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3 2例临床分析

2014-08-15 00:47:13谭永红楚建萍李石背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阿昔洛感染者带状疱疹

谭永红 楚建萍 李石背

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云南开远661600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为群集成簇性丘疱疹,水泡,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带状排列,单侧分布,可伴有明显疼痛,愈后可遗留神经痛[1]。艾滋病(AIDS)并发的带状疱疹与普通的带状疱疹有所不同,有发病急,进展快,程长,面积大,分布范围广等特点。可发生于HIV感染的任何阶段,临床可出现局部或单个皮段的红色斑丘疹,可发展为大泡、出血坏死等,还可侵犯肺、肝、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生命危险,但罕见。2007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HIV感染者168例,年龄27~80岁,CD4+T细胞11-632个/uL,其中32例艾滋病病人及携带者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现进行临床观察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9例女性,23例男性,年龄32~78岁,平均(37±5.2)岁,病程2~7 d。 全部病例均行HIV确认试验阳性、CD4+细胞检测300~476个/uL,全部病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HIV/AIDS的诊断标准[2],普通行23例,特殊型4例(包括眼带状疱疹2例,腋窝带状疱疹2例),出血性带状疱疹3例,大泡型2例。皮疹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少数为大泡),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不超出正中线,排列成带状。发病急,进展快,病程长,面积大,皮损发生于头眼部及腋下者,病情往往较重。皮疹出现前,均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12例。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1.2 流行病学史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感染者20例,不安全性行为10例,不明原因2例。

1.3 治疗方法

阿昔洛韦针剂250 mg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每8 h一次,连用7 d。酮洛芬100 mg每日2次镇痛,维生素B12500 ug及维生素B1100 mg肌肉注射神经营养,给转移因子(TF)每周3次皮下注射,本品能调节免疫功能,促进带状疱疹患者皮疹消退,炎症和疼痛减轻;发热及皮损严重,合并感染者加用抗菌素。局部水泡,放泡液后,给庆大霉素盐水(0.9%NS100mL+庆大霉素8万单位)及阿昔洛韦盐水 (0.9%NS100mL+阿昔洛韦针剂250mg)交替湿敷及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并给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艾滋病期患者在口服抗HIV药物治疗期间出现疱疹者21例,未服药者11例。以上综合治疗,能使带状疱疹止疱、结痂、止痛、痊愈时间明显缩短。

1.4 疗效评定

治愈:皮损消退,疼痛消失或较前明显减轻。好转:疱疹干涸结痂,部分脱落,疼痛减轻或减退。无效:皮损部分消退,疼痛无减轻。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10~18 d,治愈21例,占65.6%,好转11例,占34.4%。 后遗神经痛者17例。

2.2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胃区不适、腹泻糊状变2例,但能耐受,未影响治疗观察,头晕、乏力2例,停用阿昔洛韦后症状消失,治疗后复查肝肾功能及胸片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①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具嗜神经及皮肤的特性,它潜伏于脊神经后根或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某种因素使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此种潜伏的病毒再次激活、播散,从而诱发本病[3]。男、女、老幼都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发病前常有局部皮肤灼痛和刺痛感,经过1~2 d后出诊,典型皮疹为成簇水泡沿神经分布,大多不超过躯体中线,偶有对称分布,以胸部肋间神经分布区、腹部和面部神经分布区多见[4]。我们统计的为左侧居多。

②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侵犯人体免疫系统为主的致命性慢性传染性疾病,可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死亡。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当人们感染HIV时,不少患者免疫力出现持续下降,可激活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发病。艾滋病一般以CD4淋巴细胞的总数作为其分期的标准,CD4淋巴细胞总数>350个/uL为病毒携带者,CD4淋巴细胞总数<350个/uL为艾滋病患者,需抗病毒治疗[5]。

③有研究认为[6],带状疱疹对艾滋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并没有提示价值,在艾滋病各个阶段可出现带状疱疹。本观察验证这一点,但另有研究表明[7]:疱疹类病毒感染可激发HIV的复制,从而加速免疫功能的损害。带状疱疹常发生在HIV感染者发展至艾滋病之前,常为免疫紊乱的早期表现。本观察21例患者在AIDS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带状疱疹,可能是高效价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4~6 周后,CD4+T 淋巴细胞上升,免疫功能重建,对已有的感染及潜伏的致病微生物出现防御反应,出现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带状疱疹是其常见类型之一。艾滋病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与CD4+细胞及CD8+细胞有关,CD4+细胞越低的患者和CD8+细胞的基线质及其增长率越高的患者,越容易发生[8]。

④阿昔洛韦为一种合成的嘌呤类似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9],艾滋病患者并发的带状疱疹患者,抗病毒同时,给患者放泡液后,予庆大霉素盐水及阿昔洛韦盐水交替湿敷及红外线局部照射协助治疗,我院收治的32例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证明庆大霉素盐水防治感染及阿昔洛韦盐水交替湿敷,辅以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对患者治疗疗效确切,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⑤HIV/AIDS患者与一般带状疱疹相比,具有皮损面积大,治疗困难,愈合时间长,并发症多,目前针对HIV/AIDS带状疱疹的辩证和治疗,我们需不断学习,提高治疗有效率。

[1]钟平,冯丽谦.带状疱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吉林中医药,2008,28(11):808.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临床治疗与护理[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94-196.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 [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60.

[4]王中华.带状疱疹概述 [J].中国综合医学,1999,11:403-404.

[5]陈建华,樊萍,白劲松.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合并带状疱疹92例临床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0,32(1):46-48.

[6]Gershon AA.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ZV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IV herpes,2001,8(2):32-36.

[7]刘德纯.艾滋病临床病理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3-147.

[8]卢洪洲.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诊疗常规[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162.

[9]范金义.艾滋病携带者合并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4(2):30.

猜你喜欢
阿昔洛感染者带状疱疹
重视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肝博士(2024年1期)2024-03-12 08:38:08
4种阿昔洛韦片燃烧分析*
广州化工(2023年15期)2024-01-04 13:36:48
知信行模式在HIV感染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5:06
警惕带状疱疹潜伏恶性肿瘤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 03:19:55
阿昔洛韦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4:42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19
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致急性肾功能损害1例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52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