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 防止儿童网瘾

2014-08-15 00:51:35叶美红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9期
关键词:网吧青少年绿色

◆叶美红

(广西省巴马县巴马镇中心小学)

在今年的两会上,“留守儿童”这一问题成为两会关注的焦点,翟美卿、韩红等人大代表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据调查,中国目前留守儿童超过5800万,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祖辈抚养,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父母聚少离多,沟通少,这种状况容易导致儿童亲情饥渴,父母关爱严重缺失,从而心理健康、性格的方面出现偏差。而这些正是中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城市中小学生上网行为受到父母师长监控,也得到社会的关注,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监护缺失或生活环境改变,很容易向网络寻求支持,进而沉溺于网络,网络成瘾对留守儿童的危害比对普通儿童的危害更大。作为农村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看到这些花季一般的孩子沉溺网络无法自拔,我感到心痛,同时也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

一、留守儿童网瘾成因

儿童时期是孩子交往需要非常强烈的时期,这一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内心世界一般不愿意轻易向他人坦露。而留守儿童因为家长不在身边,使他们的心理需求无处排解,而身边的监护人又没发现孩子心理的变化,或发现了而无法沟通,只是孩子不能或不愿敞开心扉。当他们偶尔接触网络后,网络的虚拟可以弥补他们内心的空白,于是在网络游戏或聊天中得到了一些肯定和满足感。

1.环境因素

留守儿童大部分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监护人大多年老体弱,文化水平低,孩子很难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养成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这种隔代教育,由于年龄和关系上的隔离,因而想法不一样,也就无法沟通,留守儿童就形成了任性、放纵、随意、缺乏应有的管教,经常出现结交哥们,出入网吧,加上父母长期打工,对儿女有一种负疚感,便在物质上、金钱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是一些儿童形成乱花钱的坏习惯,而学习上则成绩下降,不爱上学,厌学情绪严重,甚至逃学退学。一些住校生周五放学有的不按时回家,直接从学校到网吧,周六下午才回家,有的周日从家回来不直接到学校而直接进网吧,周一才回校上课,有的甚至下晚自习后从学校围墙爬出去上网,这种现象成了班级及学校管理的棘手问题。

2.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认识不足。由于留守儿童缺少关爱,而校园生活又有一定的纪律要严格遵守,留守儿童会觉得压力很大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于是有些儿童就会寻找他路,寻找缓解压力的方法,于是在某些诱因下,开始接触网络之后发现网络可以放松自己,尽情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逐渐迷上网络,染上了网瘾。

3.社会因素

当今是个信息时代,生活离不开网络,而社会对青少年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来拓展自己的视野,监管不力,尤其是一些黑网吧,公开接纳未成年人出入。

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虽然关注留守儿童的部门很多,但直接面对的还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家庭紧密配合。不能把孩子交到学校就不管了,要多与孩子联系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1.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网吧的管理

政府有关部门依法严查违禁内容的网络游戏,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在网络游戏出版环节实施防沉迷系统,从源头上防止未成年人长时间在线,沉迷网络游戏,坚决取缔黑网吧,严格实行上网实名制和“零点断网”,对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经营的网吧基于重罚,依法追究经营者的责任。

2.进一步加大公益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投入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两会上,委员们提到了进一步加大公益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投入。中小学生每年的节假日和双休日有170多天,这期间学校的文体设施是限制的,应该推进这些设施假日对少年儿童免费开放,社会上的一些文体设施却向少年儿童收费开放,导致一些小孩无处可去,建议这些设施节假日免费对青少年儿童开放。

3.建立现代教育观念,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学校要通过信息技术课、开展主题活动等渠道进行防范,加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远离黄赌毒,不随便把自己的电话、地址等告诉网上陌生人,并逐步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资源促进自我进步和自我发展。并及时对迷恋程度较高、影响学业的同学提供有效帮助。教育网吧管理者要加强经营中的道德自律,做到不违法、违章经营。

4.建立绿色网吧

现在,网络对于许多未成年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社会上的经营性网吧又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建议有关部门开设了针对青少年的“绿色网吧”。“绿色网吧”实际上就是利用学校的电脑房,在节假日变成供学生上网的地方。在“绿色网吧”,由于不良信息已经被过滤,不仅家长放心,也为同学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方便。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校园“绿色网吧”上网。让“到学校上网去”成中小学生的消夏新时尚。但是,校园“绿色网吧”并不能满足所有青少年对网络的需求,社区信息苑也成了他们接触互联网的新地点。社区信息苑也是绿色网吧,青少年在这里上网既健康又安全。在越来越多的“绿色网吧”建立的同时,社会上的经营性网吧也自觉加入到保护未成年人的行列。经营性网吧共同签署了自律公约,把不接纳未成年人作为行业自律的最低底限。既有健康的“绿色网吧”,又有社会网吧加强行业自律,再加上相关部门的监管,社会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受到有效遏制,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现象就会越来越少。

希望留守儿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让他们拥有一片快乐成长的天地,网瘾青少年就会逐渐远离网瘾,健康成长。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状况统计报告.2005.

[2]Young K.S.Interent addict: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e,1996,1(3):237 -244.

[3]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干预.2005年沪港新专家议论文汇编.

猜你喜欢
网吧青少年绿色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青少年发明家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
发挥“五老”作用 创建“四好四无”网吧
中国火炬(2013年6期)2013-07-24 14:11:54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中国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中国火炬(2012年11期)2012-07-24 14:21:00
锦旗献给查网吧的“五老”
中国火炬(2011年7期)2011-07-25 10:38:29
让未成年人远离网吧
中国火炬(2009年12期)2009-10-17 02: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