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晓娟
(江西省宜春三中)
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新课程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但是,遗憾的是,对照教学目标和内容标准,大多数历史课上,学生的这些活动是浅层次的,甚至是无效的,是为活动而活动的。究竟什么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如何更好地优化学生活动呢?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不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而只能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的手段;这些手段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反映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一节好的历史课,如果从学生活动的角度来观察,它应该是分层次的、高质量的,为了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学生通过表演、观看(表演、影视、图片等)、阅读等肢体或口耳的活动,上升到历史思维,如探究性学习,再升华到情感的宣泄,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此为历史课学生活动的“三层次”。
1.身体的活动——学生课堂活动的第一层次。这些活动的特点和作用是:体验、接受刺激与营造氛围。
例一: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这节课只要处理好一个人物——千古一帝秦始皇,就完全可以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我们可以从学生的活动入手,首先将秦始皇画像(按课标要求,这幅画是要求记忆的)放大(通过技术手段),突出摆放在多媒体教室的中心位置——黑板前,让学生观赏——尽情地、充满想象地观赏。
2.思维的活动——学生课堂活动的第二层次。这些活动的表现形式有:讨论、交流、研究、表述(口头的和书面的)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得到历史思维方法、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3.情感的宣泄——学生课堂活动的第三层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确实不是靠说教可以实现的,它是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活动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一种爱憎、看法、评价的自然流露,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班级形成感染的力量,从而纠正错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须要给学生充分表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由、空间和时间,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自有其道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再续上例一,学生经过第一和第二两层次的活动,对秦统一的相关知识有了较好的了解和掌握,对有关问题,如秦建立统一国家的意义,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可以肯定,大多数学生是能够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做出了积极贡献的;但联系到统一过程中伴随着的征讨杀戮,联系到秦始皇统治的独裁残暴,导致肯定也会有少部分学生对秦始皇作出完全的否定,甚至对统一本身表示怀疑、不赞成,这些都是正常的。但不管怎样,必须要给学生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让他们毫无顾忌地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给以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在情感宣泄的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活动的“三层次”是指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而出现的有明显递进关系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在内容上有相互衔接关系,在作用上是为了落实教学内容的三维目标,在理念上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因而是有效的。但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如何才能有层次呢?什么样的“层次”才是有效的呢?
1.教师要发挥重要作用。
(1)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
(2)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和情感宣泄的空间和时间;
(3)抓住机会,推波助澜。
2.学生活动的内容必须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必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3.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形式应力求多样化,并富有创意,特别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1.学生的活动是学生主体性的一切外在表现形式。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学生身体参与这一层面上,思维和情感的参与也是学生活动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并不是说身体的参与没有思维和情感的介入,或思维和情感的活动没有身体的介入,而是这三种活动形式有相对的独立性:身体的参与(如表演、阅读、观赏、听等)一般起到知识准备、营造氛围的作用,思维的参与(如表述、协作、探究、交流、识图、绘图等)主要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情感的参与(如表达、朗诵、画漫画、歌唱等)主要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2.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层次和深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层次和深度。但学生的活动只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手段,课堂教学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把是否热闹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学生活动是否有效,只能以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和是否落实了教学内容为标准。
3.把握学生活动有效性是教学的关键。其一,在于老师要发挥积极作用,要精心设计,善于组织,因势利导;其二,在于活动的内容主体上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规定和要求;其三,在于活动的形式力求多样化,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首先,是科学地理解历史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性质和涵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活动的性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一种是从教育本身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教育活动属于教育内容,如杜威的活动课程中的活动,就属于此类;一类教育活动属于教育方式,如目前我们的中学历史课堂上的学生活动,大都属于此类。在教育中,前一类活动往往主要通过课程的设计体现出来,如在课程改革中,将活动课程同学科课程、综合课程进行有机地组合,就可以设计出带有不同特色的各种课程体系;后一类活动往往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上,如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讨论、阅读、回答问题等与教师的讲授及其它教学方式进行恰当的组合,就可以设计出不同风格的课堂教学样式。
其次,是在历史课堂上如何正确地开展活动。调动学生活动必须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即开展学生的活动,必须有利于全面落实教学目标,而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二是在历史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活动是活动的核心,因此,学生的动手活动一般应为学生动脑即思维活动的展开服务。三是在历史课堂上调动学生动手活动要适度,要与教师的讲授及其它教学方式相互配合。
[1]冯长运.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汉国,刘军.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赵克礼.中学历史教育实习行动策略[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苏霍姆林斯基著.我把心献给孩子[A].苏霍姆林斯基选集[C].蔡汀 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