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军
(安徽省阜南县苗集镇中心小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学生必备的知识,而且也在于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曾经思考过:我们的教学快乐吗?我们的学生学习幸福吗?幸福的数学课堂是什么样的?“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者是造鞋匠,只有造出合适的鞋,孩子才会幸福。所以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孩子感受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以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数一数”时,我以自己的校园为素材,制作并演示“美丽的校园”这幅动画,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由于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而且又比较熟悉,所以教师先引导学生看图自由发现,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我们美丽的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这里都有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学生讨论后,师又说:“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学生的“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引起他们的很大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先看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更有利于组织后面的课堂教学。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按数量的多少数,并从数数的过程中抽象出数。师引导:“小朋友们认真的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生:一面国旗)师揭示:“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这时屏幕显示一面国旗这幅图,在图的下面显示数字“1”。师再次引导:“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看看,说说”,全面了解画面的内容,依次找出数量是1、2、3……的事物。
数学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要求数学问题情境化、生活化。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课堂显得生机勃勃、活力四射,让人觉得沁人心脾、怡然自得。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数学知识从生活实践中引入,从问题生活实践中提出,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学生充分体验并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其创造行为的个人观念体系。
在教学“认识11~20以内各数”时,如果按书本上的例子教学,那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不但会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无法将数学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所以,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找找蕴藏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数,让学生找找校园周围的各种数,可以告诉朋友,也可以告诉老师。顿时,学生活跃起来,让沉静的课堂沸腾起来了。有的把自己的发现马上告诉朋友,有的怀着喜悦的心情和老师分享。在集体反馈观察情况时,个个都抢着要说:“老师,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找到了校园的树、校园的花、第一小组的小朋友人数……随后,我表扬了全班学生,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太棒了,校园中的各种数都被你们找出来了。回家后,你们能在家里找找家中的各种数吗?”学生们胸有成竹地说:“能。”第二天,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向我汇报家中的各种数。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就是生活,是他们对生活的感悟成就了幸福的数学课堂;是他们的童真童趣、纯真笑容成就了幸福的数学课堂。
我们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各种生活素材,将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兴趣、爱好传递给学生,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按不同标准分类”时,课一开始,我就把玩具、书、篮子、衣服、鞋子、饮料瓶等东西零乱地丢在教室中间,让学生亲自体验杂乱无章的生活,既不美观,又不卫生,自然而然产生收拾东西的欲望。有了欲望,我并不忙于让学生动手,而是让学生思考:如果全班这么多学生都上来,会造成什么后果?学生想象这样做的危险、这样做的混乱,自然产生了讲秩序的念头,领悟到秩序能使生活有条有理。另外,在学生有了分类的体验后,开展“争当小管家”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橱、衣柜,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而且有意识地让学生自觉地产生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学生的思想水平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领悟了数学较深层次特有的魅力及生命力。
数学课堂应是一个具有磁石般魔力的智慧碰撞和智慧生成的对话场,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一颗灵犀相通的心在相互启迪中相互愉悦,在相互博弈中演绎生命的精彩,彼此相互感到幸福。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觉器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不仅有语言的解释、说明,而且有文字、图形的提示、示意,有逻辑思维的支持,更有形象思维的配合。这样有助于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充分体现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主体性教学思想。
例如,在教学《今天我当家》这一节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家里谁当家,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想不想当家?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这个愿望,让你们来当家,好不好?那现在我们就去超市自己购物。”(课件出示一家超市)。这时,全班同学都很兴奋,都用好奇的目光望着老师,似乎感到很新鲜。老师先让同学说说超市里都卖些什么东西,每种东西的价钱是多少。同学们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在活跃的气氛中,老师适时提出问题:“现在,老师要给你们30元钱,看看你们都可以买些什么?找回多少钱?”于是,每个同学都积极选购自己认为合适的物品。在你说我答甚至你争我辩的活跃气氛中,多种答案就出来了。正是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人人参与操作,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从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精神,当然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幸福快乐的。
一节精彩的课堂,不是老师有多么完美的演绎,而是孩子有多么精彩的生成。只要给学生一个空间,每个孩子都会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灵性在课堂中进行共享、碰撞中学习。
在教学一年级《找规律》时,我首先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每一学生都进行了充分的观察、思考、发现,并且敢于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从而使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其次在这一环节我注意了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孩子们发现每一组有规律的排列后,我都有意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每组之间画上一条虚线,并使每组的两个都逐次闪动,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规律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并学会了找规律的方法。在随后的“应用规律”的环节中,我让孩子发现事物身边的规律,或自己创造规律,有的孩子通过动手摆学具,创设出更多、更复杂的规律,展示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有的孩子表演了有规律的舞蹈动作,演唱了有规律的歌词,有的孩子发挥想象力,利用手中的彩笔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有规律的图案,释放了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数学的绿洲,体验着数学学习的幸福。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强调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与联系。我们利用生活素材和教学素材,把数学与其他学科整合,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积极寻找数学与美术学科的结合点,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自然、社会、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轴对称图形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之中,充分放大轴对称图形所内涵的文化特性,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欣赏美丽的对称图案,在分类中感知轴对称图形,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新知探索之中。这样让学生对数学产生美感、亲近感,从而产生兴趣。在学生理解了轴对称、对称轴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应用轴对称的知识,设计制作贺年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丰富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
课堂教学的功能在于育人,育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称赞或一句鼓励等,都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愉快,找到了学习的幸福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教学乘法口诀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迁移、比较、小组合作,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口诀的含义,进而归纳出6~9的乘法口诀。而在实际计算中,学生计算能力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大部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时熟记口诀,个别学生记不牢、记不全。这时我有针对性地开展“摘苹果”“找食物”等一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能力。个别口算能力较差的孩子为了想得到小礼物,积极性高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我不失时机地给他们一个机会,可有时他们的速度比较慢,错误率较高,他们的心理既紧张又害怕,这时我并不去埋怨他们,而在鼓励中等待:“别着急,想想用哪句乘法口诀”“你再想一想,肯定能得到小礼物”“只要你算正确了,这只小猴就送给你了”……带动全班孩子去给他们加油,耐心地等待,期待学生算得更好,学生果然越算越快。
课堂上我们应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到全体,用真诚的心把孩子思维的纽带解开,在微风的飘然吹拂下伴着创新起航。也许他们的发言没那么出彩,他们的表现有点笨拙,但是我们一个含笑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个凝神的倾听,对他们来说都是温暖的鼓舞,会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活泼起来,会在他们课堂记忆里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愉悦,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成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