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正中
(天津外国语大学 国际交流学院,天津 300204)
句型研究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汉语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句型体系难以适应汉语国际传播的需要,急需建立一套适合国际汉语教育的句型体系。有些学者在建立一套适合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新的句型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例如,温云水提出了“功能句型”[1]的研究思路,温云水对“贬抑功能句型”、[2]温云水等对“责备”功能句型、[3]易正中对“提醒”功能句型[4]等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功能句型”是一种结构与功能相匹配的固定句子结构形式,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学习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功能句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汉语编码造句能力和得体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语言表达中,有些言语行为总是和特定的动作行为相互依存,有时言语行为实施在先,动作行为实施在后;有时动作行为先发生,言语行为后发生;有时言语行为和动作行为还可以同时实施。当面对别人的过失、错误时,我们有可能会对其提出“告诫”,也可能对他人实施“惩罚”,还有可能既惩罚又告诫,即“惩戒”。例如,孩子偷了东西,家长为了让孩子知道偷东西的严重后果可能会一边打孩子一边气愤地责骂孩子说“我让你偷”、“我让你偷”,这里“我让你偷”中的“让”并没有“使令”意义,句子的意思用于告诫孩子不能偷东西,偷东西会带来严重后果——挨打。
我们将伴随有“惩罚”行为、能传达“告诫”或“警告”意义的固定句子结构形式称为“惩戒”功能句型。本文以“看谁还敢Vp”和“我让你Vp”为例探讨汉语“惩戒”功能句型的句法特点、语义特点及其语用特点。
功能句型“看谁还敢Vp”由固定部分“看谁还敢”和可以替换部分“Vp”构成,其中的“Vp”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动词短语。动词“看”与主谓结构“谁还敢Vp”构成动宾关系。例如:
(1)看谁还敢迟到!
(2)看谁还敢作弊!
(3)看谁还敢骂人!
(4)看谁还敢随地吐痰!
(5)看谁还敢不来!
(6)看谁还敢酒后开车!
(7)看谁还敢偷东西!
(8)看谁还敢在上班时间打麻将!
例(1)、(2)中充当“Vp”的“迟到”、“作弊”为动词,例(3)~(8)中的“Vp”的“骂人”、“随地吐痰”、“不来”、“酒后开车”、“偷东西”和“上班时间打麻将”等均为动词短语。
在特定的语境中,“看谁还敢Vp”中的“Vp”可以省略。如果有人在考试时作弊,老师在处罚作弊的学生后,为了警告其他想作弊的学生,可以说:“看谁还敢!”
1.句型中“Vp”的语义分析
首先,“惩戒”功能句型“看谁还敢Vp”中的“Vp”只能是述人的“自主”、“可控”的行为动作,因为“惩戒”只对主观故意或疏忽造成的过失起作用。例如:
(9)看谁还敢偷懒!
(10)看谁还敢骗人!
(11)看谁还敢抽烟!
(12)看谁还敢逃课!
例 (9) ~ (12) 中,“偷懒”、“骗人”、“抽烟”、“逃课”都是可以自我控制、可以避免的行为。相反,“非自主”、“非可控”的行为动作一般不能进入这一句型,如:“感冒”、“死”、“生病”、“做梦”、“输”等。
其次,从色彩义来说,“看谁还敢Vp”中的“Vp”大多带有消极、贬义色彩,一般带有褒义、积极意义的词不能进入该句型。例如:
(13)看谁还敢捣乱!
(14)看谁还敢赌博!
(15)看谁还敢吸毒!
(16)看谁还敢打架!
例(13)~(16)中,“捣乱”、“赌博”、“吸毒”和“打架”都是不正当的或违法行为。相反,带有积极意义的行为动词一般不能进入这一句型,如:“进步”、“帮助别人”、“努力学习”、“保护环境”等。
另外,一些中性意义的行为动作在特定的情景中也是不允许的,可能带来惩罚,因而也能用于“看谁还敢Vp”。例如:
(17)看谁还敢笑!(在课堂不允许随便笑)
(18)看谁还敢谈恋爱!(中小学不允许早恋)
(19)看谁还敢抽烟! (中小学生)
(20)看谁还敢说悄悄话! (在考场)
例(17)~(20)中,“笑”、“谈恋爱”、“抽烟”和“说悄悄话”都是正当的行为,但是在特定的场合也是不允许、必须禁止的。
2.“看谁还敢Vp”的句型义
“看谁还敢Vp”传达的是“否定”、“禁止”的意思,相当于“不准Vp”,否则后果严重。在发话人看来,“Vp”对在场的受话人来说是不允许的、应该禁止的行为,否则会受到发话人的相应惩罚。例如:
(21)看谁还敢哭!
(22)看谁还敢偷懒!
(23)看谁还敢玩游戏!
(24)看谁还敢上课睡觉!
例(21)~(24),大体都可以转换为“不准哭”、“不准偷懒”、“不准玩游戏”、“上课不准睡觉”,意思基本不变。
(三)“看谁还敢Vp”的语用分析
如果要正确运用“看谁还敢Vp”这一句型,需要注意其使用场合和适用对象,否则就会不得体。要阻止别人的某种违规、违法或冒犯行为,光靠口头警告难以达到目的,警告必须与相应的惩罚相结合才能达到震慑的目的。当有人当众实施“Vp”这一不当行为时,发话人为了阻止这种行为而对当事人实施某种惩罚,并“看谁还敢Vp”这一句型警告在场的所有人:不准“Vp”,否则将受到严惩。一般来说,只适用于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
根据以上分析,表“惩戒”的“看谁还敢Vp”的语用背景可以归纳为:(1)已有人“Vp”;(2)“Vp”者已经受到了相应的惩罚;(3)告诫或警告在场的人:不准“Vp”,否则后果很严重。
“我让你Vp”是汉语口语中高频使用的功能句型。该句型既可以表达“使令”功能,又可以表达“惩戒”功能。例如:
(25)我让你回家。
(26)我让你请客。
(27)我让你撒谎!
(28)我让你偷东西!
例(25)、(26)中的“回家”、“请客”是“我”希望促成的事情,动词“让”具有“使令”意义,是典型的兼语句;例(27)、(28)中的“撒谎”、“偷东西”是“我”不允许“你”实施的行为,句中的“让”没有“使令”意义,是一种表达“惩戒”的功能句型。本文只讨论表“惩戒”的“我让你Vp”。
(一)“我让你Vp”的句法特征
从构成来看,该功能句型由固定部分“我让你”和可替换部分“Vp”构成,其中“Vp”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动词短语;“你”与“Vp”具有逻辑上施事、受事的关系。例如:
(29)我让你撒谎!
(30)我让你骗人!
(31)我让你上网吧!
(32)我让你逃课!
以上例句中的“撒谎”、“骗人”、“上网吧”和“逃课”都为动词或动词短语。
(二)“我让你Vp”的语义特征
1.句型中“Vp”的语义特征
首先,表惩戒的“我让你Vp”中的“Vp”大多带有消极、贬义色彩,一般带有褒义、积极意义的词不能进入该句型。例如:
(33)我让你不听话!
(34)我让你偷东西!
(35)我让你耍流氓!
(36)我让你嘴馋!
例(33)~(36)中的“不听话”、“偷东西”、“耍流氓”和“嘴馋”都带有消极意义或贬义,是发话人不希望受话人实施的行为。
其次,一些中性意义的行为动作在特定的情景中也是不允许的,可能带来惩罚,因而也能用于“我让你Vp”。例如:
(37)我让你喊!
(38)我让你告!
(39)我让你去!
(40)我让你笑!
例(37)~(40)中的“喊”、“告”、“去”和“笑”为中性词,不含消极意义或贬义,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也是不允许的。
2.“我让你Vp”的句型义
在一定的语境中,这一句型可以表示“惩戒”意义:一是警告,二是通过伴随的惩罚行为告诉对方“Vp”的严重后果。例如:
(41)“李医生,你不是要叫我死吗?我让你造谣!”枪响了,李佩华应声倒地。
(42)“好家伙,还敢顶嘴翻案,我让你不老实!”一皮带飞来,郭建英“哑巴”了。
(43)老毒冷笑:“我让你狗改不了吃屎,割你只耳朵长长记性!”揪住大黑的耳朵就要下刀。
(44)“我让你叫!”一口气给了他十几棍子。
例(41)~(40)中,“我让你造谣”的意思是“我不准你造谣”,造谣的后果是遭来杀身之祸;“我让你不老实”意思是“我不让你不老实”,并结合惩罚行为告知“不老实”的后果:挨皮带抽;“我让你狗改不了吃屎”意思是“我要让你改掉‘狗改不了吃屎’的坏毛病”,并通过惩罚行为使其知道“狗改不了吃屎”的严重后果:被割掉耳朵;“我让你叫”的意思是“我不准你叫”,否则后果严重:挨棍子。
(三)“我让你Vp”的语用分析
在使用句型“我让你Vp”时,说话人的意图、动机、目的对句型的意义有决定性的作用。当发话人要求受话人实施某一行为动作时,可以用“我让你Vp”传达命令、请求等。当有人犯了某种错误、发话人想阻止类似的情况发生时,可以边实施惩罚边告诫受话人不要再犯,可以使用惩戒功能句型“我让你Vp”。例如:
(45)我让你哭!(边打边说)
(46)我让你逃课!我让你逃课!(一边打一边说,动作行为“打”和言语行为都可以多次重复)
(47)我让你不听话!(一边打一边说,可以多次重复)
(48)我让你偷懒!(一边打一边说,可以多次重复)
例(45)~(48)中的“哭”、“逃课”、“不听话”和“偷懒”均为发话人不愿意从受话人身上看到的行为,“惩罚”是为了“告诫”对方实施这些行为会带来严重后果。
表“惩戒”的“我让你Vp”使用的语用背景为:(1)受话人犯了过失;(2)发话人对受话人实施惩罚使其领教犯错误的后果;(3)告诫对方不可以再犯这种错误,否则将受到同样的惩罚。
“惩戒”功能句型“看谁还敢Vp”和“我让你Vp”在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二者均由固定部分和可以替换部分组成,其中“我让你Vp”为可以替换部分,既可以动词,也可以动词短语。从语义来看,“看谁还敢Vp”主要“告诫”在场的所有人不可以“Vp”,“我让你Vp”则主要“告诫”某个人不准“Vp”.从语用方面来看,“看谁还敢Vp”是针对众人说的,往往用于实施了某种惩罚之后;“我让你Vp”是针对某个人说的,往往与某种惩罚行为同时进行。
在汉语中,很多句子无法从字面去理解句子的意义,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句子的意义和用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结合功能句型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汉语理解能力、编码造句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
[1]温云水.论现代汉语功能句型[J].世界汉语教学,2001,(4):90-97.
[2]温云水.论贬抑句与贬抑功能句型[J].南开语言学刊,2007,(1)113-117,166-167.
[3]温云水,马兰.“责备”功能句型研究[J].语文学刊,2014(2):2-5.
[4]易正中.汉语“提醒”语句句型研究[J].语文建设,2013(3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