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观照下的“美化之艺术”探析

2014-08-15 00:43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原诗许渊冲译者

武 宁

(遵义医学院 外国语学院,贵州 遵义563003)

许渊冲是一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翻译家。“美化之艺术”是他几十年翻译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晶,他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都始终贯穿着这一思想。该理论曾在译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被广泛讨论,形成泾渭分明的两种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中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要想在译诗中复制原诗的音韵形式是不可能的,也是徒劳的,韵体译诗弊大于利[1-2];而另一方则坚持诗歌翻译“音美”不能丢,并通过译例分析来论证“美化之艺术”理论对诗歌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3-6]。“美化之艺术”作为当今较为系统的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其价值和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挖掘。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核心理念为基础来探讨“美化之艺术”,但愿拙文能唤起读者对许先生翻译思想更为明晰而深刻的认识。

一、生态翻译学与美化之艺术

生态翻译学被界定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7]。从定义上看,生态翻译学是一种跨学科性质的交叉性研究,内容涉及生态学和翻译学。该理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理论基石,明确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从而形成翻译适应选择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生态翻译学将翻译生态同自然生态做隐喻类比研究,以生态学相关概念为基础提炼出自己研究领域的相关术语,并以这些术语为框架,对翻译的本质、原则、标准、方法,以及诸多翻译现象等进行描述和阐释。从生态学视角来解读翻译研究,可以发现翻译生态系统包含以下生态理性特征:强调整体关联性,讲求动态平衡性,体现生态美学,倡导多样统一等[8]。截至目前,生态翻译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理论命题展开:生态理性、译有所为、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以及“三维”转换等[9]。

“美化之艺术”是许渊冲文学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美、三化、三之”和“美化之艺术”等论文中[10]76,许渊冲教授对其作了详细阐述。“美化之艺术”是“三美论”“三化论”“三之论”和“艺术论”的简称,许渊冲认为文学翻译是艺术,是创造性艺术。具体而言,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要尽量传递原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文学翻译要根据不同情形采用等化、深化和浅化的翻译方法;译文要能使读者知之、好之和乐之。其中,艺术论是文学翻译的认识论,三美论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三化论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三之论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论。

二、翻译生态美学与三美论

自然界充满着美的元素,有着丰富多彩的声音、线条和色彩,它们共同绘制出一个有序、和谐而富有理性的世界。而大自然的美自然会唤起作家或诗人心中美的形象、美的喜悦、美的思索和美的追求,这些美丽的情思如汩汩泉流,跃然纸上,形成动人的诗篇。文学特别是诗歌是美丽的,因为文学本身就是对自然世界的描摹。如上所述,生态翻译学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翻译研究,这就使得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有着类似性、同构性和关联性[11]。生态翻译学认为,在翻译理论研究中,译论家一直在追求着再现原文所蕴含的各种各样的美。有人探讨过翻译研究中的“真”“善”“美”[12],有人论述过翻译的“朦胧美”“模糊美”与“精确美”[13],还有诸如翻译的“逻辑美”“简洁美”“差异美”,“词美”“句美”“篇章美”等。在文学翻译实践中,无论在语言的宏观还是微观层面,译者一直努力实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音韵、节奏、对称、平衡之美[8]。

许渊冲结合自身翻译实践经历,继承鲁迅先生关于习字作文的有关论述,将“三美”论运用到文学翻译中来,提出文学翻译的“三美论”。指出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灵,要有美妙的韵律,要尽量保留原诗的形式。如同自然生态一样,一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诗歌所描绘出的意境,诗歌语言结构形式、音韵节奏都散发着美的气息。诗歌翻译时要尽可能将这些美的韵味传递出来。诗歌的意美主要指诗歌意境之美,有的诗恬淡闲适,有的诗华美壮丽,有的诗清新自然,有的诗雄伟壮阔,而有的诗则萧瑟凄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针对诗歌表现的不同意境,运用恰当的转化方式,忠实再现原诗的意境美。诗歌的音美主要指的是诗歌音韵节奏之美,汉诗常用双声、尾韵和叠韵,讲究对仗工整,抑扬顿挫,平仄协调;英诗则以诗行为单位划分出若干音步,而音步按轻重音节的不同组合分为不同的抑扬格。这就要求译者发挥艺术性的创造,将原诗的音韵美转化为译语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诗歌的形美主要指诗歌语言的形式之美,中国古诗用词凝练,或五言,或七言,句式工整;英诗则以散行排列为常见,很少用对偶句式。许渊冲力主汉诗英译时尽量采用对偶句式,传达古汉诗特有的工整对仗之美。许渊冲在诗歌翻译中力图再现原诗的意美、形美和音美。杜甫诗《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许渊冲译为: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14].

许渊冲提倡诗体译诗,原诗两句分别译为两行,对仗工整,译诗与原诗相应成分词性相同,传递了原诗的形美;“shower by shower”和“hour after hour”描摹原诗中的“萧萧”和“滚滚”读音,从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原诗的音美;两句译诗从整体上烘托出原诗所描绘的“落叶随风飒飒飞舞,江水向东滚滚奔流”的宏伟场景,体现了原诗的意美。

三、三维转换与三化论

翻译生态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性活动,翻译即适应与选择,“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才是最好的翻译。翻译需要在语言、文化、交际、社会、作者、读者、出版者等诸多维度做出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相对集中于语言、文化、交际上的三维转换[15]。这里明确提出了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与三化论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转换。这种语言维的转换需要在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上进行[15]。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翻译中语言形式的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需要针对不同情景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对此,许渊冲教授提出了文学翻译“三化”论,即“深化、等化、浅化”三种方式。所谓深化,就是从原文表层形式进入原文的深层内容,译文用形象、具体的语言来替换原文抽象、一般性的语言,主要包括具体化、特殊化、一分为二、加词等译法。与深化翻译方法不同,浅化翻译法则把原文深奥难懂的内容用浅显易懂的译文表达出来,主要有抽象化、一般化、合二为一、减词等。而等化翻译主要包含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等转换方式[10]80-100。为了成功实现翻译在语言维的转换,许渊冲常常将三种方法交替娴熟运用,这样的译例在许渊冲诗歌翻译中比比皆是。如将“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用“深化”法译为“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花红柳绿),把“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一分为二译为“silk”和“love-sick”。用“浅化”法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的“千里”和“一层”译为“agander sight”和“agreater height”。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译文“Think of Xiang Yu who’d not survive,His men whose blood for him was shed!”则用了“等化”翻译法,直接用汉语拼音“Xiang Yu”来替代“项羽”,通过后面译文对该人物进行补充描述。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与三化论

翻译生态学指出,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主要侧重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和阐释,在进行翻译转换时,要关注原语和译语的整个文化系统,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9]。中国古诗是中国文明的积淀,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古汉诗具有浓厚的汉文化色彩,文化词语俯拾皆是。对于此类文化词的英译转换不能只进行简单的替换与对应,而应视具体情形灵活处理。许渊冲正是灵活运用深化、等化和浅化的翻译方法,在古诗英译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这样的译例随处可见。如许渊冲《长恨歌》英译文中,“to the grief of fathers and mothers who would rather give birth/To a fair maiden than to any son on earth”(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便是“深化”翻译方法的成功译例,把生女孩译为生美女。原文“生女”表层意思即生女孩,而此处的隐含义实际指的是生美女,因为只有美女才有机会入选皇宫,全族显达。否则按当时观念,天下父母怎么宁愿生女孩呢?“等化”翻译法如“she outshone in the six palaces the fairest face”(六宫粉黛无颜色),原文将六宫佳丽与杨贵妃比较,而译文把杨贵妃与六宫中最漂亮的佳丽(the fairest face)比较,译文的意思是杨与最漂亮的佳丽相比都更胜一筹,何况六宫所有佳丽呢?原诗中“汉皇”译为“monarch”则为“浅化”译法,从上下文语境可知,这里的汉皇实指唐朝皇帝李隆基。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与三化论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关注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除了传递原文的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外,还要将原文中的交际意图在译文中表现出来[9]。在翻译中,译者既是原文读者,又是译文作者,肩负沟通原语和译语文化的使命。许渊冲把中国古诗翻译成英文,其目的是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也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许渊冲在古汉诗英译过程中,灵活运用“深化”“等化”“浅化”的翻译方法,以实现成功交际的目的。如杜甫诗《望岳》中的“齐鲁”分别指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若采用音译,则译语读者不知所云,若加注则显得啰嗦,影响节奏,许译运用“浅化”法将其译为“two states”,有利于译语读者理解。“齐鲁青未了”一句中的“未了”译作“boundless”,为“等化”翻译法。而诗的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由于汉语含蓄的特征,主语常常省略,许渊冲译文(I must ascend the mountain’s crest;It dwarfs all peaks under my feet)采用“深化”翻译法将主语“I,It”补出,符合译语行文习惯,使译文读者易于理解,实现成功交际的意图。

四、译有所为与三之论

生态翻译学所提出的核心理念“译有所为”的内涵首先表现在翻译者的翻译动机上。译者从事翻译,总是带着一定的翻译目的,或是为了谋生,或是为了怡情,或是为了言志,等等。其次,翻译出来的东西总会发挥一定的社会功效,有的可以进行信息传递,有的可以从事文化交流,有的可以启迪人的智慧,拓展视野等[9]。纵观我国的翻译史,无论是唐代的佛经翻译,明清时期的科技翻译,还是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都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毫无疑问,在翻译所涉及的原文、译文、作者、译者、读者等诸多要素中,读者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从译者对文本、翻译策略及方法的选择到译文的实现只能算作完成其中的一个环节,而最为重要的却是读者。试想翻译出来的东西,如果只是放置于书架而不被译语读者所阅读,所接受、消化,去传播,那翻译怎么会实现其“译有所为”的社会功能呢。事实上,一部新的译品问世,其质量如何,读者最有发言权。许渊冲将读者纳入到文学翻译理论体系,强调读者反应的重要性,把读者地位提升到空前高度,明确提出翻译的“三之”论。许渊冲认为,文学翻译的目的是使读者“知之,乐之,好之”。“知之”就是知道原文说了什么;“好之”就是喜欢译文怎么说的;“乐之”就是对“说什么”和“怎么说”都感到乐趣[10]219-228。许渊冲文学翻译目的论的三个要求,由低到高,循序渐进,浑然一体。从一定意义上讲,翻译中对读者反应的关照程度,往往直接会影响到译作的社会价值,影响到翻译中“译有所为”的实现。我国佛经翻译中的“附会式”翻译、“格义式”翻译、义解佛经,还有严复对翻译标准“雅”的追求,其目的都是为了迎合当时目的语读者的口味,实现翻译“译有所为”的社会功能。

从生态翻译学“生态美学”“三维转换”“译有所为”三个核心理念来考察“美化之艺术”,有利于深化对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的认识。“三美”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三化”论的灵活运用实现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语读者对译作的接受情况直接关系到译作社会功能的实现,“三之”论关注译语读者的反应,是实现生态翻译学“译有所为”目标的一个重要条件。

[1]刘英凯.“形美”、“音美”杂议:与许渊冲教授商榷[J].外语学刊,1982(3):59-63;72.

[2]刘英凯.关于“音美”理论的再商榷[J].现代外语,1989(2):37-41.

[3]吕俊,侯向群.音美,诗歌翻译中不应失去的[J].外语研究,1996(2):13-18.

[4]信强,陈敬.从《沁园春·长沙》两种译文对比分析看“三美”原则的可行性[J].外语教学,1999(1):36-39.

[5]李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许渊冲英译《西厢记》的艺术成就[J].中国翻译,2002(2):66-68.

[6]党争胜.“三化”并举译“长恨”,“三美”齐备诗如“歌”:许渊冲英译《长恨歌》赏评[J].外语教学,2008(1):83-87.

[7]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

[8]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6):96-99.

[9]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9.

[10]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胡庚申.翻译生态自然生态:关联性、类似性、同构性[J].上海翻译,2010(4):1-5.

[12]申连云.翻译研究中的“真”、“善”、“美”[J].中国翻译,2011(3):11-16.

[13]毛荣贵.语言模糊性与翻译[J].上海翻译,2005(1):11-15.

[14]许渊冲,陆佩弦.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185.

[15]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29-142.

猜你喜欢
原诗许渊冲译者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许渊冲英译杜甫诗歌中的译者声音及其文化认同
摔得挺美
峨眉山月歌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改诗为文三步走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