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2014-08-15 00:51付宏宇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图表基础信息技术

◆付宏宇

(吉林省梨树县十家堡镇三家子学校)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从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创设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一、坚持分层教学原则,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盲目的追求教学效果的统一性,忽视学生的差异性,最终教师尽心竭力,但基础较差的学生却觉得无所适从,破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接受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学生觉得无事可做,满足不了他们求知的热情。导致差的学生得不到提高,好的学生停滞不前,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学生能力方面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基础高低和能力强弱制定基础、提高、发展三个层次的教学方案,分别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基础一般的学生、基础较好的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图表的制作”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高低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基础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完成最基本的图表制作,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层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图表类型;发展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观察表图,从中获取表面信息和内含的信息,将信息进行汇总整合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二、鼓励学生切身体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计算机不同于其他学科,计算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需要学生亲身体会和实践参与,只有参与实践才能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例如,在教学“用Photoshop软件对进行图像色彩调整”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究,当他们发现问题后,由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找到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教学强调动手实践,要引导学生投入积极的生活实际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拓展视野。

三、构建合理的评价措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

新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对评价方面的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改变传统单一评价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措施,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由于很多学生从小接触电脑,对电脑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评价时,应尽可能多的采用“任务化”“模块式”评价方式。“任务化”就是教师指定某一任务,如:设计动画、电子报、网页等,要求学生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要求;“模块式”就是每节课之后都给学生设计一个小测试,使学生花10到15分钟完成测试。教师可以结合以上两种评价措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广大老师要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认真领会课改精神和要求,灵活采用教学策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猜你喜欢
图表基础信息技术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