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会仙,兰绍清
(1.昌宁县植保植检站,云南 昌宁 678100;2.昌宁县种子管理站,云南 昌宁 678100)
昌宁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65%以上的降雨量集中在水稻生长季节6~9月份,在此期间相对湿度达90%,是典型的低温多雨寡日照气候,导致稻瘟病发生频繁。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与当年气候有关,危害程度因品种、栽培措施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年份造成减产5%左右,严重发生年份造成减产10%~30%,部分严重田块导致绝收。
由于昌宁地处低纬、高原,素有十里不同天,一山分四季的特殊立体气候,故具有稻瘟病病菌小种多的特点,导致昌宁稻瘟病具有常发性。据植保站调查统计,历年全县温凉区种植水稻4333.33hm2,发生稻瘟病的2000hm2左右,占温凉区稻谷面积的46.1%,加之农户预防及防治措施方法不力,农事活动的差异,导致重病田、塘、点达233.33hm2,占温凉区稻谷面积的5.3%。
1)发病早。据县植保植检站的监测结果,2010年5月29日大田始见中心病团,2011年6月18日,大田始见发病中心,2012年6月7日大田始见发病中心。
2)来势猛。据调查结果,在6月中旬发现中心病团后,面上大田病田率和病叶率迅速上升,7月5日调查,2010年叶瘟病田率达17.6%,病叶率达14.6%,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面积达266.67hm2;2011年叶瘟病田率达24%,病叶率为19.1%,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达313.33hm2;2012年叶瘟发病田块达28.9%,病叶率为18.5%,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为393.33hm2。
3)发病轻重与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据县植保站的调查,目前昌宁温凉稻作区所种植的水稻品种都有稻瘟病发生,香粳834-1、昌粳9号、昌粳10号等品种发病始期晚,发病轻,而楚粳26号、楚粳28号、楚粳29号、云粳17号等品种发病早而重,昌粳8号如预防措施不到位穗瘟较重,对产量影响较大。
在栽插品种和栽培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稻瘟病的发生轻重取决于当年的气候条件,降雨量和日照时数是影响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因素。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日照不足,稻株生长嫩弱,抗病能力减弱,易发生稻瘟病。在水稻生长的5~9月份,降雨量较大,2011年为1069.5mm,2012年为1050.9mm。多年来,5~9月份相对湿度都在90%以上,阴雨寡日照持续时间长,有利于稻瘟病病菌的侵染和传播,为病害的流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稻瘟病在昌宁水稻生产上是一种常见、多发、灾害病,各类型品种随气候变化均有不同程度发病,菌原的主要来源一是农户常规稻自留种,种子带菌。二是收割机收获的稻田稻草大量残留田中,病残体带菌,为大田叶瘟发生带来了充足的菌原。
目前昌宁温凉稻作区生产上表现抗性较差的有楚粳26号、楚粳27号、楚粳28号、云粳 17号等品种,这类品种种植年限长,品种抗性逐步丧失,表现为发病早,病叶率、病穗率和病情指数高,对产量影响大;而昌粳8号、昌粳9号、昌粳12号、昌粳13号、香粳834-1等品种抗性较强,表现为发病晚,病叶率、病穗率和病情指数低,危害轻;另外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对稻瘟病的抵抗能力也不同,在秧床4叶期、大田分蘖盛期此时由于稻株群体达到最大限度,棵间湿度大,荫蔽,紫外光线不易透射,稻株体内的氮素量多,叶色浓绿,抗病力弱而造成苗瘟和叶瘟发生流行。而在孕穗末破肚至抽穗后10d,穗及穗轴外露,幼穗抗逆力差,病菌易侵入,易发生穗颈瘟。
土壤温度低有利于稻瘟病发生,长期深灌或冷水(井水)、污水灌溉,偏施氮肥造成稻株贪青徒长,叶色浓绿,组织柔软,稻叶细胞组织变薄,叶片硅化程度降低,叶肉可溶性氮增加,抗病能力下降,株间通透光差,易导致病菌的侵入、扩展和蔓延而诱发稻瘟病。昌宁县到目前已100%实行旱育秧,30d秧龄的秧苗白根数在15~20条,苗高13~15cm,茎基宽 0.25~0.3cm,单株带蘖 1.5~2 个,秧苗素质较好。移栽时基肥亩用农家肥1500kg,氮、磷、钾比例为 15∶15∶15 的复合肥 30kg,移栽后 5~10d亩用10kg尿素追施分蘖肥,促早生快发,由于人为栽培目的导致秧苗发棵猛封行早,叶片嫩,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和繁殖,加重了叶瘟的发病程度。还有部分农户穗肥施用不当而引起穗颈稻瘟的发生。
防治稻瘟病应选用高产抗病良种,加强肥水管理,实行保健栽培,消灭初次侵染源,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并在关键时期及时采用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
因地制宜选用2~3个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及时做好品种更新,合理搭配品种,避免品种单一化,淘汰多年种植的传统退化品种。
在病草病谷上越冬的病菌是发病的初次侵染源,应及时清理和烧毁病残体,病稻草垫圈的应充分腐熟后施用;种子处理做到浸种选药正确,彻底浸种消毒,杀死种子上所带病菌。可用10%浸种灵乳油 5000~6000倍液浸种 3d,10mL可浸种 30~40kg,注意一浸到底,不用清洗直接催芽;或用25%咪鲜胺乳油 1袋(10mL)对水 40~50kg配成药液,浸种 60kg,视温度浸 3~5d,每天搅动 1~2次,一浸到底。
根据水稻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水平科学配制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不能偏施氮肥,增施硅肥。水稻生长过程中,看苗追肥,使水稻在抗病较弱的3个险期落黄。适度排水晒田,可以促使稻根新生根的萌发,增加根部的吸收能力,能控制肥效,促使正常落黄;使茎叶老健,增强抗病能力。
栽插时应根据种植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水平来确定栽插密度,株距13.3~16.6cm,行距23.3~30.0cm,亩栽1.8万~2.2万丛。分蘖达到30万左右及时撤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改善田间通透条件,使植株生长健壮,抑制病菌的生长蔓延。
遵循“重在预防,早抓叶瘟,狠治穗瘟”的原则。重点应抓移栽前喷施“送嫁药”,大田防叶瘟减少穗瘟病源基数,孕穗末期和抽穗始期用高效农药预防穗瘟。水稻旱育移栽后发棵快,易感叶瘟,为确保安全,移栽前3~5d必须喷“送嫁药”,每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30g,对水50kg均匀喷雾,以推迟大田发病时间。大田期叶瘟亩用40%富士一号乳油60mL或40%硫磺悬浮剂150~200mL对水均匀喷雾防治,病重田块隔7~10d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有效减少穗瘟病源基数。凡发生叶瘟、感病品种和常年发病的田块,在水稻破肚期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g对水喷雾防穗瘟,长势旺及感病品种在水稻齐穗后再喷一次,防枝梗瘟和谷粒瘟。在药剂防治过程中,喷撒农药时要求做到“五准”:一是病虫诊断要准。二是用药要准,对症下药。三是药液配对要准,按说明书剂量要求配药。四是面积要准,以便准确用量。五是时间要准,把握病害发生的时期及时用药,喷药时间一般选择15:00以后喷药,早上叶片有露水不宜喷药,中午日照强,药液挥发快,不宜喷药。若喷药后8h内降雨,药液被冲洗,等雨后天晴还应补喷,或加入优质的增效剂,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