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镛霏 李 䶮 杨建宇 李彦知
(1陕西省延安市中医药研究会,延安716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名老中医孙光荣传承工作室,北京100029;3贵州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2)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且创造了灿烂文化的民族之一。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祖先们积累的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实用性的智慧结晶。正是这些经验保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保障了数千年文明的创造流传。据西晋皇浦谧《帝王世纪》载:“伏羲氏……画八卦,……乃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伏羲是新石器中晚期落族的代表人物,也是传说中的中医学创始人,如果从那时算起,中医的发展已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系统、完整的记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即中医学形成完备、系统的理论体系亦有两千多年历史。从《五十二病方》算起,绵延至今,祖国医学宝库蕴藏各类医学典籍8000多种,几十万册,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理论之完备,可谓举世无双。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我们伟大勤劳的祖先留给我们如此丰硕的医学宝藏,我们为之骄傲的同时,更需要我们“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要振兴中医,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应根据中医固有的学科特点,扬中医之精华,弃中医之糟粕,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中医药发展道路。首先我们要摸清“宝库”的家底,再“继承、创新”,才能提高!要打开宝库,就需要钥匙,而我们的钥匙是什么?
正像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所指斥的那样:“当今之士,曾不留神医药”、“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惟名利是务”。所以,尽管医文关系这样密切,“秀才学医”又犹如“笼中捉鸡”一样方便,但真正乐意牺牲名利而献身医学的“秀才”还是不多的,甚至连愿为这些献身者修史立传者也很少。这就更加显出那些为祖国医学的发展而把“医”、“文”连接起来,贡献了全部聪明才学的医“秀才”们的难能可贵了!
中医在发展上出现了许多曲折,有人斥责中医“不科学”,有人认为学中医用不着多少文化,等等,不但“秀才”学医者日渐减少,而且,还有一定数量的“江湖术士”打着“中医”的招牌闯荡、行骗。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中医的声誉和地位,而且也造成了中医后继的乏人、乏术。由此可见,要使中医正名、正位,重放光华,今天的当务之急,首先要把新一代“渊博通达”的现代化医“秀才”培养起来。
徐大椿在《医非人人可学论》中指出﹕“以通儒毕世不能工之事,乃以全无文理之人欲顷刻而能之,宜道之所以日丧,而枉死者遍天下也。”这是对中医学发展所遇到障碍的真知灼见。之所以继承和发展中医的任务必须由“通儒”或“秀才”来承担,因为他们已经打下了学习中医的牢固基础,掌握了一把能打开宝库之门的钥匙——即有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因而,也就具备了弄通中医经典文义和阐述中医精微的能力,学习起来也得心应手。其实,不只中医,其他任何学科离开了语言文字都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要学好任何学科,也都必须首先学好语文、打好基础。只不过中医的指导思想和基础理论,正是以今天人们十分陌生的古代汉语来表述的经典为核心的,因而,弄通文义、领会经旨就成了是否能入门、能继承、能辨析精华和糟粕的先决条件。所以,相形之下,较之其他学科,掌握必要的文献语言学知识,对学习、继承和发展中医而论,具有更为突出、直接的意义。这也就是中医界老前辈吕炳奎同志提出“中医学院的学生,……要有阅读医古文的能力和较高的语文水平”的原因所在了。
大部分古代医学经典著作,都如王冰所作简评一样,具有“其文简、其义博、其理奥、其趣深”的特点,因而要读懂、弄通,并进一步整理、阐释这些医学名籍,就要涉及古文中的各个门类——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知识。例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肝者,罢极之本”一句。这个“罢”字,通“疲”,如果不结合训诂,就不能弄明白该字。但要进一步理解为什么“罢”通“疲”就非有文字和音韵方面的知识才行。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常识,不懂古人行文的特点,医学经典中的断句﹑虚词、对偶句、修辞等语法,就不能被读懂、读通,谈何运用经典于临床?
然而,当今社会,从医院到中医学校,“重医轻文”之风盛行,中医学院学生只重视英语,而忽视医古文学习,更忽视“文”所具有的“钥匙”和“工具”的重要作用,对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知识甚是匮乏。这就直接影响了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我们新一代中医要探索古代医学经典的精华,就要发挥“文”的钥匙和工具的作用,认真的习“文”、学“文”。
中医是祖先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积累实践的结果,通过一代代医文并精的“文人秀才”汇集、编撰、记录、整理而发展流传下来,和中华文化息息相关。中医学凝结了祖先的智慧,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啻为“文以载道”的典范。如果离开了“文”,就没有准确记录、精妙表达深奥义理的语言文字,中医就不可能是如此完整系统的医学体系。由此可见,“医”的发展离不开“文”,离开了“文”的“医”也是无法巩固发展流传和存在的。
纵观中国医学史,大医们哪一个不是博学多才的文人,其中中过举人和进士的有:朱肱、张元素、滑寿、陈修园等。曾入仕受朝廷器重为官的有:医和、医缓、孙思邈、钱乙等。我们从《伤寒论·自序》一文中可以看出医圣张仲景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他虽只是举孝廉,但思想上深受先秦诸子和易哲的影响,文中引用不少典故,文体亦有汉赋的痕迹,近于骈体文,这些都足以说明他是一位医中大儒。李时珍是医儒后裔,正宗秀才出身,因他鄙夷仕途、忧民疾苦,故弃文从医,才有一部医药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尤其他晚年的《唐律》等著作,都证明他是博学多才的文人。据史所载,历代著名文人学者知医或习医者人数众多,王勃、刘禹锡、柳宗元、王安石等古代文坛巨匠也都潜心医药,且有医药专著流传于世。
中医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和“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的发展不但直接反映人类和疾病斗争的进程水平,也为“医”的发展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所以习“文”、学“文”就成为打开中医宝库的“钥匙”!中医是吸取前代和同代各学科文化成果发展起来的,通过研究古代文化典籍弄清古代文化对医学产生的重大影响,理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认识中医固有的特点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