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圣菊
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追述了自己未成年时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往事。文字朴实,情感真挚,实是写人作品的范例。教这一课时,我尝试着从写作的角度去解读课文,收效不错。
《我的母亲》开头以童年往事引出“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主体部分通过几件事描绘出母亲的严厉、温和、刚气,结尾抒发“我”对母亲的感激、敬仰之情。这样的构造,思路明了,易于模仿。为引导学生学会此框架,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列出提纲,说说本文的结构特色。
经过一番思索,同学们得出两个观点:一是本文为“总分总”结构;二是第二部分又可划分为三个并列的层次。
(2)请用原文概括主体部分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很快便找出“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这三句。
(3)请你联系刚才两个问题的答案,给写人的作品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构思模式。
这一环节稍难一点,但很多同学都知道该怎样构思,一同学说“先给人物一个总的评价,然后选几件事写人的特征,一件事一特征,再总结全文”,此语一出惊起层层浪花,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补充。一同学的观点最鲜明——“每写一件事在段首或末尾写一句中心局,构成排比段更整齐”。
不知不觉中,我的教学目的便达到了。怎样写人呢?先给人物定位,然后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特征,最后总结。怎样让主体部分层次更清晰呢?用并列式。怎样让我们的结构更整齐?用排比段,书写中心句时,尽量做到结构相似,力争构成排比。
胡适先生的这篇文章选材是很值得称道的。我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有意进行选材指导。
首先,我请同学们分析人物特点,并讲明自己的理由。问题不难,同学们都能说,“我从妈妈对作者的惩罚中看出了妈妈的严厉”;“我在妈妈和两个嫂嫂的相处中感动于妈妈的温和”;“我从妈妈舔作者的病眼中看到了妈妈的慈祥”“妈妈的生活是很艰辛的,这从大年夜应付债主可看出”;“妈妈对大哥的态度也可看出她作为一个当家的后母的不易”……大家发现文中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都对应着不同的特点,这样就得出了“每一件事都表现了人物不同的特点”这一观点,引导同学们“立体地”“多方位”描写人物,自然同学们就知道选择能表现人物不同特征的材料。
接着,我让同学们找出每一事件的主要人人物,很快答案就出来了——“我和母亲”“母亲和大哥”“母亲和嫂嫂们”“母亲和五叔”。比较中,我们发现,中心人物“母亲”未变,可另一方不停地变化着,这是什么情况?有何效果呢?一番讨论之后,观点呈现,作者是从“母亲对待我”“母亲对待家人”“母亲维护自己的尊严”三个方面选材叙事的。
如此下来,对于选材,同学们就有迹可循了。人物,是鲜活的多面的,我们首先要确定所写人物的重要特征,一般以三点为宜;第二步,我们得根据已定特征选择典型事例;第三,选择事例时,面要宽,不能总在一个框里转圈,可写写人物的工作、业余爱好、家庭生活,也可写人物怎样对自己怎样对家人怎样对陌生人……向胡适先生取经,多角度多方位选材,这样,文章内容更丰富,人物形象更丰满,平日里写不长、人物太“骨感”的难题便迎刃而解。
现场,做了一个片段训练,虽不能面面俱到,效果还行,摘录如下:
儿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的童年是在您(外婆)的陪伴下度过的。炊烟袅袅时,您的大嗓门便回荡在村落的上空——“巧巧,吃饭了”;夜幕降临时,您单薄的身影就穿梭在各个巷道,寻找着我的踪迹。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那块洗衣板,那段日子,我疯狂地迷上了小人书,课堂上被老师逮住了。自然,您拿出了洗衣板,让我跪在上面,整整半个小时,还记得那腿上的道道印痕,还记得那份深深的痛,更记得您红着眼睛训斥我的模样。那时,只觉得恐怖,现在才明白了那份强装的严厉,在您的关爱和督促下,我懂得了节制,成绩步步上升。
胡适先生的结尾最精彩的就是那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为了让同学们能体会这一结尾的妙处,我请同学们为此文换一个结尾并与原文比较。
我挑选了一则学生作品:“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严厉、温和、刚气的人。”让同学们随意点评说说此结尾与原文的区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改后的结尾更简洁更有力;有人说原文更有内涵,既再次点明了母亲的特征,又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影响,还让文章有股浓浓的怀念的味道。
比较讨论之中,同学们都看到了胡适先生立意的过人之处:先生不只是总结全文,而是深掘一笔,写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用词谦逊,讲究分寸,更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母亲的印记。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是为写人而写人,只因那份情难以忘怀,那份恩无以回馈。
再教《我的母亲》,感慨太多。拉家常般的语言、暗含的对比、巧妙的过渡……太多值得探讨的话题,且行且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