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

2014-08-15 00:48杨倩梅
云南农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景洪市菜农蔬菜

杨倩梅

(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云南 景洪 666100)

自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2012年景洪市蔬菜总产值约2.5亿元。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蔬菜消费的需求已由过去单一追求数量的增加转变为追求数量与质量安全的同步增长,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更希望吃上安全、营养的蔬菜。景洪市作为西双版纳的蔬菜生产基地,在发展蔬菜产业过程中既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也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在保障一定供给量的基础上,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引导培养有能力的规模园区向生态采摘转变,提高瓜菜产品附加值,这对于景洪市蔬菜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有重大意义,也是景洪市促进蔬菜产业发展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1 生产现状

截至2012年年初,景洪市蔬菜生产面积3162.93hm2,亩产 764kg,产量 36238t。 2007~2008年,景洪市蔬菜生产面积一直保持在3333.33hm2,2011年降至3333.33hm2以下,原因是大量原种植蔬菜的产地被种植香蕉,有的种植橡胶树;但2011年景洪市蔬菜总产值达2.25亿元,产量达3.6万t多,建成蔬菜示范基地5个,基地面积666.67hm2,建立了150户蔬菜种植户,带动农户3000户;扶持蔬菜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0个,建立了10个蔬菜生产示范村。

1)蔬菜种植品种。“十五”以来,景洪市先后引进蔬菜新品种50个以上,其中有2/3的品种进入规模推进阶段,主栽品种的良种覆盖率已达95%,蔬菜种植品种从以青白菜、番茄、辣椒等为主,逐步向精细菜、特色菜、野生菜等方向共同发展。目前,景洪市种植的蔬菜有茄果类、瓜类、叶菜类、根菜类、薯芋类、豆类、葱蒜类等13大类,100个小类,主要有大白菜、小白菜、菜用马铃薯、洋葱、番茄、菠菜、洋白菜、西兰花、生菜、莴笋、芹菜、香菜、大葱、大蒜、蒜苗、韭菜、青椒、茄子、黄瓜、苦瓜、白萝卜、胡萝卜、莲藕、豆角、豌豆尖等小类。耕作制度得到优化,从1年种1~2茬至1年种3~4茬,景洪市蔬菜产量、质量和整体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2)种植经营模式。在经营模式上,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经营形式,引领着“云南菜”迈向大市场。

2 存在问题

2.1 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成因分析

从行政机构调研及农户走访调查发现,无公害生产技术应用面积大,但认证的少,技术配套应用较低。菜农或园区使用一项或几项无公害生产技术普遍,但应用全部配套技术的少,且单项技术使用也不规范。截至2011年底,景洪市无公害认证生产面积较少。

1)菜农无公害生产意识不强。了解掌握全部配套技术的比例不高,知道市场准入制的更低。依然重产量,轻质量。

2)菜农不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菜农凭经验施肥与打药的比例较高;生物农药价格高,防治效果不明显,农民不愿意使用;有机肥施用过量,造成菜田污染,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3)无公害生产技术宣传、培训、推广不到位。主管部门只在关键生产时节组织培训,培训内容单一;菜农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困难;由于机构改革,推广技术人员短缺,覆盖面小。

4)没有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度。目前,无公害蔬菜与普通蔬菜同样可在市场上销售,未体现出优质优价。因此要求菜农自觉生产无公害蔬菜很难。

2.2 分户经营缺乏规模效益

目前,景洪市蔬菜生产仍多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测,难以保证市场蔬菜商品的一致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水平低,龙头加工企业少,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经济共同体。

2.3 农药残留影响生产发展

目前,景洪市绿色无公害蔬菜发展相对于市场需求仍显滞后,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占蔬菜总种植面积的比重还比较低。菜农在农药使用上,仍存在着安全间隔期不够,使用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等现象,造成上市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影响了生产的持续发展。

2.4 蔬菜营销企业与菜农的利益关系不够紧密

一是现有企业与营销大户参差不齐,部分企业信誉度差,履约率低,市场不好时就不按单收菜,菜农利益受损,严重挫伤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二是部分菜农风险意识和信誉度差,在市场销售好时,不能履行合同而自行销售,严重阻碍订单农业发展。

2.5 生产经营粗放,产品质量不高

蔬菜生产、流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仍按照数量型的发展模式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缓慢。品种结构方面,低档菜品种面积仍然较大,而名、特、优新品种面积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2.6 销售流通滞后

一是运输成本高;二是储藏加工保鲜成本高;三是农产品运输损耗严重;四是流通中介的运营费用和抽取利润高。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确保蔬菜产品安全

强化蔬菜产品安全意识,加强以生物、物理防治为主的无公害生产技术硬件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在化肥的施用上,要根据土壤的化验分析,科学施肥,要少施氮肥,防止亚硝酸盐污染。在农药的使用上,尽量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禁止使用国家严禁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在建基地前,一定要对土壤取样化验分析,若重金属超标,建议菜农改种其他作物。

3.2 实施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

要克服重视蔬菜生产而轻视蔬菜加工和流通的思想观念,对蔬菜生产、加工、销售、检测等实施统一管理,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蔬菜加工产品,提高蔬菜基地的经济效益。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其加工转化增值和带动生产发展能力。

3.3 加强蔬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

各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制定,加快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加强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网点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监控,建立台账,实行准出、准入制度,保障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

3.4 扶持蔬菜加工企业树立品牌

要充分利用景洪气候和生态环境优势,打造“季节品牌”和“绿色品牌”,要重点建设蔬菜良种繁育中心、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无公害优质蔬菜商品出口基地。保鲜、速冻、脱水、烘干、腌渍、膨化食品处理的有机蔬菜占有率可达95%。

3.5 制定蔬菜基地发展规划,完善蔬菜流通设施

按照居住人口、辐射半径及周边农贸市场配备情况,建社区生鲜菜市场(生鲜超市)。改建和新建一批蔬菜批发市场。对城区原有的蔬菜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帮助业主做好市场建设的选址、搬迁等协调工作。按照居住人口、辐射半径新建一批蔬菜批发市场。

4 蔬菜未来发展趋势

4.1 向品种多样化发展

由传统的区域性单一品种向多样化发展。由于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和市场供需矛盾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一些规模蔬菜基地单一的生产模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只有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兼顾其他品种的供应,力求多而全,形成产业上的“航空母舰”。

4.2 向质量型发展

由目前效率偏低、优质商品比率小、总体经营效益不够理想的数量型生产,向质量型发展,这是农村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要应用优质高产种植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设施和新成果,改变目前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偏低及商品内在潜力没能充分挖掘的弊端。

4.3 向支柱产业发展

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引导,扶持合作、协会团体运作,确立规模拉动、科技推动、龙头带动、政策驱动和市场牵引战略,组织发动、试验示范、取经学习、引进人才,推广上档次、上规模,形成乡村,乃至县、市的支柱产业。

4.4 向立体生态模式生产发展

由传统的种植生产模式,转向立体型、生态型生产方式,多层次间混套作、轮作生产,既发挥了土地、劳动力、设施、时间等环节的内在潜力,有助于品质的提高,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4.5 向深加工方向发展

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进行深度开发、获得不同商品形式的蔬菜类型加工才是最终生产目的,通过更多的流通渠道进入市场,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整体效益。

4.6 向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方向发展

政府部门、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始终要以菜农效益为中心,在蔬菜科研、技术、推广、生产、加工和流通等方面,千方百计协调产供销关系,强化宏观调控和市场引导,形成蔬菜生产专业县、专业乡、专业村等,逐步形成集约经营、规模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的良性行业链条。

猜你喜欢
景洪市菜农蔬菜
景洪市土地覆被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春季大风频繁 菜农这样防范
奇怪的蔬菜
蔬菜
学校您好
泼水咯
神秘的湘西菜农
蔬菜也“疯狂”
露水露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