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4-08-15 00:51韦安勤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22期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信息

韦安勤

(江苏省海安县农业委员会,海安 226600)

1 海安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海安农业信息化发展,以电脑等设备开始使用及局域网的建立、网站的建立、 “12316”三农热线开通、信息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初步应用为标志,取得阶段性成效。

1.1 信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近年来,县及部门领导对农业信息工作较为重视,思想上增强意识,工作上大力支持,每年投入农业信息化专项资金均在20万元以上。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县一级,由县农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办公室具体负责,与农委业务综合科合署办公,有专职信息工作人员两名, “十一五”初,引进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的专门人才;镇一级初步建立了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站;村一级,结合技物结合服务,配备了一名兼职农业信息员。

1.2 信息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农委每年都组织委属部门、单位,各镇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信息员,开展农业信息培训,邀请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等领导及县相关媒体负责人就农业信息相关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网上培训;组织农业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负责人参加省、市、县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农产品网上营销、农业信息化应用等培训班,参观外地及本县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典型,进行现场培训;组织举办致福工程 “农民免费学电脑”培训班,对农民进行电脑操作和网络知识培训等。同时,农委每年都下发农业信息 (新闻外宣)工作意见,对县、镇部门 (单位)信息资源建设等进行考核,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1.3 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加强

“十一五”以来,组织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项目,包括农业门户网站及特色农业网站建设、县级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四电合一”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12316三农热线工作站”及惠农短信平台建设等项目。海安农业信息网自2001年开通以来,网站功能不断完善,年新增各类原创信息3000多条,每月平均访问量达3万多次,一次获江苏农业网站风格设计奖,3次获省“县级优秀农业政务网站”,2012年江苏省283个涉农网站测评数据显示,海安农业信息网综合得分排名第25位。建设“四电合一”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行电视、电台、电话、电脑的有机结合,与县电视台合作联办农业专题栏目《农家农事》,与县广播电台合作联办农业电台节目《野萍说农村》,“12316”为农服务热线运行常态化,注意信息资源整合,在网站同步发布电视、电台节目的视频、音频信息,提升农业网站建设水平。开展惠农短信服务,前些年,利用 “农迅通”、“企信通”、“农家致富手机报”为农 (渔)业科技示范户及种植养殖大户开展手机短信服务,近两年,对全县5 080户重点农业市场主体短信用户加强跟踪服务,年发布惠农短信50万条次,平均每户达百条,其短信采编及管理工作经验在2013年全省召开的 “12316”惠农短信应用技术交流会议上介绍。

1.4 信息服务应用不断拓展

通过农业网站、接受12316惠农短信、拨打12136热线电话、收看农业电视节目、收听农业电台节目、接受培训、资料学习等多种途径,农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重点农业市场竞争主体,每周至少接受农业信息服务一次,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电子商务逐步发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势头较好,据调查,2013年全县通过实行 “网上发信息、网下做交易”,网上营销额达13亿元,通过 “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第三方平台 (如淘宝、天猫)开设网店,实现交易额1 563万元。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初步应用,2011年农业部在海安设立小麦苗情远程监控系统,实时采集小麦生长期的环境参数,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实现小麦苗情网络化、数字化、可视化远程监测,2012年在海安县方祥禽业公司和孙爱娟养鸡场,进行物联网畜禽养殖应用试点,2013年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种水产养殖、南通天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海安县婷婷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蛋鸡养殖、南通三盛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杏鲍菇栽培等全面开展物联网应用较大面积试点,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用工,增加了产量和收益。

2 海安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观念的制约

近年来,基层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建设进度仍较缓慢。主要原因还是少数行政领导干部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农民及基层工作人员的信息意识淡薄,与农村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不相适应。在不同层面存在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农业是露天工厂,信息化离我们还远,存在工作不到位的现象。

2.2 人才的制约

农业信息服务涉及农业生物技术、气候、地理环境、农产品销售等多个领域及其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计算、传输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信息服务人员既要懂得农业科学技术,又要懂得信息技术,而这种复合型人才在基层十分缺乏。以海安县为例,农委系统县镇在编在岗的500余名科技人员中,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仅1人。

2.3 素质的制约

据调查,海安从业农民老龄化趋势明显,农业劳动力平均57.11岁,6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45.3%,50岁以下的劳动力仅占27%,从业农民文化层次低,43.6%的从业农民处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从业农民的素质不高,从事农业信息工作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致使农业信息技术应用速度不快,档次不高。

2.4 资金的制约

农业信息化建设属社会公益性事业,其投资较大,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产生效益低等原因,近年来无论是政府引导资金,还是市场主体的自身投入均不足,与农业信息化建设需求形成反差,农业信息化进程受到资金制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部分镇农技站人员的工资还要靠农资经营上缴发放,更无暇顾及农业信息化建设,使用的微机型号也较落后。

3 海安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党的 “十八大”作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 “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农业信息化工作是信息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公益型职能,被列入江苏省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十项行动计划相关内容,应更新观念,增加投入,强化对农业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它是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最重要的环节,是分析、处理以及快速传播各类信息的必备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二是实施农业信息全覆盖工程项目,包括镇村综合信息服务站项目、农产品网上整体营销推介建设项目、农业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等,地方配套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三是出台地方鼓励发展和应用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激励政策,通过农业项目资金的引导,来激发经营主体的应用积极性。

3.2 整合资源,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一是进一步健全农业网站体系。不断完善县、镇农业政务网站建设,建成以海安县农业信息网为龙头、镇村信息联播网为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示范园区、种养基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网站为补充的全县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强化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扩大信息来源的范围,拓宽信息采集的渠道,增强网站信息发布内容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使得各级网站成为农业时讯、农业技术、农业法律法规等信息发布和交流的主要平台。二是加大信息平台整合力度。加强与通信公司、广电等部门的合作,完善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健全农业信息网、12316三农热线、惠农短信服务系统与 “四电合一”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格局。三是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电子政务工作常态化,农委要在运作好现有固定资产管理平台、行政许可报送平台、行政处罚报送平台,公告信息披露等平台的基础,积极实施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推进农业政务服务事项提质提效。

3.3 强化服务,推进信息 “进村入户”

一是健全县、镇、村、市场主体四级协同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县一级建立农业信息中心,镇一级建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站,村一级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点,加强市场主体信息员队伍建设。二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流转,形成一批懂技术、会操作、能应用的一线农业生产者、经营者,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升集约化水平。三是加强对农业信息员及务农劳力的信息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网上授课、现场观摩、创业指导等形式,对农业信息员、各类市场主体及农民开展信息培训;通过多种方式,为农业市场主体提供市场、技术、政策等信息服务,实现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有效解决信息服务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农业信息产业。

3.4 示范带动,加快信息技术应用

一是加快推进信息化技术在种植业上的试点。大田作物上,结合稻麦高产创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公益型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的实施,试点 “3S”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稻麦生产上的应用,提高大田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同时积极推进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墒情气象监控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设施园艺上,在基础设施较好的连栋温室大棚内应用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植物生长管理系统、病虫害预警系统等信息技术。二是加快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养殖业上的应用。在规模较大、设施水平较高的养殖场 (企业),开展养殖业信息化示范。逐步应用设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饲料配方辅助决策系统、动物健康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和动物疫病诊断与预警辅助决策系统等,实现集约养殖场健康养殖的智能化管理。以天成、婷婷、中洋等企业为示范,在全县逐步推广智能化畜禽、水产养殖技术。积极推进船舶自动识别 (AIS)、捕捞作业系统、船舶自动导航系统和渔船管理系统在捕捞渔船上的应用。三是加快推进农产品信息沟通体系建设。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开展粮、油、禽、肉、蛋、水产、蔬菜等重点农产品的产地、价格、物流、市场、管理、交易信息沟通平台建设,同时建立良种、种苗、农药、肥料、饲料等农资产品管理信息公开及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平台,减少交易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缓解因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的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的应用,探索应用二维码等信息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测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即时采集、加密上传、智能分析、质量安全状况分类查询、直观表达、风险分析和监测预警等功能,为政府加强有效监管,公众及时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权威信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信息保障。

猜你喜欢
信息化农业信息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