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媛
(腾冲县人民医院 功能科,云南 腾冲 679100)
马蹄肾是肾脏的先天性异常,融合肾的一种类型。男女比例为4∶1,马蹄肾一般无症状,以往因对该病认识不足及探查方法的局限,使马蹄肾的漏诊率甚高。本组分析我院10例马蹄肾患者的超声表现及超声探测心得体会,减少对马蹄肾的漏诊率。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间超声检查发现马蹄肾病例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8~65岁,平均42岁。其中5例无任何症状为体检时发现,3例有肾绞痛伴尿路感染史,2例有高血压病史。所有病例均由超声检查首次发现。
2.方法:采用GE-E8、飞利浦HD15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冠状切面及俯卧位作纵切面及横切面检查,仔细观察双肾的位置形态、大小、肾实质、肾窦回声,肾门的位置充分显示肾脏的上下极,并检测肾内血流。如冠状切面发现双肾下极内收,呈“U”形,则改成仰卧位作中腹部纵切面及横切面跟踪扫查,仔细观察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前方,若发现双肾下极相连,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有彩色血流信号即可提示为马蹄肾。相同超声表现为脊柱两侧肾下极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前方可见实性低回声带相连,回声较均质或中心见少许稍高回声区,与肾实质相连续,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有血流信号,血流形态与肾实质内一致,RI为0.49~0.68。肾的轴向于脊柱旁由正常倒“八”字形变成肾上极外展,肾下极内收后较正常肾更靠近脊柱,与脊柱成“U”形结构。马蹄肾易合并血管畸形,有的伴发多处血管变异。80%马蹄肾伴发多数动脉或静脉血管畸形,若合并血管畸形的则需要依赖彩色多普勒作出诊断,超声对纤细血管或移位血管的显示不如血管造影清晰。由于马蹄肾的特殊结构,临床需要肾移植时,若为马蹄肾时要先行血管造影和静脉肾盂造影(IVP),了解血管有无畸形及肾盂输尿管变异程度。马蹄肾病例也可合并肾积水、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结石等改变,引起相应超声图像特征,但这些改变或不具有普遍性、或操作复杂,不是最先为超声发现的特征。临床肾脏超声检查一般很少进行脐上位置观察,而且部分马蹄肾病例因峡部过于细小、或由于肠气干扰,超声诊断各类型融合肾不如IVP及CT敏感。因此,虽然“双肾下极在脐上位置融合形成峡部”是马蹄肾的最终确诊依据,然而它却并不是超声检查最先发现的特征。
结 果 本组显示10例全部可以在观察到“肾下极变窄延长”这一特征后,引起检查者重视,继而观察脐上位置存在融合的峡部,从而发现为马蹄肾,而10例中仅6例是因为“双肾位置异常”这一特征引起引起检查者重视。因此可以说“双肾形态狭长,下极变窄延长”是马蹄肾普遍性的最先为超声检查发现的特征。
讨 论 本组病例大多数健康体检时发现,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患者以往检查也未发现有马蹄肾,首次检查率并不高,漏诊率为65%,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本病认识不高。2.检查不够仔细。由于马蹄肾的肾下极内收,造成肾下极位置较深,有时显示很困难。对于本病的检出充分显示肾脏的上下极很关键。3.将马蹄肾的“峡部”误认为其他疾病或正常组织,如:纵切发现腹主动脉或下腔静脉前方实性回声,误认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而横切面发现血管前方一带状回声,而误认为胰腺。因此超声检查时需做多角度扫查,仔细鉴别。超声作为一种准确、价廉、无痛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作为检查马蹄肾的首选,结合静脉肾盂造影及CT检查,可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