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陈荣
(福建省福安市动物卫生监督所,355000)
羊绦虫病是由裸头科的多种绦虫寄生于羊小肠内引起的疾病的总称。羊绦虫呈带状,宽约2mm,长1~6m,俗称“面条虫”,虫体前端通常为乳白色,其后端呈淡黄色,寄生于羊小肠内。该病病原体主要为无卵黄腺绦虫、曲子官绦虫和莫尼茨绦虫,对羔羊敏感的是莫尼茨绦虫,绦虫由头节、劲节和体节三部分构成,呈乳白色,体节有可能达到几百个节片,节片间的线根小,节片长度小于宽度。莫尼茨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地螨。节片与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被地螨吞食后,卵内的六钩蚴在螨体内经过2-5 个月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似囊尾蚴,羊吞入带有似囊尾蚴的地螨时,幼虫将吸附于羊的肠壁上,经约40 天发育为成虫,继而造成感染。
羊绦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同中间宿主地螨的分布直接相关,在灌木丛或森林牧场地带,地螨的数量与种类较多,夏秋季节的早晨和傍晚,尤其是雨后,地螨数量将增加,羊只极易吞入攀附有地螨的草,引起感染。因此,羊绦虫病也多发于夏秋时节,呈现季节性流行,不同种类和年龄的羊都易感染,而6 月龄以下的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随年龄增长,其致病率越低。
轻度感染羊绦虫病时,病羊症状不显著,在寄生数量增多,严重感染时,病羊会出现饮水加大、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便秘和下痢交替产生,贫血消瘦,粪便中混有成熟绦虫节片,病末期,患病羊只常躺卧不起,被毛粗乱无光,有时出现头部后仰或抽搐等神经症状,口周围有泡沫,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最终死亡。
对病死羔进行剖检可见小肠中有不等数量的虫体(莫尼茨绦虫),寄生处有卡他性炎症。在胸腔、腹腔和心包囊有浑浊不透明液体,心包膜、心内膜与肠黏膜出血点显著;脾脏、肾脏、肠系膜和肝脏产生增生性变性过程;肠壁扩张或肠破裂。
根据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主症以及病理剖检可诊断为羊绦虫病,同时能够结合羔羊粪便中可见绦虫碎片(呈黄白色)和虫卵(压破孕卵节片做涂片)进行确诊。进一步确诊该病可进行实验室诊断:通过饱和盐水浮集法对病羔粪便中的虫卵进行收集,酷似四角形,呈无色半透明,卵内有梨形器,内有六钩蚴,方可确诊。
5.1 预防措施:①做好定期预防性驱虫工作。按照羊绦虫病在当地的流行特点,在感染高峰期前一个月即可通过诸如硫双二氯酚(用量为约70mg/kg)或者吡喹酮(用量为12mg/kg)等驱虫药物进行驱虫,且为防止病原散布,抑制发病,驱虫时应进行整群全驱。通常断奶羔羊需要每隔一月就实施一次驱虫,至少两次用药,而育成羊和成年羊应在夏秋时节各驱虫1-2 次。②为最大程度上降低对饲养场地与牧草场等环境污染,驱虫后的羊粪需堆积发酵,生物灭卵,并且在本病流行地区最好不要施用未经发酵灭卵的新鲜羊粪,同时,要对饲养场地定期进行药物消毒,可使用5%的克辽林溶液或20%的生石灰水对饲具和羊舍进行洗刷与喷洒。③对中间宿主地螨的生长进行有效的控制。预防羊绦虫病产生的关键措施是减少消灭地螨。驱虫后的羊群应转移到未被地螨污染的牧地上进行放牧。同时,鉴于地螨生存期在春季3 月份至秋季11 月份,其白天常隐匿于草根下或深草皮背,待到黎明或黄昏时将爬出活动,因此应结合地螨的生活习性合理地安排放牧时间,避免在地螨活动高峰期进行放牧。
5.2 治疗措施:①使用氯硝柳胺(灭绦灵),根据病羔每千克体重约75mg,空腹一次灌服或者使用硫双二氯酚(别丁),根据病羔每千克体重约90mg, 空腹一次灌服, 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②采用南瓜子亦可治疗羊绦虫病,将南瓜子晾干并研末混入精料中供病羊食用,具有良好的驱虫效果。③采取结合驱虫措施:病羔羊采用5mg/kg 丙硫咪唑与4mg/kg 硝氯酚,空腹5h 灌服,待3 周后,可用0.3g 左旋咪唑和0.3g 别丁,空腹5h 灌服,能够对病羔羊体内各种绦虫进行有效地驱除。
[1]汪明.兽医寄生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张文河,尉计梅,杨树芳,等. 羊常发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1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