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忠
(山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学者与文学家。本世纪以来,杨慎逐渐成为了古代文学界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从五个方面将近十几年来的杨慎研究情况择要回顾与展望。①关于20世纪杨慎研究的情况,可参阅拙文《百年来杨慎研究综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近年来,在杨慎著述整理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王文才、万光治主编的《杨升庵丛书》(天地出版社,2002年)收录杨慎著作42部。王大厚《升庵诗话新笺证》(中华书局,2008年)在其父王仲镛《升庵诗话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的基础上增补而成,本书对《升庵诗话》的校勘、考证极为详核。其他尚有刘崇德、徐文武点校的《词林万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岳淑珍导读的《词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等。这些都为进一步推进杨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
杨慎的文学思想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这方面的成果也最为突出。专著有三部,都是作者的博士论文整理后出版的。雷磊《杨慎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独辟蹊径,将杨慎的诗学思想上溯至六朝,从渊源篇、本体篇与影响篇三方面探讨了杨慎承上启下的作用。高小慧《杨慎文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对杨慎的生平、交游、诗学思想、文学史论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书中列专章研究了杨慎的思想建构,认为杨慎融通儒、道、释三家,从容自适。杨钊《杨慎研究——以文学为中心》(巴蜀书社,2010年)一书内容厚重,对杨慎文学创作的文化渊源、杨慎的文学思想、文学风格以及明清士人对杨慎的批评进行了探讨,其中某些研究颇具特色,如对杨慎的文论、杨慎《异鱼图赞》的文体学、杨慎散曲的风格等。
以上所述是专著,下面简述专题论文。雷磊《杨慎与李东阳:观察明代诗学流变多样态的视角》(《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3期)比较了杨慎与李东阳的诗学理论,指出明代诗学的发展呈现出复杂性的一面,并非学者一般认为的明代诗学单线索发展(如茶陵派——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等),这些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明代诗学演变的新视角。罗宗强《从杨慎的文学观看文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交错现象》(《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就杨慎文学思想的复杂性与历时性展开研究,论者认为杨慎坚守程、朱理学,反对阳明心学,而他的思想中却有与阳明心学相似处;杨慎反对泥古,主张自树立,但是他的文学观念中却有复古的成份;杨慎批评复古思潮宗杜的倾向,崇汉魏六朝,但是他同时又赞美盛唐;杨慎论诗持重情说,但是在实践中又往往以理碍情。以上两篇文章,前文指出明代诗学发展的复杂性,后者指出杨慎本人文学思想的交错性,这对于我们全面、客观认识明代文学以及杨慎文学思想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雷磊《杨慎与何景明:六朝派与前七子的交接》(《中国韵文学刊》2012年第3期)考察了六朝派主将杨慎与七子派孤军何景明在学术、诗歌等方面的交流,作者认为,一方面何景明受杨慎等人影响,转而学习六朝初唐,且为何、李之争之动因;另一方面,杨慎、薛蕙借与何景明论争,欲扬其本派之旨。何世剑《论杨慎对庾信诗赋的接受》(《河北学刊》2012年第5期)认为杨慎对庾信诗赋的接受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通过编选《五言律祖》,对庾信的五言律诗大力肯定;二是杨慎接受了庾信“缘情绮靡”的写作观念;三是在音韵、训诂、考据等方面,杨慎对庾信诗赋词句、典实出处等多有辨析。蒋旅佳《“从盛唐回到六朝”:杨慎律诗学策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认为杨慎将近体诗歌源头由初唐上溯至六朝,从声律理论和诗歌创作上肯定了六朝初唐诗歌在律诗的产生、发展以至于成熟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目的是主张全面继承前人的文学传统,博学众体,以此寻求明诗的其他出路。要之,杨慎诗歌宗法六朝、初唐,这是自明清以来已形成的共识,以上几篇文章或从整体、或以个案探讨了杨慎与六朝的关系,从中发现,杨慎主张诗歌学习六朝,既有明确的辨体意识在内,也是为了在“前七子”之外,另立门派。
徐希平《博取众长独树一帜——杨慎〈升庵诗话〉论李杜评析》(《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1期)就杨慎论李杜之基本观点及主要内容进行了评析,总体而言,杨慎对李杜诗歌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在具体评论时,却未将两人的成就置于同一层面之上,或多或少流露出扬李抑杜的意向。高小慧《杨慎论唐宋诗之争》(《中州学刊》2007年第2期)指出杨慎尊唐而不绌宋,表现出一种深邃的文化目光。邓新跃《论杨慎对宋代诗学的批判》(《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4期)就杨慎对宋代诗学的批判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三方面:在诗学本体论方面,对朱熹以性理论诗的批判是为了维护诗歌独立于理学之外的主体性;在诗学史方面,杨慎批判宋代杜诗“诗史说”,是为了维护诗歌独立于历史之外的体制的纯净;在诗学创作论方面,对宋元以来“近体学许浑”的批判则是为了弘扬诗歌高古的格调。以上几篇文章就杨慎的李杜诗歌观、唐宋诗观以及宋代诗学观进行了阐述,指出杨慎扬李抑杜、尊唐而不绌以及对宋代诗学及其流弊的批判,是为了维护诗歌的体制、格调,这些观点都是符合实际的。
杨慎对宋人“诗史说”的批驳,在明代就引起了关注,时至今日,仍然是学界的研究话题之一。高小慧《杨慎的“诗史”论》(《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在梳理古代文论中“诗史”一词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歌主情的本质论、诗贵含蓄的审美论以及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等方面对杨慎的“诗史”说进行了剖析,指出该论在“诗史”论的流变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邓新跃《杨慎对杜诗“诗史说”的批判及其批评史意义》(《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1期)认为杨慎对杜诗“诗史说”的批判,其核心是强调诗歌的抒情特征,维护诗歌体制的纯净,是明代诗学辨体理论的重要表现,在宋明理学的文化背景下尤其具有独特的文体学意义。
相对于文学思想而言,杨慎的文学创作研究的较少,下面介绍几篇代表性的论文。雷磊《论杨慎诗歌创作的师法历程与风格趣向》(《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将杨慎的创作历程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是求学时期,学李贺;第二阶段是翰苑时期,学李白、杜甫等;第三阶段是戍滇时期,广学汉魏至初唐诸家,也包括杜诗与李诗。雷文最后总结杨慎的诗歌并未局限于“六朝”“初唐”体,而是众体兼备。张丑平《论西南气候风物与杨慎贬谪文学创作》(《兰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考察了杨慎描写西南气象的文学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注重实际考察的求实精神,擅长借鉴民歌体裁、吸收民谣语言使得他的作品超越前期华丽风格的局限,形成了内容贴近生活、语言清新明丽、风格沉郁悲凉的特点。姚蓉《杨慎、黄峨夫妻往还之作考论》(《中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确认杨慎与黄峨夫妇留下的往还互赠之作有18篇,这些作品,有序地展现了杨慎、黃峨从夫妻情深到感情出现裂痕的全过程,认为在杨慎、黄峨之前,还未有夫妻往还之作能如此全方位地表现夫妻情感及其变迁过程,也未有夫妻往还之作表现夫妻之情能达到如此的深度和厚度。以上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杨慎的文学创作,如雷文将杨慎诗歌创作的师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的宗法对象也不同;张文指出杨慎描写西南气象的文学作品具有民间性的特点;姚文通过考察杨慎与黄峨的往还之作,指出他们夫妻二人情感的变化。这些观点都很富有启发意义,从而更加丰富了杨慎的诗文创作。
新世纪以来,学界关于杨慎词曲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如郭杨波、周啸天《论杨慎对花间词的沿袭与突破》(《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1期),杨钊《杨慎“以曲入词”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等。胡元翎、张笑雷在时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出新作《论杨慎词曲的“互融”“互异”兼及“明词曲化”的研究理路》(《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文章对杨慎在词曲的抒情功能、交际功能、娱乐功能方面的“互融”与“互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讨,弥补了前贤与时人研究之不足,所谓的“互融”是指杨慎之词、曲都有各自向对方渗透之趋势,所谓的“互异”是指词、曲在杨慎笔下又具有不同的承担。张仲谋《杨慎〈词品〉因袭前人著述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4期)经过查核比勘,认为杨慎《词品》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因袭前人著述的现象,除了直接称引前人论词文字约50条之外,其不合规范的袭用方式有以下多种:有的是直接抄袭,有的是片段截取,有的变换语序或拼接文献,有的是取其观点而增演词例。最后张文指出如果把这些有思想、有观点的文字著作权剥离之后,杨慎《词品》的学术价值就需大打折扣了。杨慎的《词品》在中国古代词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几篇文章应该引起杨慎研究界的关注。
刘毓庆《杨慎与〈诗经〉考据学》(《山西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指出杨慎的《诗经》考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文字训释;古代制度礼俗;名物;地理;古音。刘文认为清代《诗经》之考据,实由杨慎启其端,杨慎将《诗经》研究推上了考据的轨道。郭康松《论杨慎对明清考据学的贡献》(《历史文献研究》第27辑)认为杨慎在考据学上的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对明代理学的空疏提出尖锐的批评,提倡回归经典,重视汉唐注疏,首开经典诠释的考证学风,成为清代考据学的先行者;其二,重视小学研究,尤其在音韵学研究方面成就显著,为清代音韵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三,杨慎考证训释经典之方法,经过晚明学者如胡应麟、焦竑、陈第、方以智等人的积极提倡,至清代得以普及,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显学。郭素红《论明中期经学对宋学的反动——以杨慎对经学的阐释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认为杨慎的经学研究成果是多方面的,尽管他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多带有笔记杂考的性质,但这毕竟是考据学兴起的开端,杨慎对经学的阐释已表现出其倡导汉学,强调考据训诂,崇尚博洽、以实证的研究拒斥宋学思辨的趋向。以上几篇论文论述了杨慎在考据学方面的成就与贡献,指出杨慎的考据成就是多方面的,且对清代考据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张祝平《杨慎、顾炎武考据学对贬宋论的推衍》(《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指出杨慎、顾炎武不对传世的宋玉作品的真伪作考证,而是在结合同类材料加以类比的考据中展现古今之变、治道之要,大谈宋玉及其赋作对后世作品的渊源及不良影响,并将之推衍到社会政治的影响,放大了宋玉辞赋对国家兴亡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流露出明显的贬低宋玉及其作品的倾向。高小慧《杨慎〈升庵诗话〉及其考据诗学》(《郑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主要论述了杨慎在诗歌考据方面的贡献,具体说,杨慎的诗学考据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考据字的音、形、意以及名物;二是探究诗歌本事以及典故;三是考察版本与文字校勘;四是溯源诗歌体式;五是发掘诗句含义之源流。
杨慎的小说、戏曲等一直很少受人关注。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进展是对杨慎的小说、戏曲等进行的研究。吴波、曾绍皇《论杨慎小说观及文言小说创作》(《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2期)指出杨慎凭借“因微适道”的寓言形式、“尸古镕今”的炫才特质、“摩画幽隐”的叙事手法以及“搜奇猎艳”的题材取向自立于明代文言小说丛林之中,对明清文言小说的复兴与繁盛在诸多方面具有“兴衰起微”之功。曾绍皇、吴波《〈廿一史弹词〉与杨慎人生价值体系的自我调整》(《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认为《廿一史弹词》作为一部通俗历史读物,充分反映出杨慎在遭遇人生历练波折后价值体系之自我调整:精神信仰由孔孟之儒学向老庄之道学倾斜;价值取向由汲汲仕进向淡泊功名回归;具体行为由谨遵礼教向不拘小节转变。在实施整合过程中充分凸现杨慎在不同人生阶段价值体系的儒道互补原则。曾绍皇《〈洞天玄记〉的隐喻系统与杨慎“神游物外”之宗教意识》(《江汉论坛》2008年第4期)通过对杨慎杂剧《洞天玄记》隐喻体系的深入剖析,挖掘出杨慎思想领域中浓郁深厚的“游神物外”之宗教意识。曾绍皇《论杨慎文言小说专集编撰的师法渊源与艺术特质》(《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4期)考察了杨慎两部文言小说集《丽情集》的师法渊源与艺术特质,论者认为这两部小说集师法于张君房《丽情集》,其艺术成就有三:其一,用“笔记体”形式来记载小说;其二,某些篇目追踪和继承唐传奇小说的叙事特质;其三,充分运用小说记载的材料来论证相关问题。朱国伟《“〈汉杂事秘辛〉明杨慎作伪说”考辨》(《明清小说研究》2012年第3期)从文字语汇、“造语”、小说结构、礼制、美女的审美类型等方面考辨,认为《汉杂事秘辛》非杨慎作伪,而是产生于中晚唐的小说。
姜晓霞《情深意笃,亦师亦友——杨慎与张含的交游及其影响》(《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详细考论了杨慎与张含的交游以及杨慎诗文观对张含的影响。杨钊《杨慎张佳胤交游考》(《北方论丛》2008年第1期)考察了杨慎与巴蜀文人张佳胤的交游。丰家骅《杨慎与云南沐氏——杨慎交游考述之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据有关文献揭示了杨慎与沐家几代人的亲密交往和深厚友谊。丰家骅《简绍芳:杨慎研究第一人——杨慎交游考述之一》(《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据明人笔记、诗文和方志,考订了简绍芳的生平事迹、著述,勾画了二人结识相交的始末,并介绍了他为杨慎编撰年谱、校订文集、全面公平评价杨慎所作的贡献。
除了以上五方面内容之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来,研究杨慎的硕士论文与日俱增,且选题呈现出多元化的视角。如李勤合《杨慎〈丹铅诸录〉研究》、王巍《杨慎〈墨池所录〉书学思想研究》、程莉莉《杨慎与西南地区地理学》(西南大学2009届,指导教师马强)、孙一超《〈太史升庵文集〉与佛教》(上海师范大学2012届,指导教师夏广兴)等。
最后再简要提及台湾等地的研究概况。杨日出以《明人杨升庵的读书与写作生涯考论》(《人文研究期刊》2008年第5期)为题,具体而微地考证、论述了杨慎读书万卷、参酌众说、独立思考、留意民俗、切磋诗艺、笔耕不辍等方面。简恩定以《杨慎〈杜诗选〉评述》(《东吴中文学报》2010年第20期)为题,将杨慎《杜诗选》一书的内容归纳为下列几类:第一,杨慎对杜诗原文辨正及评述具有独到见识,能为后人遵循者。第二,杨慎对杜诗含意的评述虽具见识,但前人已有言及而非属杨慎之创见者。第三,杨慎对杜诗的评述内容略有争议,可以再详论者。最后作者指出杨慎《杜诗选》一书,虽然有些内容略有争议,但是在明代诗学论述中,仍然算是论述平实而值得研究杜诗者参阅。刘玉国《陈耀文〈正杨〉中“嵎夷既略”条驳杨慎释“略”述评》(《东吴中文学报》2011年第22期)通过比对《尚书》、《左传》、《孟子》、《史记》、《汉书》中“略”之词义,指出杨慎释古籍所用之“略”,太过拘执,多有不妥,而陈耀文纠举杨慎之误有功,复典籍相关词汇之本义则嫌不足。此外,有几篇博硕论文对杨慎的诗词理论进行了研究,如林惠美《杨慎及其词学研究》(高雄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届)、黄劲杰《杨慎〈升庵诗话〉之诗学理论研究》(私立辅仁大学硕士论文,2005届)等。
总之,近十几年来,杨慎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专著来看,不仅份量厚重,而且对杨慎文学思想的传承关系以及体系构建进行了比较集中的研究。从单篇论文的选题来看,覆盖面愈来愈广,上个世纪所没有充分展开研讨的题目,在本世纪的十几年来都得到了相应的研究,如杨慎的“诗史”观、文章学理论、交游、考据、与小说、戏曲创作等。诚然,杨慎研究虽然成果累累,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与欠缺。在考据方面,主要集中在《诗经》等著作上,或者是以宏观的视野探析杨慎的考据学,杨慎以博学著称于明代,其考据涉猎的领域十分广泛,如对《周易》、《尚书》、《论语》、《孟子》等的考论,目前似乎很少有人去作专门的探究。在交游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杨慎与几个重要人物的交游,如杨慎与简绍芳、张含、木公等人,而杨慎在滇交游人数甚多,这需要我们继续搜集资料,进一步考证、勾勒杨慎的交游,通过对杨慎交游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杨慎对云南文化、文学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在诗文评选方面,杨慎的成就非常突出,杨慎诗文评选的范围,从先秦至明代,几乎历朝历代皆有所涉及,但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文心雕龙》、《草堂诗馀》等少数几部著作上,显得较为零散,不成系统。在杨慎研究资料的汇编方面,特别是明清时期,虽然上个世纪80年代,王文才先生在《杨慎学谱》、《升庵著述序跋》等著作中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但存在遗漏是不可避免的。还有杨慎全集的搜集与整理,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