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娟 沈 军
(1.哈尔滨市呼兰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150500,2.哈尔滨市呼兰区双井街道社区服务服务中心水产站150500)
有机水产养殖是与常规水产养殖不同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无论是对环境条件要求,还是操作规程都需要符合无污染、无公害产品生产的要求。
利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开展增殖是目前有机水产品的主要生产方式。增殖的手段主要是改造生物的区系组成、控制其数量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获得的,有利于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和渔业持续性发展,符合有机水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增殖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改造渔业环境,二是控制生物的组成和数量。适合大水面增值的经济鱼类有鳊鱼、团头魴类、鲫鱼、鲫鱼类、鯝鱼类、鲌鱼类等。经济鱼类资源增值和保护的内容有几个方面。
改善大水面经济鱼类繁殖条件的目的,在于保护鱼类繁殖活动的正常进行,保证鱼卵的正常孵化和仔鱼的成活和生长。一是保护产卵场。破坏大水面鱼类产卵场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水文条件改变,产卵场甘露,产卵场淤积,产卵附着物遭受破坏,工业污水污染及敌害鱼大量吞食鱼卵、仔鱼等。因此,应根据具体原因,从鱼类生殖习性和水域环境变化等方面具体分析,有针对的采取保护措施。为了确保大水面天然经鱼类的顺利繁殖,应将他们产卵高峰期及其前后一段时间规定为禁渔期,把主要产卵场划定为禁渔区。在禁渔期期间,严禁一切渔具进入禁渔区捕捞,也严禁任何人进入禁渔区捞割水草。二是设置人工产卵场。在天然产卵场遭受破坏,或水位条件不能按照鱼类繁殖要求来控制调节的情况下,设置人工鱼巢,主要目的是为草上产卵的鱼类提供产卵附着物。三是保护经济鱼类仔幼鱼集中肥育区。为保护经济鱼类仔幼鱼的顺利生长,应对他们的集中肥育区规定适当的禁渔期。大水面水位急剧下降常使经济鱼类幼鱼未及时退走而被围困在消落区的坑塘或低洼处,对于这些处于险境的幼鱼,可通过开沟引流或捕捞使之回归大水体。
增加水体天然饵料。有些大水面是新形成的水域,一些传播困难的饵料生物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行移植进来,或者增值很慢,除了移植引进外,大水面可创造条件向水体中施加适量有机肥料,促进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及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
捕捞不单纯是从大水面获取鱼产品,也是调整鱼类种类组成,控制鱼类种群大小和结构的有效手段。只有对鱼类资源进行合理的捕捞,作有计划的调整和利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持续渔获量的地步。
有机水产品的生产对环境要求很高,在生产过程中更要全程监控环境及水体水质,防治水质污染。经常发生水质污染的因原因主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废水和其他污染物污染的结果。人为产生的污染物来源很多,主要有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和农药或毒药等,以工业废水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我国有些大水面也已出现了工业废水的污染问题。在有机水产品生产场地的选择时要注意。
大水面水质好,自净能力强,天然饵料丰富,非常适合有机水产品的生产。实现水产品高产、高效的核心问题是“合理放养”。各个湖泊、水库之间的特点千差万别,然而合理放养的原则是普遍适用的。
大多数湖泊、水库中鳙鱼的生产效果好于鲢鱼,故鳙鱼的放养比例应不同程度地超过鲢鱼的比例,而这二者之间的具体放养比例,应视水质肥瘦和放养后的效果进行掌握和调整。一般情况下,水体处于中级营养、中富营养或正向富营养水平过渡,鲢鱼、鳙鱼二者的放养比例大致为3:7或4:6比较合适。生产单位往往根据鱼类生长速度来调整放养密度,如果实际生长速度小于特定的生物指标,第二年应相应减少放养量,反之则增加放养量。
放养鱼种的规格关系着成活率、生长率、回捕率,是合理放养的重要内容。大规格鱼种对大水面生活环境适应力强,生长快,对敌害的抵御能力强。而且大规格鱼种生长较快,生长周期较短,水面利用率高,因此放养大规格优质鱼种是保证实现合理放养、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条件的单位,秋季鱼种已达到放养规格后,可用拦网或竹箔将湖汊与主体部分隔开,围栏之前将大鱼赶走,并除去凶猛鱼类,然后将鱼种放入,待第二年春天将拦鱼设备拆除,鱼种就可以分散到各处,这可以提高鱼种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