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张信先 王树松
在实际工作实践过程中,我们业已创造和维持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十分重要,对高校思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资源,我将从以下几点要素对此再进一步分析。
我们不能机械的、空洞的谈论伟大的理想,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乏味的,必将会被束之高阁,可我们又需要有确定的理想信念来指导我们的行动。《中国共产党章程》用客观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精辟地描述了我们的理想信念。这种对理想信念科学的、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描述,给我们的各项工作带来了希望、勇气、干劲和信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正确树立理性信念的最核心的内容。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教育理念,对正确树立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卓有成效的效果。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也就能够达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其他各项工作取得成绩,服务以经济建设为中的目的。
胡锦涛同志曾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鲜明的指导思想。“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党支部是党设置在一个单位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力量。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要依靠党的各级组织,尤其是党的基层组织去贯彻落实。而党支部就是这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党支部一般都建立在一个单位的基层行政机构之中,它可以带动和影响它所在的基层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保障各项工作正确、健康、有序、有效地进行。
党支部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及时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组织的各项工作部署和安排,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矛盾,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二是要做好党员自身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管理,正确理解和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组织各项部署的精神,同时还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准确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项工作精神。
发挥党支部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强有力的战斗作用,不能仅仅看这个党支部的党员人数的多少,也就是说,并不是党员人数多,就意味着战斗力强,党员人数少,则战斗力就弱。例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工程管理党支部共有六名党员,他们团结一致,认真执行上级组织的安排,积极开展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各项工作教育实践活动,交流思想,互相帮助,摆正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整改工作中的不足。在党支部的带动下,全体人员积极投身实际,认真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业务工作上的进展。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有时候往往会针对某个人,如果每个人个体的人都具备必要的基本素质,那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比较容易开展,由具备了必要的基本素质的人组合成的群体,再加上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的作用,在这样的群体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很容易。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要注意培养人、教育人、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做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是需要具备一定能力。只有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了,才能真正地有动力去获得能力,正确的利用这些能力为人民服务。
生动活泼的团队政治气氛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条件。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有适当的群众基础,要维持一个好的群众基础,要求团队中每一分子都要努力做到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一个共同目标。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可能一样,有能力强的,有相对较弱的,有进步快的,有相对落后的,有优秀分子,有普通一员,但所有人都在尽自己的努力在工作,在劳动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这样,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就有了。相反一个人心涣散的团队,没有共同努力的方向,志不同道不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十分困难,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团队群众的积极性十分重要。
思想政治工作与和谐共进和优秀团队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优秀的团队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又能进一步促进团队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又能进一步促进团队的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因此,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努力成为优秀团队的一分子,发挥自身的优势,保持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如果团队建设好的,不仅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好的环境,也正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
总之,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环境建设,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也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提供了思想保证。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R].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2]卢山.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环境研究.西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3]易石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建设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4]苟国旗,张思军.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方法的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5]张春波,何春歧.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作用初探[J].理论观察,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