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声爽
(福建工程学院)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消费品,不仅仅拥有着娱乐功能,还承载着巨大的信息、艺术和文化价值。而作为一部优秀的经典电影,它必须同时兼收并蓄以上几个要素,方能受到观众的认同和赏识。如今称霸世界影坛的电影制作厂仍然是美国好莱坞。从2005年以来,好莱坞票房收入一直稳稳占据了全球电影市场的一半以上。美国电影产业之所以能够如此强盛,首先是因为美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历史比较长,影片制作技术成熟;其次在影片创作方面,好莱坞电影能深深地把握住勇于开拓、勇于探索的美国式“开拓精神”;此外,影片内容能够反映美国人民的生存现状和内心所想,因而受到美国人的追捧。美国影片的“开拓精神”也逐渐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拼搏精神,因此,好莱坞电影中传承的精神文化在全球语境下依然收到青睐。
相比之下,中国商业电影近几年虽然制作水平得以提高,宣传方式得到改善,在国内市场上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大多数国产商业电影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价值并不高。随着我国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人民大众对国产商业电影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要求的也越来越高。目前,在国产影片票房率不高,在海外的关注度和认同感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是国产电影中的文化承载和文化内涵不足所致。这一问题值得关注,也亟待解决。
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与传统文化有别。本土文化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演进和变化。随着地域之间界限的模糊以及全球化的发展,本土文化不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指在某一地域范围之内、某一个或几个民族区域之间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总和。
在电影本体论中,承认电影是艺术的同时,还要认知电影是一种商业产品,通过对故事的叙述、影像加工以及宣传运作,能够取得商业价值,这是电影的第二个功用。同样,在《商品·艺术·文化:电影本体论纲—兼论二十世纪中国电影的历史走向》(1990)中,张亚彬、贾磊磊试图把“文化”也纳入到电影本体论中,其中他们强调电影应该是“商品”“艺术”“文化”的三位一体的综合体,三者共同构成电影的本体形象。因此,对国产商业电影进行批评时,影片中的文化承载的批评与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毋庸置疑,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电影都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印度电影中的歌舞成分、新西兰电影中的土著元素以及早期日本电影中的武士造型等。事实证明,带有地域代表性的电影视听语言风格能够让观众耳目一新、过目不忘。在电影艺术日渐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电影中如果没有显示出东方文化所独有的内涵,那么中国电影的地位就会动摇。
国产商业影片近几年来所讲述的故事:形式多于内容,画面多于情节。所带有的精神思想韵律、艺术体验、文化品位等都处在中低水平。虽然商业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首先要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但同时,它也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提高大众艺术欣赏水平的一种责任,绝不能仅仅盲目满足大众的娱乐性。
自2002年,张艺谋凭借电影《英雄》在北美获得580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创下历史之最,其后我国国产影片在第五代导演的带领下,如《十面埋伏》《无极》《夜宴》等也纷纷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当年在海外电影市场均引起很大反响,并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好评。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影产业整体得到飞速发展,现在年生产量已经达到500余部,票房也从2003年的10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00亿元,年增长幅度超过35%,仅次于美国和印度。然而好景不长,其后我国国产商业影片却陷入了一种“困境”,国内票房连年高升,海外票房却停滞不前,甚至在2011中国电影海外收入只有20.24亿元,相比2010年大幅下降近43%,几乎退回到5年前的水平。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发行量下降,折射出我国商业电影缺乏文化竞争力、无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无法在海外市场上取得满意的票房率。
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积极推进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播,但在国产影片中,很多影片盲目跟从美国好莱坞的制片模式,并且在内容上也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或者传统的价值观念,所得到的结果是:技术不成熟,故事不成型,中国观众不满意,走入国外市场步履艰难。与此同时,我国的本土文化中的很多故事与人物原型反而被国外抢先做了文章。比如,以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代父从军的女性形象为原型的《花木兰》,以及以我国国宝大熊猫加上中国功夫为卖点的《功夫熊猫》等,均由好莱坞制成电影大片,受到了全世界影迷的喜爱。
在这个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当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市场后,整个电影市场形成一个开放的空间,学界和影视界也在倡导“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其实反映出了“一体化”和“多元化”的需求。目前中国商业电影,正像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顾春芳认为那样:“确实到了该确立自己的文化和美学坐标的时候了”,“国产电影的文化和美学坐标就是中国的文化,要注意保留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内涵,不能把自己的本色去掉”。其实,我们在这一点的理解上总有一种误解,认为只有靠拢好莱坞电影制作标准的电影才是好电影。因此在2011年张艺谋拍摄《金陵十三钗》时,不惜重金请好莱坞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电影《蝙蝠侠归来》扮演者)前来助阵,但无奈该片还是与奥斯卡奖擦肩而过。诚然,本土文化融合西方文化元素没有错,但是要着重描写中国近代社会国破家亡的现状,反映战乱时期中国女性正经历着的一场意识形态的畸形改变,从而体现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在战乱中的逐步瓦解等。这些都为中国电影中体现出其艺术真实性、独特性提供参考,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哲学中独有的隐忍、低调、苦难的性格特点。
第五代导演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成长起来的。其人生经历较为丰富,观察敏锐,对于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概念理解深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程度比较高。比如,陈凯歌导演依然迷恋着的老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风格,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与故旧家园的冲突,给予他在电影创作方面很多灵感。在第六代导演身上,这种“与劳动人民结合起来”的精神已经少见;而在新生代导演中,编剧更是直接把故事架构在城市或虚拟的场景中,完全凭空编造或是依靠仿拟莱坞相关类型电影的方式来拍电影。
电影类型可以模仿,但生活不能抄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认为:“太多的国产电影悬浮于中国社会现实之上”。原因是“太多电影人已经不再和中国社会的任何阶层发生互动了。没有生活的切身体会,这使他们难以分享社会任何阶层的日常生活、所思所感”。然而,有些电影却可圈可点。比如,2012年上映影片《泰囧》是继《人在囧途》取得巨大票房成功后拍摄的一部商业电影。《泰囧》中虽然有一些从好莱坞影片《预产期》当中“拿来”的片段,但是影片将人物、故事做了良好的“本土化”处理,让人物情感贴近日常生活,中国人普遍存在的旅途中的窘态让观众可感可触。与此相反,同期上映的商业电影《101次求婚》,除了包工头(黄渤饰)的角色设置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其他角色都是凭空虚拟的,缺少艺术的真实性。影片里的主要情节,如在决定婚姻大事时让父母的角色缺失,两种迥然不同的社会背景的人无条件相爱等,均不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影片所反映出来的婚恋价值观念也相对片面,对现实生活中未婚男女的择偶观念,显然是起到了麻痹作用和消极影响。
在我国影视界人士呼吁电影体制改革与电影制作技术亟待升级的当下,2012年2月中美达成“电影谅解备忘录”。同年,中国国产商业电影总票房9年来首次落败于美国电影。这不仅暴露了我国电影体制的不完善和电影制作技术的落后,也反映出我国商业电影的整体竞争力有待于加强,尤其是电影讲故事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夯实。
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从不缺少好的故事题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讲出好的故事来。《泰囧》2012年票房超过10亿,是由现实生活中发现故事,并经由公路电影的电影类型来表现的一部成功的商业影片。《画皮2》也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再次发掘,表现出了故事张力,用现代电影视听语言去讲述古代故事,颇有中国古代版“人鬼情未了”的意味。
据统计,中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1200万人,接近全国总人口数量的1%,但我国文化产业面对的困境是如何打造精品。从业人员虽多,但优秀作品或产品却不多。仅以2012年的电影产业为例,几百部中国电影的票房加一起还不如34部美国大片。中国国产商业影片想要持续进步、长足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与启用上改变其策略。应当在普通高等院校中普遍设置必修艺术课程,大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从而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品味;并在重点艺术院校加强学生的艺术原创性、创造性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让艺术院校的学生们走到现实生活中去,走到基层一线去,从微型电影的创作开始,讲究形式,注重内容,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储备我国国产电影的强大的后备力量,力争拍出电影质量更优秀、文化承载更独到的国产电影。
洞悉国产影片文化承载能力之不足,正是中国电影事业可走向繁荣之路希望之所在。并非所有观众都对“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只是目前国产商业电影中反映传统文化精髓的影片比较少,而把本土文化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影片少之又少。在中国,电影这门艺术形式仍主要为年轻人所钟爱。但如何利用它来协调文化承载与大众娱乐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将成为我们对国产商业电影的一种理性思考。笔者认为,中国商业电影应当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之精髓、合理突出本土文化之特色、兼收并蓄西方文化之精华,提高电影制作的数字技术和叙事能力,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深下研究,打造精品,增强国产影片的国际竞争力。只有中国电影人熟悉并热爱本土文化,增强了影片思想意蕴,提高了观众艺术品位,国产商业电影才能真正走向世界,成为国际电影界光彩夺目的明珠。
[1]李道新.影视批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46.
[2]张亚彬,贾磊磊.商品·艺术·文化:电影本体论纲——兼论二十世纪中国电影的历史走向[J].电影艺术,1990,(01).
[3]刘行芳,陈娟.电影价值与时效传播[J].当代传播,2013,(02):109-110.
[4]陈犀禾,吴小丽.影视批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