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兴国
[作者通联:武汉市武汉中学]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古人所谓“文选烂,秀才半”,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在于强调熟读背诵的功效作用。朱熹教导其弟子说:“凡读书且要熟读,不可只管思。读得通贯后而义理自出。读书须是成诵方精熟,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出,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①但是,传统上读书多为机械记忆,一味死记硬背,于是深受诟病。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界不论在理论探讨上,还是实际交流中,大家几乎不提“背诵”二字,好像背诵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课程理念是水火不能相容的,提倡背诵就是逆课改潮流而动。其实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背诵记忆都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之一,巴班斯基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发展和巩固记忆的方法,合理而有逻辑地熟记的方法。”②任意将背诵记忆与死记硬背打等号是没道理的。背诵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居一席之位。
背诵是记忆的一种主要方式。教育心理学表明,记忆能力是人的重要能力之一。教育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能力,那么,教学中通过背诵培养锻炼学生的记忆力,怎么就不能登上新课程的大雅之堂呢?我们知道,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主要是间接经验,间接经验的获得首先要靠记忆。没有记忆积累,是不可能进行认知上的“同化”,而建构起一定的知识结构的。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离开了记忆任何现实的动作都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任何心理活动,即使是最简单的心理活动都必须以保留它的每一个当前要素为前提,从而把它与随后的要素‘联结起来’。没有这种‘联结’能力,发展是不可能的,人便会‘永远处于新生儿的状态。’”③还有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心理活动缺乏记忆,也就缺乏累积的可能性,人的个性也就无以形成发展。④新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效果并不理想的原因,也就在于一味强调交流碰撞、讨论探究,而忽略了间接经验获得的一个基本前提——记忆。一篇课文什么都不去记一记,不去反复感受一下,一上来就是一幅幅的视频画面和七嘴八舌地讨论探究,方式很前卫,气氛很热闹,但学生的实际收获可想而知。
特别是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背诵教学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有以下一段似乎被人忽略的文字:
记忆力的训练是避免完全受传播媒体传播的即时信息影响的一种必要方法。如果以为我们如今已拥有了巨大的信息贮存和传播能力,记忆力就不再有用了,那将是很危险的。⑤
这段文字早已明确指出在信息化时代忽视对学生的记忆训练的“危险”,遗憾的是在我国新课程标准中,记忆训练背诵教学并未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而予以关注。更令人担忧的是,如今的触屏阅读已经广泛影响到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触屏阅读说到底是一种浅阅读。这种阅读首先是不讲记忆的阅读,阅读中的印象摄取、感官刺激、情绪摇荡取代了思考领悟及知识经验的积淀。其危害正如王蒙先生在《触屏时代的心智灾难》⑥一文中所言:“当人们只会用耳朵、眼球、舌头、鼻孔、皮肉来接受信息的时候,很可能意味着头脑的萎缩与灵魂的干瘪,意味着白痴时代、低智商时代缓缓逼近。”
面对如此浮躁的社会文化风气,语文教学究竟是去迎合,还是恪守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呢?不论从语文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来看,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感悟、积累,静下心来读点书背点书,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不只是写作上的模仿,更是培养语感,丰富情感,陶冶心灵的有效办法之一,“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一些地方提出让国学进课堂,其实在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早就有国学的内容。《诗经》、《论语》、《孟子》、唐诗、宋词不都是国学吗?除了量的不够外,关键问题在于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若真要从国学角度实施教学,毫无疑问就是要多读多背,要“沉潜讽咏”,要积累体悟。走马观花的浏览,东扯西拉的讨论,皮毛不入的探究,都不是学习国学的门径。
我们主张还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一席之位,但并不赞成死记硬背。死记硬背不仅损害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影响学习的效率效果。背诵一定要遵循认知的规律,适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做到在理解欣赏中背诵,在背诵中理解欣赏。其实即使在古代除了死记硬背的方法外,也还有清代桐城派所倡导的“因声求气”的方法。“声”即文辞的音节,“气”即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形成的抑扬徐疾的气势。读书时,“体会到文辞的音节美,体会到原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这里感到喜悦,在喜悦中自然成诵,熟读背出。”⑦对如今的学生来说,背诵的篇目数量还是要适度,因为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太少不行,若太多也不合适。背诵的篇目要挑选,虽是名篇名作,但太长太艰深也是不适宜学生背诵的。同时,要讲究背诵的方式方法,变死背为活泼快乐的记忆。
教学不仅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而且是一种文化传承。对于教育教学的历史传统,任何时候既不能全盘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守正出新”应是我们在新课程教学中所要恪守的重要原则。
————————
注释
①转引自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第338页,四川教育出版社。
②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第3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
③④卢家楣《心理学与教育》第15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⑤《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第78页,教育科学出版社。
⑥《读书》2013年第10期,三联书店。
⑦周振甫《怎样学习古文二十五讲》第91页,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