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

2014-08-15 00:53:48金鑫
乡村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黑粉黑粉病病株

近年来,由于玉米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大及耕作制度的改变,致使玉米病害的发生及危害呈加重趋势。现将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

一、玉米黑粉病

1.症状。玉米黑粉病又称“乌霉”、“瘤黑粉病”,病原菌为真菌,是由玉米黑粉菌所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该病原菌在土壤、粪肥、病株或种子上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源。春季气温回升,病原菌随风雨、昆虫等进行传播。玉米凡是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幼嫩组织均可被侵染发病,如气生根、叶片、茎秆、雄穗、雌穗等,形成大小不同的瘤状物。这些瘤状物初为白色或淡紫色,逐渐变成灰色,后期变为黑灰色。菌瘿成熟后,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该病在玉米抽穗开花期发病最快,直至玉米成熟才会停止侵染。

2.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水肥管理,在玉米抽雄前后避免出现干旱。苗期,结合田间管理拔出病株,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拔节至成熟期,在菌瘿成熟破裂前将其切除并深埋。轻病区,应在玉米收割前剔除病株及病残体,然后再秸秆还田;重病区实行3年以上轮作,可与大豆等作物倒茬种植。②化学防治。在玉米快抽穗时用1%的波尔多液喷雾,在玉米抽穗前10天左右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可以减轻黑粉病的再侵染。

二、玉米粗缩病

1.症状。该病多由灰飞虱传播。染病后,植株矮化,节间变短,叶片浓绿,主脉背面有蜡泪状突起。

2.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适期播种,不进行套种,彻底除草。②及时防治灰飞虱。可用50%抗蚜威或40%氧乐果2 000倍液喷施防治灰飞虱。必要时,可田间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2.5%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18%高渗氧乐果15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3 000~4 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2 000倍液。

三、玉米大(小)斑病

1.症状。玉米大(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后,先出现水渍状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褐色、中间浅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多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空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在23~25℃时最易发生。在适宜条件下,如水分充足,则病情发展迅速,很容易造成大流行。7—8月份,玉米正处于拔节出穗阶段,如果田间相对湿度大,则往往会暴发大(小)斑病。

2.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消除菌源,去除植株下部2~3片老叶,增施磷、钾肥,加强管理。玉米收获后,彻底清理田间病残体,并进行深翻,采用高温堆肥等措施在翌年玉米播种前将秸秆处理完。合理密植,中耕松土,保持田间通风透光。②药剂防治。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可在田间选择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施药液50~70千克,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四、玉米丝黑穗病

1.症状。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病原菌大部分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孢子萌发适温为17~32℃。该病病菌主要危害植株穗部,通常在玉米抽穗后出现症状,雄穗受害时花器变形,颖片变长,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灰褐色菌瘿,以后菌瘿破裂散出大量黑粉。雌穗受害时,果穗变短,穗基部膨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菌瘿,成熟后苞叶开裂散出黑粉,黑粉内混有许多丝状维管组织。一般情况下,雄穗发病时雌穗都发病,雌穗发病时雄穗却不一定发病。苗期也可发病,一般在植株6~7片叶时表现出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茎秆上粗下细、叶色深绿等症状,有时叶上产生1~4条明显的黄白色条纹(从叶基部延伸到叶尖)。

2.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加强检疫,从外地调进种子时应做好产地调查,防止从病区传入带菌种子。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重病地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可与大豆、蔬菜、马铃薯、油料作物等轮作。及时拔除病株并深埋或烧毁,以免病菌落入土中。②药剂防治。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常用药剂有粉锈宁、立克秀和黑穗克星。生产中,可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0.2%~0.3%的比例拌种,或用2%的立克秀按种子质量0.3%~0.4%的比例拌种,或用8.1%的黑穗克星按1∶50的比例进行包衣。●

猜你喜欢
黑粉黑粉病病株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新农民(2020年22期)2020-08-31 01:32:08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科学咨询(2020年10期)2020-04-01 03:43:16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乡村科技(2019年25期)2019-02-21 07:40:48
浅析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论玉米黑粉病的防治
来呀,互相伤害呀!
黑粉虫的习性与饲养
乡村科技(2016年4期)2016-02-20 19:02:42
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北疆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2002年荆州市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及防治
植物保护(2003年2期)200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