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柏云
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是古人对语言强大妙用的认识。而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课文知识内容的传授,往往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重视力度不够。学生遇到陌生的人和事时心理紧张,羞于表达,常常出现神态紧张,词不达意的情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
不管是哪一门学科,教师的鼓励对学生的进步都很重要,因此,在初中语文口语教学中,教师也要及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就可以扫除学生“羞于开口”的情绪,树立起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细心,对学生的期望予以恰当的鼓励。在初中语文口语教学中,常常会有些学生因为心理紧张或是朗读诗词课文时语调缺乏情感而羞于开口。因此,对于这样的同学,教师要依照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善于观察,并且在学生有期望的时候给予鼓励与支持,可以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也可以是一个支持的眼神或微笑,通过这样的表达,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发掘学生学习口语的动力。
其次,教师的鼓励要抓住好时机。每一个学生都对于教师的评价十分重视。因此,当学生有所进步的时候,语文教师应该把握好时机,及时地对他们做出鼓励与肯定。这样做,不但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并且渐渐地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口语的学习兴趣。例如,当学生饱富情感地朗读课文之后,教师及时地用充满激励性的话语进行评价,而当学生的表达出现差错的时候,也不要直接否定,应该注意措辞,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更要避免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
由于语文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所展开的,因此,对学生口语的训练,教师可以将其融入到教学多个阶段当中。尤其是阅读教学,其教材题材广泛,内容形式多样,如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在朗读时语调或慷慨激昂、或婉约低缓,说明文在描述实物的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分角色类课文则可以让学生在对话中体验不同角色的表达语调与方式。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赏析,穿插一些口语训练,将口语教学巧妙融入其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例如,学习在学习《社戏》一文时,笔者让学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通过朗读,学生们会在脑海里形成月色朦胧,远山连绵起伏,江水缓缓而流,以及在悠扬的笛声中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景象。朗读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童年趣事的回忆,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用恰当的语言和句子,把自己的童年趣事讲述给大家。在描述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压力,思维也愈加流畅,把自己所学的语言良好地运用到了口语表达之中。
口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能够表达交流顺畅,因此,初中语文口语课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多为学生创造模拟生活中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在学习时有一种熟悉感,从而消除内心的紧张情绪,提高学生对于口语课堂教学的参与。对此,教师在平时应该多积累生活中有利于口语交际的场景,从而在教学设计中将其引入,这样的设计不仅鲜活生动,还贴近生活现实,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经过教师的指导,对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够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出去商场购物、向他人求助或是调节同学之间的矛盾等等场景,让同学们学习不同人物之间的交流方法。
比如,在学习《中秋咏月诗三首》后,为学生设置中秋节与亲人团聚的场景,让学生学会与长辈、与同辈,与家人与朋友之间不同的交流态度用词方法。还能够培养学生们养成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礼遇他人的好习惯。
要想更好地提高语文口语教学的质量,除了在课堂上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交流机会之外,还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口语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但可以弥补课上学习的时间不足,增加学生的交流运用机会,还因为课外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氛围轻松和谐,让学生交流起来没有压力,更加自由、轻松。每次课外活动的主题都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是朗读会、故事会、歌唱比赛、话剧表演等等多种形式。这样不仅能够融洽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逐渐开朗起来,自信起来。只要能够促进学生交流,保证活动的趣味性,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要想打造出精彩、实用的语文口语教学课堂,就一定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初中教师必须重视口语学习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组织课外活动,创设口语情境,鼓励学生表达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获得口语的表达机会,从而来提高学生对口语的应用能力。总之,我们只有立足于口语教学的根本,在日常的教学中勇于创新,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