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
(山西省音乐舞蹈曲艺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山西文化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成就,特别是以近年来以山西省话剧院的话剧《立秋》、山西省艺术职业学院的舞剧《一把酸枣》和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说唱剧《解放》等一批精品剧目的诞生为标志,初步奠定了山西省做为全国文化大省的地位。同时伴随着我省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我省的电视文艺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探寻电视文艺的发展与地方文化事业繁荣之间的内在规律,对今后文化艺术事业进一步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对新时期电视文艺的发展进步也会有较大的提升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山西省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就在脚下这片厚重的文化沃土上挖掘出许多极具民族文化和积蕴的艺术瑰宝。山西省歌舞剧院的艺术家们创作出以黄河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的《黄河儿女情》,当这部被誉为“黄河派”歌舞艺术开山之作的极具山西地方文化特色和浓郁黄河风格的作品一经问世,立刻得到全国乃至海内外的关注和好评。在山西更是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当年演出时引起的轰动和影响至今令人难以忘怀。《黄河儿女情》所有的舞蹈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俗风情,是对我省积淀于社会生活中的民间舞蹈艺术的高度提炼和高层次的艺术表达,《黄河儿女情》中“杨柳青”、“想亲亲”和“闹元宵”等经典舞蹈,用极具民族民间特色的舞蹈语汇讲述了山西浓郁民俗风情的丰富的生活画面。
《黄河儿女情》的巨大成功为山西电视文艺的创作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广大电视观众从电视中收看到《黄河儿女情》的舞蹈《看秧歌》中黄土坡上的婆姨们那红袄绿裤花肚兜,缩肩梗脖腆着肚,哭笑无常憨傻样,土得掉渣却土得可爱,土中透露出山里女子特有的乡土气息和灵气。通过山西卫视的电视荧屏使全国的亿万电视观众领略了她的魅力。1988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这个舞蹈的演出更是犹如一股清纯的风,震撼了海内外的广大电视观众,它以特有的民间风格、独具地方风采和浓郁乡土气息倾倒了亿万电视观众,“开创了全国民族风情舞蹈的先河”,使处于迷茫中的中国歌舞界突然发现了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久违了的诱人魅力,感受到了中国民族民间歌舞无比强大的生命力。这个节目还获得了当年中央电视台“最爱观众喜爱节目一等奖”的殊荣,而这些艺术成就的取得,无一不与电视文艺的发展息息相关。电视艺术的独特传播使黄河歌舞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电视观众领略到山西风味歌舞艺术的独特魅力。
随着《黄河儿女情》的成功,山西省歌舞剧院又推出了黄河系列歌舞《黄河一方土》和《黄河水长流》。1989年《黄河儿女情》的姐妹篇大型民俗舞蹈《黄河一方土》问世再次轰动全国,这是一卷立体、清纯优美的黄河风俗画,同样延续了《黄河儿女情》的民族民间特色、鲜明地方风格和浓郁乡土气息的创作风格,但节目更精致,更深邃,更具哲理性,被国内评论界誉为“黄河派”舞蹈艺术的又一里程碑。其中的舞蹈《闺女》、《梦婚》等节目演绎了一个农村妇女从闺女到婆姨多姿多彩的一生,此外舞蹈《婆姨》参加了1990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再次荣获“最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一等奖”。十年磨一剑,1997年“黄河三部曲”第三部《黄河水长流》横空出世,成为山西舞蹈史上的又一精品力作。随着三个作品的陆续上演,山西省歌舞剧院的“黄河三部曲”正式完成,成为山西舞蹈史上的经典之作。
山西地方文艺的长足发展给广大电视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艺术营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山西的电视工作者制作了大批与之相关的文艺专题片如《黄河一方土》、《黄河儿女情》、《歌从黄河来》、《黄河神韵》、《走西口》等节目,这些电视片无不散发着黄河泥土的芬芳。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播手段电视使之有了更加强烈的艺术审美品质。而艺术作品所表达出质朴纯净的美感,则在广大电视工作者的手中升华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情而虔诚的敬意。
电视文艺的产生离不开传统的各种艺术形式,我们在电视荧屏上看到的音乐电视、电视歌舞、电视曲艺、电视戏剧等与实际舞台的表演已经有了很大区别,当这些文艺形式与电视结合后,不仅承担了大量的传播艺术的使命,同时也以独特的镜头语言参与了这些文艺创作的全过程,从而产生和形成了大量新的具有特别艺术含义的新文艺形态,如电视艺术片、文艺专题片、音乐电视、电视综艺晚会等。电视文艺的出现不仅仅改变了人们对艺术产品的消费习惯,同时也改变了人们日常对艺术的欣赏要求,广大观众越来越多通过电视文艺来欣赏各个艺术门类的文艺节目并从中获得比舞台艺术超出很多的信息量和极大的审美满足。同时,它已经成为人们艺术欣赏活动的主要方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山西电视台推出一档现场直播形式的综艺类电视节目《五彩缤纷》,它直播的即时性曾引发全国综艺节目争相效仿,它的诞生以其强烈的现场感、新鲜感、贴近感受到全省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成为当年名列全国综艺节目前列的节目。《五彩缤纷》节目开办之初就以强烈的极具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使广大电视观众耳目一新,如何用最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来表现传统的民族民间文艺?节目编导曾下了许多功夫,而当年正轰轰烈烈的“黄河三部曲”为节目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节目来源。节目不仅将《黄河儿女情》等优秀节目完整地呈现给广大电视观众,还不时地在各类不同的节目中展示黄河歌舞艺术的独特魅力,比如舞蹈《深山小站》、《山妞与模特》、《小二黑结婚》,歌舞《野山之唤》、《三回娘家》、《山西风》、《金沙滩姑娘扭秧歌》等优秀节目。
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五彩缤纷》节目的特点,越是有黄土味,观众就越感到亲切就越想看,当年曾引起不小反响的《河曲民歌展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没有华丽的场景,眩目的灯光和绚丽的舞台,有的只是原生态质朴淳厚的艺术表演。当上至八十多岁的农村老大娘,下至五岁的小姑娘毫不怯场地登上大雅之堂为广大观众演唱,一首首象《瓜园小曲》、《割莜麦》、《想亲亲》等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民歌那浓郁的地方特色使广大电视观众得到了久违的艺术感受和极大的满足。这台节目受到中央电视台的青睐,后来被采用播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步提高,观众心态趋向现代意识,参与艺术创作的意愿越来越强,电视文艺工作者也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1988年开始,《五彩缤纷》先后举办了三届“家庭音乐会”、四届“农民家庭演唱会”以及“八音会擂台赛”、“职工家庭文艺电视大赛”、“全国亿元乡镇文艺节目展播”、“山西省小康示范县文艺汇演”等等。这些节目的产生无一不是由于电视编导强烈的根植于山西这块民族文化沃土的文化自觉,是这块丰沃的文化厚土培养了一批具有文化担当的电视文艺编导。1988年12月,山西电视台播出了“首届春笋杯家庭音乐会大奖赛”,收视率之高,反响之强烈,完全出乎组织者和编导的意料,一时间全省各地的中心话题成了“家庭音乐会”,千家万户都把眼光盯到了《五彩缤纷》上,使《五彩缤纷》的知名度真正达到家喻户晓,成为《五彩缤纷》史上最为辉煌的纪录。
作为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的电视文艺节目,注重本土的地方特色是节目制作的基本要素。山西有着丰厚的文艺土壤,尤其是戏剧种类繁多,民歌、民舞丰富多彩,还有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鼓乐更是有鲜明的地方风韵。因此除了《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之外,《五彩缤纷》节目推出的《黄河鼓乐舞》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另外,1992年举办的全省12个地市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综艺节目展播,为观众献上了12台各具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调动了各地方电视台的积极性,丰富了电视荧屏,突出了地方特色,在全国电视界是个创举。这些充满山西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以独特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独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独特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独特的历史内涵、文化形态在电视屏幕上构成了姹紫嫣红的百花园,表现了三晋大地多彩的艺术景象。
时间走进二十一世纪以后,我省的文艺舞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华景象,特别是山西省话剧院推出话剧《立秋》之后,陆续出现了舞剧《一把酸枣》、说唱剧《解放》、晋剧《傅山进京》、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八路军》、《乔家大院》、电影《暖春》等一批精品。我省的文艺舞台和电视荧屏呈现出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场景。这些艺术精品中的许多节目,被多次呈现在电视屏幕上。比如《一把酸枣》的“团扇舞”,话剧《立秋》片断等等,“团扇舞”和“千手观音”甚至成为了许多剧团的保留节目。在党中央号召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山西的电视文艺也焕发出时代的精神风貌,制作出一大批有艺术水准的电视文艺专题,如《好大的风》、《歌从黄河来》、《走西口》、《路的记忆》、《大路岁月》、《乡土、乡音、乡情》、《山野情》、《文化人物系列》、《西李马胡孙》等。这些专题大部分都中央电视台播出过,并且多次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
山西电视台推出的电视栏目《走进大戏台》也是从山西肥沃文化土壤中茁壮成长起来的一朵奇葩,它的诞生极大地调动了我省广大戏曲爱好者的参与热情,从开播之后一直高居全省电视节目收视前列,剧种有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眉户、碗碗腔、秧歌、道情、二人台等,众多的戏曲爱好者纷纷粉墨登场,在电视荧屏上一展自己的风采,成为我省电视文艺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节目也为广大戏迷朋友和专业戏曲演员交流学习、互相沟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这个节目受到广大电视观众,尤其是戏迷朋友青睐和喜爱,而由于山西卫视的播出使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山西老乡都能欣赏到家乡那浓浓的乡音,体会到家乡浓浓的乡情,同时也成为他们思乡之情的心灵鸡汤。
2008年由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北四省电视台联合主办,山西电视台承办的“晋蒙陕冀”四省二人台大赛在山西电视台大演播厅隆重开赛,这次比赛不仅使四个地区的二人台演员有了一次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同时对二人台这个传统的艺术品种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使这个古老的艺术门类焕发了青春。从此,在每年山西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二人台成为了有如赵本山在央视春晚一样的保留节目,它那风趣、幽默、诙谐和极具乡土气息的表演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由衷喜爱。二人台的成功不能不说电视在其中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山西本土文化的丰富是电视文艺取之不尽的源泉。山西素有面食之乡的美誉,在参加全省烹饪大赛的过程中,面点师精湛的面艺表演给了创作者新的创作灵感,于是在一台有关行业的专题晚会上,原来作为技术比武的项目被破天荒地呈现在电视荧屏上,经过艺术加工,形成了山西独具魅力的面食艺术表演,以至省烹协专门成立了山西面食艺术表演团,并出访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山西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以至现在成为各餐饮企业的保留节目。为了同艺术更加密切联系增加收视观赏性的骑独轮车头顶刀削面的创意,也成了面食表演的看家节目,受到广大外地顾客的广泛赞扬。
在山西影视频道和黄河电视台连续六年制作播出的《春节相声小品晚会》中,作为总导演,笔者也从山西民间文艺中找到了大量的创作思路,比如大同数来宝、晋剧绝技绝活表演、方言情景剧二人台小品、戏剧变脸、民歌短剧等,都被晚会的创作中多次运用,使之成为了独具山西本土文化特色的曲艺节目,受到电视观众的高度评价,同时在山西电视文艺评奖中屡获殊荣。
随着时代的前进,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娱乐方式,以前以看电视节目为主要娱乐活动的生活被信息时代的多媒体所取代,人们不仅仅局限于在家中看电视,而且从电脑、手机等各种终端获得大量的娱乐方式,欣赏文艺节目也由原来电视机的被动收视转化为各类娱乐产品的海量下载的主动方式,从而从根本上完成了大众娱乐的彻底革命。由此也引发了有关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如何赢得广大观众的理论思考,尽管高清电视机顶盒强大的互动功能和能够提供的海量片源避免了电视机被新媒体淘汰的噩运,但仍然不能改变电视作为传统传播方式的尴尬地位。如何解决时代变革所产生的不利因素,使传统的传播方式插上腾飞的翅膀成为摆在广大电视文艺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各家电视台使出深身解数,在以收视为王的广告利益驱使下,大量创新的或者购买版权的各种娱乐节目展开了空前惨烈的搏杀,各种音乐选秀节目,互动性极强的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各家卫视争夺收视份额的杀手锏。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和《快乐男生》、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等等,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此外,以江苏卫视大型情感婚恋节目《非诚勿扰》为代表的节目形态也掀起各家电视台争相效仿的婚恋真人秀节目热潮。
面对电视荧屏眼花瞭乱的复杂局面,我们作为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电视文艺编导该如何突围,成为了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当别的省的电视台用大把真金白银保证收视率的时候,山西的电视工作者却又把目光投入了脚下这黄土地,这片丰沃的民族文化的厚土,不仅孕育出一大批广受观众喜爱的文艺节目,更造就了一批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具有较高民族文化素养的电视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可贵发现和认知以及对民族文化深层次的思考让我们下定决心另辟蹊径,以山西本土文化中的精华——山西民歌为突破口,打造出一档充满了泥土芬芳的音乐选秀节目——《歌从黄河来》,节目以亲切自然的白描手法,匠心独具闯出另一番天地。以民歌做为载体,全国各地优秀的民歌手纷纷报名参赛,一时间在三晋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民歌的热潮,在演播室一个个原生态的优秀民歌手激情演绎着各民族各地域不同风格的优秀传统民歌的同时,也给喜爱民歌的广大电视观众奉献了一台具有强烈审美品质和浓郁民族风格的视听盛宴,充分体现了以现代化技术手段表现传统文化之美,展示民族艺术之魂的节目宗旨。节目以温暖的人文情怀和独特的审美品质,造就了新一代山西电视文艺编导日臻成熟的品格。或许这就是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的文化追求,而节目中所彰显的质朴纯净的美感,则更加令人感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觉悟而虔诚的敬意。
当今,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在弘扬民族文化主体精神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作性发展,充分挖掘、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风貌和当代价值,使山西这块孕育过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黄土地在新时代充满生机和活力,创造出更加灿烂的辉煌和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