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战地图谱之报业:十年梦回,报业办网的断舍离

2014-08-15 00:49蔡伟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报业供应商商业

文|蔡伟

根据近期的一份监测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报业网站,超过7成网站(KeyWords)设置不合理,其中甚至还有不设置关键词的;超过5成的网站代码有错误,某大型报业集团网站首页代码错误有8处之多;绝大多数报业独立网站(不含类似东方网和浙江在线等这样政府直接控制的大型地方门户)没有针对搜索引擎优化;从商业价值考量,PV流量超过100万的已属凤毛麟角。

以上错误对于成熟的商业互联网来说,均属无法原谅的低级错误。可见,我们的报业网站在发展近十年后,整体上依然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

这个角度来看,报业办网,赶考十年,绝大多数都未到达及格分数线。

代价,报业投网这十年

首先是时间代价,中国大陆地区报业发展新媒体,从早期的电子版模式、数字报模式、报网互动模式到全媒体模式,大多数报业网站的发展期都在10年左右,探索期最长的个案有15年之久,起步与新浪等商业互联网基本同步。

但十年间,新浪四大商业门户不仅掠去了绝大多数互联网广告投放收入,还占据了主要的互联网用户入口。而报业从早期的犹豫、彷徨、对抗到全面迎战,从整体来说,已经错过此轮发展窗口,丧失了报业作为内容供应商最有可能突破的商业机遇。如今,即使是领导支持,政策开放,体制理顺,大多数报业集团也很难再走在线内容供应商的路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代价非常惨痛。

其次是人才流失。商业门户不仅掠走了用户和收入,还对报业最重要的资产——人才,进行全面争夺,现在四大商业门户内容运营层面,主要是来自报业集团的人才。

报业要想向新媒体转型,重塑竞争优势,必须要有既熟悉内容运作又善于运用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团队,而商业互联网也对这部分人最感兴趣,且往往他们开出的薪酬条件和工作环境更有竞争力。

体制需要对这种状况承担大部分责任,但并非是全部因素。因为仍然存在一些突围成功的案例,一些报业集团的网站,其内容、运营、团队、流量都具备了较高的商业价值。

最后是资产代价。近3年,一线城市运作一个都市报网站,每年的现金成本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维持型例外),低于这个数字则发展、运转困难。二三线城市耗资少一些,但发展前景更加悲观。

对于收入来源严重依靠报纸广告的报业集团,利润本不丰厚,输血办网,其中滋味,想必自知。用不久前一次会议上某报业集团的老总的话来说,这笔钱,如果买房子而不是办网,在上海赚三倍都不止了。

误区,报业办网的现状诊断

误区一:必须要放弃的报网互动

我个人认为,报网互动必须要放弃,报纸和互联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商业运作的基础差异巨大,生拉硬扯绑到一起是违背商业常识的。

为什么不少报业集团的领导依然坚持此路?其深层次原因是,不少当家人,其潜意识里是基于对不熟悉的领域的恐惧和排斥,但又想保有现有利益,妄图借助报网互动这种模式寻求妥协。

但这十年的实践也证明,这条路完全走不通,且这种鸵鸟式的策略也使报业办网前后牵制,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人力。报业办网,不仅不能捆到一起,而且还应各自独立,采取不同策略,分类发展,分类指导。

对于报纸来说,就是利用现有政策空间和最后的产业期,认清报业的竞争趋势,加快收割,尽可能快的获取存量利益,在成本消耗上,压缩印刷和采编成本。

而对网站,一定要明确路线图,给出足够的资源,公司化运营,配置高效团队,使其独立发展,快速前进,抢占机会。目前能够冲出来的几家报业网站,没有一家是靠所谓报网互动模式发展起来的,都是独立发展。

误区二:固步自封的“内容为王”

办报的人,谁敢说内容不重要?但在全球TMT行业融合的大趋势下,什么是内容?是不是要内容为王?这些都是全新问题,现在与互联网还没有发展、报业和广电独霸内容分发市场的时代已是天壤之别,必须重新审视。

首先,内容的定义在外延,而且这种外延远远超出报业的认知。比如,淘宝是内容供应商吗?这个问题我多次问过报业同仁,绝大多数人认为淘宝不是内容供应商,只有我们编辑过的、上了版的,才是内容。有些报业领导更保守,认为只有新闻才算是报业的内容,才是核心竞争力。

这种思维直接导致报业办网的指导思想狭隘,固步自封于所谓“内容为王”,甚至新闻为王,忽略了研发、运营和商业创新。实际上,淘宝不仅是交易商,还是内容商和数据商,其内容的质量、价值和对用户的意义已是报业所不能及。

这几年,报业原有广告客户大量投奔淘宝、百度等新型内容商,就是典型的用脚投票,其潜在原因就是我们报业对内容的认识跟不上技术发展、商业实践和用户需求。

其次,现在的现实是,内容是供应过剩的。一线城市,少则3到4家媒体,多则10到20家媒体,每天刊发播发的内容大多数都属重复性内容,有高度可替代性,而价值观、写作风格,这些报人作为看家宝的竞争因素在用户端已无人理会。

不仅报业自己生产的内容是过剩的,整个TMT行业,包括互联网生产的内容也是过剩的。对应的情况是,用户层面的内容消费趋向复杂化,这种匹配如果不借助互联网和大规模计算技术,是无法实现产销平衡的。

而我们报业不理解这个商业变化,也不掌握相应技术,目前所办网站基本都达不到这种创新能级。最浅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全国报业开发的App新闻客户端全部用户数加起来,还没有网易新闻客户端一家多。

迷途,当下报业怎么办?

迷途中更需冷静,尤其目前这种报业受到空前严重冲击的时刻,不管是乐观派还是悲观派,不管是产业退守还是产业进攻,都需要认清关键点,基于自身资源,采取针对性策略。

对于一线城市大型报业集团来说,做在线内容供应商的机会还有,不过成本已相当高昂,其预期收益与报业集团这几年进入的地产、金融等业务来说,诱惑力实在有限,所以转型的压力大,但动力不足,“发展号子喊得响,实质动作小的很”。

这种情况下,领导已心中有数,其实已是组织性退守策略。这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且可以在保有现金资产优势的情况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不过,这不属于我们重点讨论的范畴。

如果非要走内容供应商路线,怎么办?

排除北京,一线城市报业集团要做到垄断性内容供应商:

一是要重新评估竞争环境。不仅仅是报业竞争对手,还应把广电、商业互联网(包括移动端)、社交媒体都算进来,综合判断我要成为本城用户内容入口和指名选择供应商,政治环境、内容供应体系、分发渠道、团队和资金,这些基础条件具备不具备。

二是要对内容价值链进行改造和创新。这种创新的力度要大,不能小打小闹,必须能达到市场突破的能级,要把内容的生产、分发和评估作为整体考量,采编和经营全扁平化,报纸仅作为内容分发渠道之一,而不是运营中心。一切从成为垄断性内容商考虑,不要在全媒体等中间概念上试错了。

三是要核算投资。这里给出一个参考值,一线城市,需要每年投入不少于1个亿,至少连续投三年。二线城市,每年投3000万,至少连续投5年。更小的城市,无法提供这种创新所需要的环境,进行这种创新就没有意义了。

从市场评估来说,目前局面,每个一线城市的在线广告市场都足以容纳一到两家营收超1个亿的报业网站,二线城市报业网站做到年营收5000万也是不困难的事情。

如果能成为本地垄断性内容供应商,不仅能创造对应的商业利润,而且还能加速把现有用户和广告客户向自己的在线平台转移,相对于前者,其实后者更加紧迫。没有新型利益分享机制让用户和客户感到价值增加,报业所谓转型就是自弹自唱。

当然,报业除了加快自身网站调整,收购合适互联网对象,也是必须选项。尤其是基于数据、移动技术、智能技术和当地社区的公司,与报业发展匹配度高,有较高收购价值。目前各家报业集团资金还算充裕的时候,下手一定要快,因为,下手越晚,并购成本越高,且可并购对象越来越少。

六年前投1.2亿就可以占有某点评网站10%的股份,现在呢?恐怕1%都悬了,最重要的是,此刻报业去投资它,它未必会理你。

世道真变了,报业不能再睡了。■

猜你喜欢
报业供应商商业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反思报业转型五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