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敏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民医院设备科,云南景洪666100
预防性维护又称PM(Peventive Maintenanc),是一种对精密仪器进行维护的工作,该维护措施具有周期化、科学化、规范化等特点,它是仪器正常、安全运行的有效保障。维护工作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几乎涵盖了仪器维护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仪器操作性能的测试、评估和调整,电气安全测试,仪器机身的清洁、内部结构的润滑、零件的更换等。负责对医疗仪器维护性工作的技术人员制定的工作计化应该具有科学、规范以及效率等特点,这样有利于提升仪器维护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提升仪器设备的工作效率,对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性能保持、完好率以及开机率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中,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它是设备完整、正常运行、操作灵活的有效保障之一。因此,对医疗设备进行有计划、规范化、科学化的保养和维修,是保证医疗设备性能稳定的有效措施,而上述保养和维修工作能有序实施的前提就是制定一个具有规范化、科学化的操作规定和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在医疗设备维护以及保养的管理中,应该以预防为主,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计划、规范以及流程时,应该保证维护工作和保养工作有据可查,尤其是操作方法。下面就从管理制度和PM计划两个方面来探讨维护保养工作的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开展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工作时,无论是维护工作的安排还是保养模式的制定都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进行规范,因此,建立一套切实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章规定,是保证维护保养工作有序进行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制定管理制度和规章规定时,除了需要考虑保障维护保养工作的有序进行外,还需要对医疗设备的巡查和质量进行严格的规范,落实各个医疗岗位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方案。设备巡查制度时,需要考虑医疗设备的使用频率,且制度一定要具有规律化,这样能有效的保证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也有利于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设备质量控制制度是保证医疗设备性能稳定和安全运行的主要措施之一,这对医疗设备性能评估和调整以及订购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制定的制度其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对维护保养设备进行分类时,应该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种类进行规划,这是提升维护保养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②设备维护周期制定时,在保障人力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应该具有一定人性化;③将维护保养的项目根据其特点和所需技术进行划分,责任应该落实到每个技术人员身上,保证每一个技术人员物尽其用;④操作方法规范化;⑤注意事项要明确标出,加强维护人员和保养人员的警惕观念。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是维护保养工作的有条不紊进行的有效保证。
做每一件事都需要一个合理计划,PM也是如此。制定详细、有序、合理的PM计划,并依据制定的计划对医疗设备开展相应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这不仅能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还能保证工作实施的秩序化。制定的PM计划,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等级规范明确化,PM工作周期,工作实施的具体时间安排,开展维护保养技术人员的分配,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的医疗设备等。
有些医疗设备之所以出现故障,很大程度上是操作者在进行相应操作工作时不严格依照操作规程使用而造成的,进而对仪器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致使该科室工作的效率严重下降,甚至导致医疗仪器损坏报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不同的医疗设备,其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技术也不相同,安排的技术人员专业对口也随之不同,因此,提高技术工作人员对医疗设备的认识,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种类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开展维护保养工作分类,对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保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根据医疗设备的特点而开展的维护保养工作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成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两类。
细致、精密、有针对性的日常维护保养是保证医疗仪器设备稳定运行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般来说,日常保养除了需要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外,对临床操作人员也有一定的要求,临床操作人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保持仪器表面干净;②在操作使用前应该预先对电压、电源以及相应的稳压设备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显示正常;③在操作仪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和记录设备的性能、功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并及时填写相应的使用记录,若是仪器发生功能障碍,性能下降,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记录相应的情况,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说明情况,禁止私自拆卸。
为了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应该根据仪器自身设定的性能,安排相应的维修人员和临床操作人员一起对设备开展定期除尘和性能检测等工作,同时对相应的易损;零件进行观察和替换,对设备的稳定状态和电压等方面进行检查,保证仪器设备各方面都处于最佳状态。
在开展定期保养工作时,首先应该对需要保养的设备外观进行检查,观察按钮、开关以及电源等地方是否正常,是否有无氧化反应发生;外观检查完毕,随后进行清洁除尘工作,并对相应的机械部位进行润滑处理,而对于那些容易损耗的零件,应该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繁度进行更换,预防仪器可能发生故障,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次数;同时,对仪器的功能进行检查,通过模拟测试,对仪器的各个开关、功能设置、指示器、指示灯进行测试,观察运行是否正常。
PM中,设备巡查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它是评估设备运行情况、零件磨损以及仪器老化程度的有效措施,通过对仪器进行上述检查,能够提前对设备存在的隐患和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评估,有利于预防相应故障的发生,及时对设备进行修理,这对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保持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巡查工作进行前,首先要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耐久度制定一个巡查规律表,合理安排相应的巡查人员,保证巡查工作的秩序性和高效性。在进行巡查时,首先检查设备的摆放位置,观察设备的外观,记录设备的开机运行情况,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同时,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和以前出现故障的历史,制定有针对性的巡查内容,询问设备操作人员关于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和保养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维护人员应该定期到设备使用科室进行检查,巡视次数要合理,以免对科室的工作造成干扰,制定相应的动态情况和设备运行状况记录表,若是发现设备出现状况,应该及时安排相应的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
计算机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借助该技术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对设备实现动态监测。通过借助相应的管理软件和监测软件,对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动态了解,分析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以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维护和保养。
总之,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工作还处于开始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PM体系,需要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相应的经验和体会,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便提升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准,保证医疗设备利用最大化。
[1]吴美凤.开展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的体会[J].医疗装备,2011(5):80-81.
[2]钱建国,李维嘉,李斌.区域性大型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规范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0(8):5-6.
[3]王功华,张平.超声诊断仪器的预防性维护[J].中国医疗设备,2012(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