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62例

2014-08-15 00:44段从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病证半夏服药

段从伟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甸678200)

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62例

段从伟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甸678200)

目的 观察分析半夏厚朴汤在治疗 “梅核气”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方法 以半夏厚朴汤为基础方,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可加入相应的药物配伍使用。本文收集近五年的62例临床诊治病例进行分析报告。结果 服药15~60天后症状完全消失36例,明显减轻21例,无明显症状减轻5例,总有效率91.935%。

半夏厚朴汤;梅核气;经方;中医药疗法

“梅核气”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病证,早在 《金匮要略方论》就有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1]在现代中医临床中多将本病归于郁证论治,根据本人对近五年所诊治62例病例观察,肝气郁滞、脾不健运是病因,气滞痰郁是病机,由此而产生咽中如有炙脔,苔白腻、脉弦滑为主要症状,久之则变生血瘀气虚,痰火、气逆,阳虚,食滞等各种兼症和变证。[2]现代医学的“慢性咽喉炎、慢性胃炎、食管炎、气管炎、癔病、胃肠神经官能症、食管痉挛”等病都有发生 “梅核气”病的,都可按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都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就62例病人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病人为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本人的接诊病人,男3例,女59例;年龄为24~56岁:24~40岁39例,41~50岁16例,51岁以上7例,平均年龄37.72岁。西医诊断癔病2例、食管痉挛1例、胃肠神经官能症5例、慢性胃炎2例、食管炎3例、气管炎9例、慢性咽喉炎40例,病程为2个月到3年不等,有的反复发作、反复就医数次,平均患病时间15个月。

1.2 治疗方法 62例患者均以半夏厚朴汤为主方,半夏15g,厚朴15g,茯苓20g,生姜25g,苏叶10g,再根据病情加减。兼胁痛、月经不调加入紫胡15g,白芍20g,当归15g,香附15g,枳壳20g;兼失眠、汗出、多梦加丹参30g,酸枣仁20g,竹茹20g,牡蛎20g;兼咳嗽痰多加入陈皮15g,旋复花20g,竹茹20g,杏仁15g;兼脘闷腹胀少食加神曲30g,莱菔子15g,鸡内金20g;兼咽干口渴加麦冬20g,石斛20g,葛根15g;兼便秘、口苦加麦冬20g,玄参15g,生地黄15g,黄芩15g;兼头昏、肢软无力加红参20g,黄芪20g,柴胡15g,升麻15g;兼腰酸膝软、全身无力、四末欠温加附片30g(先煎3小时,口尝不麻,再下诸药,如法煎煮),桂枝15g,红参20g;兼恶心、呕吐涎沫;心下痞加旋复花20g,代赭石30g,竹茹20g。兼气从腹部上冲心胸、腹痛、往来寒热加当归、川芎、白芍、甘草各10g,黄芩10g,葛根25g,柴胡20g。文火煎煮90分钟后,取汤300ml,三煎合取约900ml,早中晚各服250~300ml,服药期间嘱保持心情舒畅,忌食香燥辛辣、肥甘,戒烟酒,服药15天为一疗程,最短服药10天,最长为服药60天。

1.3 疗效标准 中医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中医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为有效,服中药60天后中医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放弃服药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服中药15~60天,显效36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935%,在中医治疗有效的病例中,西医所诊断的与此相关疾病也有痊愈和好转。

3 讨论

“梅核气”是中医病证名称,西医诊断的几种疾病都会产生这一中医病症,发病机理为气郁痰阻或痰气交阻,咽喉是肺胃之门户,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肺司人之呼吸,肝主疏泄,调达气机,人体饮食水谷的摄入,呼吸气体的出入都由咽喉所过,不论饮食水谷的摄入运化失常,还是气体升降出入运行不畅,疏泄调达不利都可病及咽喉影响到脏腑,殃及全身,本病证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危及生命,但是如果长期不愈会影响人的思想、情绪、饮食、睡眠,影响健康,工作和生活质量下降,在所治疗的病例中有个别患者就产生过轻生的念头,虽不是危急重症,但对人的身心健康同样具有重大危害,在临床治疗中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水食运化。调节脏腑功能是中医的特长,临床上不少疾病的现象只有中医能做出更深入的解释,也只有中药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半夏厚朴汤出自 《伤寒杂病论》,后经晋·王叔和集之 《金匮要略方论》广传于世,在 《金匮要略方论》,妇人杂症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云:“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经过历代中医的实践证明,此方对 “气滞痰郁”所致的咽中不适或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的 “梅核气”病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无论现代医学的咽喉炎、气管炎、食管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癔病、食管痉挛,只要表现出 “梅核气”病证都可以采用本方为基础方,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加入相关药物即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原方以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半夏化痰开结,和胃降逆,厚朴行气开郁,下气除满共为主药;紫苏助半夏厚朴以宽胸畅中,宣通郁气,茯苓助半夏化痰,生姜助半夏和中止呕,同为辅佐药,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辛开苦降,化痰降逆,则痰气郁结之证,自可解除[3]。《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4]该方正有达木、夺土之功效,故可为气滞痰郁之 “梅核气”之治疗良方。

[1]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3.

[2]上海中医学院.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2.

[3]广州中医学院.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8.

[4]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

doo:10.3969/j.issn.1672-2779.2014.08.074

1672-2779(2014)-08-0001-02

杨 杰 本文校对:段红丹

2013-12-27)

猜你喜欢
病证半夏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半夏入药多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