或许不多,但往往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是非常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广大农村、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由于缺少科技馆、科技活动中心这样的专业科普场所和先进的科普教育手段,公众接触到的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平常也难以体验这种互动式的科普教育展览。流动科技馆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把科技馆的科普教育理念和生动的科普教育形式带到了基层,带到了经济欠发达地区,让不少地区对科技馆建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少地方希望流动科技馆落户本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方科协的服务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参与科普、享受科普、提升科学素质的热情高涨,传统的科普工作所依赖的科技培训、科普报告、科技咨询、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等单向式的科普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公众日益高端化、多样化的科普需求,这就决定了科普工作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公众的主体作用,需要从满足群众的科学需求出发确定科普内容,从群众接受程度上选择科普工作的方式。因此,科普工作形式、方法、手段上的创新也成为科普工作者们研究的新课题。
流动科技馆具有机动性、灵活性,它将科普展品互动体验、科技影视放映、科普宣传展示融为一体,以功能强大的科普宣传教育手段和互动式的参与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与科普、走近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不仅丰富了传统科普工作的手段和形式,通过巡回展出的方式也让不同地区难得进科技馆的公众能够享受精美的科普大餐,充分发挥了科普作用,增强了科普的效果和影响力。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馆牵头,地方各级政府、各级科协和科技馆共同协作和参与,是社会各界重视科普、支持科普和共推科普,坚持“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机制的一项举措。它实现了优质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使国家财政投入的科普资源惠及更多的基层群众,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得到具体落实。
中国流动科技馆的每个展项(比如光的路径、锥体上滚、窥视无穷、人力发电)都涉及一个或多个科学知识,面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公众,在参观时间相对较短(多则半天,少则1—2小时)的情况下,要让他们对眼花缭乱的众多展项进行感受、体验和最终理解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流动科技馆现场的科技辅导员真正理解和融会贯通各个的展项科学原理,不仅能够向观众展示展品,准确、深入浅出地解释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还要能针对观众不同的提问进行答疑,准确传达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了充分发挥流动科技馆的作用,承接流动科技馆项目的地方科协、科技场馆和科技活动中心等单位,都会相应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提高科技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每套展览每年在一个州、市多个站点进行巡回展览,每个站点巡展时间均在2—3个月,巡展时间长,保证了科普展教效果的长期性和有效性。同时,流动科技馆不需要当地科协、政府自己投入经费,只需要当地科协组织社会公众和青少年学生参与,较好地解决了当地科协科普资源稀缺、科普经费难以保障的问题。流动科技馆科普展品设施数量多、种类多,灵活性和机动性好,较好地解决了科普内容和形式单一、科普资源更新周期长,流通渠道不畅、科普投入的短期性与长效性协调问题。总的说来,流动科技馆项目的实施,改善了科普组织单打独斗、各自为政、流通不畅的局面,加强了多个部门多方位、多层次的配合与协调、合作的意识和功能,不仅为今后的科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为各级科协组织实现自身发展和科普工作实现多元化协调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流动科技馆展品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涵盖的学科和领域较广,与学校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是对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通过参观体验,青少年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理解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还能深化书本所学知识和补充尚未涉足领域的科学知识。此外,流动科技馆具有开放的形式,提倡启发式、探索式的学习教育方法,参观流动科技馆时青少年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和思考,可以提高科学探索的兴趣,进而培养青少年的探索精神,对激发创新意识具有很好的作用。
但是,流动科技馆展品数量多,涉及原理多,青少年学生去参观体验时,由于好奇心和新鲜感驱使,往往没有掌握要领时就开始操作,有的学生对于科技辅导员的解说有抵触情绪,无心听取,还可能因为操作不当造成展品的损害。同时,每次组织学生去参观体验时,由于人数众多,参观体验的时间比较短,学生不能一一对展品进行体验,对展品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了解不透彻,参观有时变得 “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体验效果不大。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建议把中国流动科技馆与学校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充分挖掘和开发流动科技馆展品的重要教育功能,让流动科技馆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可以对小学科学课、中学生物和物理课以及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实践和探索,找到不同学科的切入点进行整合,使其对学科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弥补教学上设备的不足。学校课程、活动与流动科技馆资源的整合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扬自己的个性和挖掘自己的潜能,又可以在和谐的合作中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使流动科技馆资源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挖掘。
现阶段,流动科技馆作为一种新的科普工作形式还处于发展阶段,而且在全国大范围实施的时间还不长,许多地方流动科技馆的科普教育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尤其是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作用,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现实原因。然而不管怎样,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全国科普工作也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相信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流动科技馆项目会向着全覆盖、系列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作用也会更加凸显。
[1] 李春富,李丹熠.科技馆展品及其展示形式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0,31(16):62-65.
[2] 班俊峰.科技知识传播的新模式——科技大篷车[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25(5):50-51.
[3] 李朝晖,任福君.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科普研究,2011,6(2):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