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2014-08-15 00:47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患肢置换术髋关节

陈 滨

广西玉林市骨科医院,广西玉林 537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是一种较常见且预后严重的疾病。髋部骨折患者骨折后组织修复能力差,长期卧床,导致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有研究[2]报道,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高达40%~70%,50%发生在术后第一天,4.6%~19.7%的患者发生致命性的肺栓塞。故术后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在临床上精心的护理是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38例,男158例,女83例,年龄42~92岁。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136例,股骨头坏死70例;42~64岁股骨颈骨折 20例,股骨头坏死12例。全髋置换155例,半髋置换83例,其中伴糖尿病3例,高血压5例。术后经做预防性治疗后收到明显的成效,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 手术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

2.1 高凝状态

手术创伤及手术前后大剂量应用止血药物,会因为身体及血液外部因素的影响造成机体高凝状态,这种状态将成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导因素。

2.2 静脉血流滞缓

当患者处于手术中时,静脉扩张及下肢肌肉会因麻醉作用而失去收缩功能,术中手术时间过长等,致使静脉回流减慢。伤肢血液会由于诸多外部因素导致其血流减慢淤滞,比如手术肢体部位活动、手术切口疼痛等。手术之后,伤肢部位会因伤口外环境以及内环境的局部改变而造成组织缺氧,进而影响代谢环境,这些都会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2.3 静脉血管壁损伤

术中被动体位、肢体屈伸、下肢过度牵拉、骨水泥热伤害、输液炎症刺激等会造成血管壁损伤,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3]。

2.4 肢体肿胀

手术不可避免会对骨骼,肌肉及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出血,常出现肢体肿胀,影响组织的血液供应及静脉回流,严重者易发生DVT。

3 临床观察

手术过后,麻醉作用消失,伤口恢复疼痛知觉,这会隐藏腓肠肌隐痛,使腓肠肌静脉丛症状隐藏,发病期与症状期不符合[4],当患肢出现疼痛、肿胀症状时,血栓以蔓延至主干经脉,此时患肢皮肤变色,温度升高,严重者会出现口唇紫绀,胸闷进而呼吸困难。

4 预防

4.1 术前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同种病倒的治愈情况,介绍手术方法及术后康复计划。按医嘱做详细的全身各系统检查,嘱患者戒烟酒,加强营养,提高肌体免疫力,以提高手术耐受力,减少并发症发生。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指导患者进食清淡,低脂,易消化,粗纤维,富含营养的食物,多饮水以改善血液浓缩,粘稠状态。糖尿病患者严格饮食和遵医嘱用药,控制空腹血糖在7.0mmol/L,餐后2h在11mmol/L,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和臀大肌,臀中肌的肌肉收缩训练。肌肉收缩训练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外展中立位,膝关节尽量伸直,踝关节背伸,收缩股四头股,时间持续5min后放松,重复练习。

4.2 机械预防法

4.2.1 主动活动 麻醉复苏即要开始进行足趾的主动活动,每隔30min活动5min。术后6h指 导病人练习踝关节伸屈活动及股四头肌舒缩等长活动。经我们耐心的解释加上术前的宣教,病人都能配合完成。术后伤肢的功能锻炼原则上每天坚持3~4次,每次肌肉收缩活动控制在5~10min.关节活动要坚持10~15min。也可用软垫或抬高架适度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预防发生深静脉血栓。

4.2.2 被动活动 术后第三天开始,使用下肢功能锻炼器(CPM)进行患肢的被动功能锻炼,先从小幅度30°开始,逐渐增加幅度,但不能超过90°。通过机械的被动活动使肢体静脉血液加速。从而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

4.3 药物预防法和保护血管

术后早期内服,外敷我院自制药品(正骨片,金黄洗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式作用。遵医嘱使用抗凝药,要注意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术后遵医嘱,拔针后按压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局部血栓形成。

5 护理措施

①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如长期卧床,创伤,手术,制动,慢性心肺疾病,老龄,肥胖,恶性肿瘤患者等,注意肢体早期的被动和主动运动,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适当抬高患肢或垫高床尾。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静脉血流淤滞。

②不全瘫或完全性瘫痪患者,应定期翻身,拍背,关节锻炼和肌肉按摩。并让患者和家属了解,掌握其目的及做法,使这些康复工作持续到病人出院后的家居护理。

③高龄的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即使是在预防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发生DVT,因此,在护理上应严密观察患者下肢局部的情况,如患肢突然出现明显肿胀,患者感觉肿痛加剧,测量患肢周径与健侧对比明显增大,皮肤发绀,潮红,皮肤温度升高,警惕可能发生DVT。血栓形成的10~14d绝对卧床休息,制动,保暖,室温保持25℃左右,患肢抬高20~30cm,对患肢肿胀明显者不得按摩和做剧烈运动,以免栓子脱落而引起肺栓塞[5]。

④保持大便通畅,多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饮水,保证有足够的液体量,防止血液浓缩。

⑤遵医嘱术后给予中流量给氧,以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的内环境,增加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性,降低血栓的形成。

6 结语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部骨折,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关节疾病,重建关节功能的重要治疗方法,在我国已得到普遍应用,但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此类疾病多为老年性患者,多合并有多种疾病,极易出现并发症,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针对不同的病人,做好手术前后认真细致的并发症预防,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好主动、被动的功能锻炼,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通过上述的预防方法和措施,效果明显。238例患者均无出现并发症。

[1]张孝静,傅武平.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医正骨,2013,25(5):76.

[2]冯周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J].现代医学卫生,2008,24(2):216.

[3]芦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治疗概况[J].山东中医药大学报,2005,29(3):250-252.

[4]李新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5):130-131.

[5]王瑾.预防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10):799-800.

猜你喜欢
患肢置换术髋关节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