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奶牛酮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4-08-15 00:46:18吴海峰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心音酮体精料

吴海峰

(甘肃泾川县畜牧兽医局,744300)

奶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酮尿症,也称为奶牛醋酮血症,是泌乳奶牛常见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高产奶牛多发,以3-6 胎母牛发病最多。此病四季都可发生,冬春发病较多。酮病虽然很少引起奶牛死亡,但是会使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品质量降低、繁殖率降低甚至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增加治疗费用,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 病历介绍

2014 年7 月底,甘肃省泾川县一奶牛养殖户一头经产第4 胎母牛,日产奶量35kg 左右,产后25d 发病,根据主述患畜食欲减退,不愿吃精料,只采食少量青绿饲料,喜食垫草和污物,后出现食欲废绝,奶产量显著减少。

2 诊断

2.1 临床症状

在产后25d 左右出现体温37.5℃,心跳达100 次以上,心音恍惚,第一、第二心音不清。发病第1d 患畜采食量明显下降,特别精料的采食量明显下降,只采食少量青绿饲料,喜食垫草和污物,在发病后4d 食欲废绝。粪便初期干硬,呈球状,外附黏液,臭味较大。后转为腹泻,腹围收缩、明显消瘦。在左肋部听诊,可听到与心音音调一致的血管音,叩诊肝脏浊音区扩大。精神沉郁,凝视,步态不稳,病牛嗜睡,伴有轻瘫。呼出气体、乳汁、尿液有酮味。泌乳量下降,乳脂含量升高,乳汁易形成气泡。尿呈浅黄色,易形成泡沫。根据症状初步诊断为酮血症。

2.2 临床快速检测

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显色法,所用试剂为亚硝基铁氰化钠1份,硫酸铵20 份,无水碳酸钠20 份,混合研细,方法是取其粉末0.2g 放在载玻片上,加待检样品2~3 滴根据反应颜色变化与否,做出判断,此病例呈紫色,为阳性。通过以上方法确诊为奶牛酮病。

3 防治措施

3.1 预防措施

本病的发生比较复杂,在生产中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集约化饲养的牛群,要严防采食量过大,营养过剩,合理控制精、粗料的比例。干奶期供应充足的并有一长度的粗饲料,刺激瘤胃功能,适当增加乳牛运动。产前两周开始增加精料,通常按干物质计,精粗料比例以30:70 为宜;按混合料计,以每日3kg~4kg,青贮15kg~20kg,干草量不限。饲料中应含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以调整瘤胃微生物菌群,并逐步向高产日粮转变,加强临产和产后牛只的健康检查。建立酮体监测制度,定期检查,产前10d 起,每隔2d~3d 测一次。

3.2 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主要是以给病牛补糖和含糖物质,促进糖原异生,解除酸中毒;调整胃肠机能。

3.2.1 中药治疗

当归60g、川芎60g、砂仁50g、赤芍50g、熟地50g、神曲50 g、麦芽50g、党参60g、益母草60g、茯苓50g、甘草20g。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一日一次,连服3d。

3.2.2 西药治疗

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1000mL、50%葡萄糖1000mL、5%氯化钙300mL、地塞米松磷酸钠40mL、辅酶A500IU,混合一次静脉注射,连用4d。

3.2.3 激素治疗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400IU,一次肌肉注射。

通过以上治疗,奶牛在第4d 后各机能恢复正常。

4 小结

从治疗效果来看,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在该病的诊断中应和生产瘫痪、创伤性网胃心包炎、消化不良等病区别。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早恢复血糖水平,补充肝脏三羧酸循环中必需的草酰乙酸,使体脂动员产生的脂肪酸完全氧化,从而降低酮体的产生速度,增加日粮中的生糖先质。该病不但危害着奶牛养殖经济利益,还影响着奶牛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采取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注意营养平衡、合理搭配饲料精粗比、做好奶牛酮体检测工作,建立酮体监测制度等措施,对预防奶牛酮病、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加快我国奶牛业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邢清华. 奶牛酮病发病原因及治疗的探讨 [J]. 畜禽业,2012,04,73-74.

[2]樊兆桥,赵尔刚. 奶牛酮病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J]. 养殖技术顾问,2012,07,93.

[3] 刘世辉, 张海英. 浅议奶牛酮病的治疗[J]. 中兽医学杂志,2009,04,25-26.

猜你喜欢
心音酮体精料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尿酮体“±”或“+”代表啥
冬季绵羊咋补饲
冬季绵羊咋补饲
基于双阈值的心音快速分段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双声道心音能量熵比的提取与识别研究
基于香农熵的心音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对尿常规检查中酮体的观察
妊娠期妇女尿酮体检测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