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生辉
(中共塔城地委党校 新疆 塔城 834700)
塔城地区位于新疆西北部,是联系中亚、俄罗斯的桥头堡,素有“准噶尔门户”之称。塔城历来就是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汇点,草原民族迁徙的大通道,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巴克图口岸拥有250多年的通商历史,一直是中国与中亚乃至欧洲对外贸易的重要陆路通道,塔城市拥有面向第三国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巴克图口岸和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口岸距塔城市区12公里,距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仅8公里,形成了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口岸“三位一体”的空间格局。打造以塔城市为中心的巴克图辽塔新区,东联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大中城市以及内地市场,西出中亚和俄罗斯乃至欧洲市场,形成中西部的交通大通道,成为北疆地区商品出口的集散地,对推动塔城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跨越发展的引擎。塔城市拥有面向第三国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巴克图口岸和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巴克图口岸一直是中国与中亚乃至欧洲对外贸易的重要陆路通道,对于促进中国与中亚乃至欧洲的贸易往来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口岸距塔城市区12公里,距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仅8公里,形成了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口岸“三位一体”的空间格局。塔城面对着中亚乃至欧洲的大市场,产业互补性很强,发展空间巨大。塔城的发展首先要“西出”,才能把哈国和俄罗斯部分地区做为塔城经济发展的腹地,实现跨国、跨区域间的大融合、大发展,进而更好的开展“东联”,充分发挥塔城市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的作用。
2.辽宁援塔的平台。中央确定辽宁省对口援助塔城地区,辽宁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经济科技实力较为雄厚。借助辽宁援疆的难得机遇以及辽宁省科学规划建设管理新城区的示范平台,可以更好地承接辽宁的产业转移,利用巴克图口岸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2011年末,辽塔新区战略得以确立,使国家扶持边境城市发展有了一个融资的基地,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让塔城从背靠口岸、面向内地的“口袋底”,转身成为面向中亚真正意义上的“走西口”,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兵地融合的亮点。塔城境内有兵团36个团场,特别是兵团九师的部分团场就在辽塔新区境内;塔城、九师两市发展的支撑,163团即将建小白杨市,塔城市旧城改造将托举辽塔新区步入上升通道;新的城市中心和中心城市即将形成“依市建区、以区强市、产城结合、业居统筹“的宜居城市新格局、向西开发新高地,向西开放大通道,西出兴边桥头堡和辽塔兵融示范区。
2.向西开放机遇。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努力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基地。塔城地委也提出建设“幸福塔城”的发展目标。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必将越来越宽,合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合作层次越来越高,这对于推动双边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全国对口援疆。2010年3月,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确定辽宁对口支援塔城地区和兵团七、八、九师。地区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优势和辽宁的对口支援,实现跨越式发展,使塔城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3.国际环境良好。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最具经济活力的国家,也是我国在该地区重要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2012年。中哈贸易额达到400多亿美元。加速发展和深化中哈经贸合作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这为巴克图辽塔新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1.依托优势建设通道。塔城是中国距口岸最近的城市、资源富集物产丰富、民族团结文化多元、向西开放跨越发展、周边国家关系看好。依托塔城地区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机遇优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桥头堡。
2.明确新区建设定位:立足新区独特的区位条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塔城盆地优质农产品现实资源和哈萨克斯坦的潜在资源。一是积极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二是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形成北疆地区果蔬贸易集散地。三是大力发展跨境旅游业。毗邻哈方境内的阿拉湖是中国游客的新看点。克塔铁路,将成为最便捷的又一座亚欧大陆桥。
1.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塔城地区有600万亩耕地,盛产小麦、玉米、甜菜、红花、棉花等农产品,人均粮食产量居自治区首位。可充分利用绿色农产品优势,发展粮食、畜产品、油料精、深加工。如额敏县的塔原红花、裕民县的巴什拜肉羊、塔城市的粮油等都是优势产品。
2.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塔城地区矿产资源富集,煤炭、石油、天然气、黄金等资源丰富,毗邻的哈国亦为资源大国,可以在辽塔新区建设石油、金属冶炼等工业,或出口或供国内使用,增加附加值和利税。
3.发展装备制造工业。可引进国内的汽车制造、建筑机械、石油机械制造等企业,如陕汽、三一重工等大型龙头企业,产品出口中亚、欧洲等地区。
4.大力发展边贸物流业。在巴克图口岸发展边境物流和贸易服务业,积极申报边境综合保税区,实行自由贸易区某些政策。
55.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借助塔城环境优美、蓝天白云、山青水秀、绿色有机的优势,借助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度假产业。建设塔城欧式小城,发展餐饮、包括博彩在内的娱乐休闲产业,吸引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独山子以及哈国等地的消费群体,发展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努力建成集区域性加工制造、境外资源合作开发生产服务、国际物流采购、休闲旅游度假等多功能的复合型经济区。
坚持巴克图辽塔新区“顶层设计,高位推动,面向亚欧,东联西出”的构架、定位和方向。把巴克图新城建成行政办公区、现代服务区、生态居住区、旅游服务区。把巴克图园区建成辽宁援疆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口岸及边境贸易园。
一是完善各项规划:包括新区的战略规划、新区总体规划、新区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六和广场规划、巴克图口岸发展规划、新区专项规划、新区公园景观规划等。二是建设融资平台:成立塔城巴克图辽塔新区投资公司,充分利用国家发展边境城市的有关政策,建设投融资平台,加快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快发展塔城的交通——克塔高速、克塔铁路,建成新疆连接中亚、欧洲的有一条大通道。四是促进各类项目落地:通过项目建设将巴克图辽塔新区建设成为集双边贸易、加工制造、生产服务、物流采购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成为沟通国内外资源、市场、产业和资金的区域性节点,成为睦邻友好、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典范,成为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促进对外合作交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平台,成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社会和谐的开放示范区。五是做好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借鉴学习国内其它开发区发展经验,特别是借鉴喀什和霍尔果斯两个经济特区发展经验,做好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工作。把巴克图辽塔新区打造成国际性复合功能区,把塔城建成中国面向中亚西亚欧洲大通道的新兴战略节点。
坚持“依市建区、以区强市、产城结合、业居统筹”,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调动国际国内两个积极性,基于国际国内两种物流人流资金流,把巴克图辽塔新区打造为国际性复合功能区。
1.以科学规划为指引,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打造国际性复合功能区,必须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主线,科学编制规划体系。强化规划意识,严格执行规划,科学组织、科学施工、科学建设,确保辽塔新区建设的高质量高水平。
2.以四化互动为抓手,建成产城结合的样板区。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优化空间布局,以产业增长支撑城市发展。把产业园区建设和城市新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产城一体发展,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全力打造一个产业优势突出、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区。
3.以申报综保区为契机,建成对内对外开放的试验区。积极争取设立塔城综合保税区,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仓储、物流、贸易等功能和保税、退税、免税等政策优势,吸引商贸物流和加工企业落户辽塔新区,促进新区经济转型升级。大规模开展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招大引强、招资引智,做大外贸规模,做足口岸特色,做强实力产业,做优经济结构,汇聚科技、产业、资本、人才,丰富国际化新区的各项要素。
4.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建成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增强机制自信,坚持巴克图辽塔新区“顶层设计,高位推动,面向亚欧,东联西出”的构架、定位和方向;进一步调动塔城地区、塔城市、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辽宁省对口支援四个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实现兵团与地方机遇融合、思想融合、经济融合、人才融合;探索适合辽塔新区发展的行政管理模式;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提高通关效率。
5.以经营城市为手段,建成业居统筹的首善区。按照市场化的投融资模式做好资本运营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理念,采取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模式进行融资,把有效资源充分利用好。大力建设现代、完善、便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和谐建设,兼顾好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加强监督,规范运作,把辽塔新区规划的项目实施好、建设好、管理好,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现代文明的都市生活。
6.以产业园区为依托,打造国际性复合功能区。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核心,以新区(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以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招商方式为保障,围绕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特色经济、边境贸易等方面,深化经济合作,推动“三化”同步发展。深度融合,互利双赢,形成合力推进产业援疆的良好机制;创新驱动,园区承载,建设沿边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面向亚欧,东联西出,打造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高位推进巴克图辽塔新区建设,合力打造产业援疆承载平台和国际性复合功能区。一要高起点规划,科学描绘宏伟蓝图;二要高标准建设,倾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城;三要高额度融资,先进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四要高效率招商,启动经济发展引擎;五要高水平开放,集聚人财物信息流;六要高层次推介,展示新区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