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敬
任何一种新的手术方式、技术手段的应用,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其临床疗效。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以创伤小、切口小损伤性风险极低、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美观、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同时也给护理专业增加了新的课题,护士不但要掌握先进仪器的使用,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还要运用新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个体化人性化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在最佳的状态下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我院2012 年9 月~2013 年11 月采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者144 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本组144 例,男性64 例,女性80 例,年龄24~73 岁,平均年龄46.4 岁。其中胆囊结石54 例,胆囊息肉16 例,慢性胆囊炎74,均经B 超确诊,全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平均住院日6~9 天,均经治愈康复出院。
2.1 做好入院评估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及时详细地进行护理评估,了解患者现有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了解有无合并疾病,有无不良的嗜好及过敏史,专科检查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合并症,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2 合并症的护理 腹腔镜手术虽然为微创手术,但由于人工气腹对全身脏器功能特别是肺功能和心血管影响较大,一般均采用全麻。因此护理评估患者伴有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时,一方面做好相关辅助检查,指导注意事项,另一方面做好术前准备及治疗。
2.3 心理准备 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技术成熟稳定,患者对此有所认识。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新的技术,患者对此方法了解不够,对此难免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优点,讲解手术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并使其帮助医护人员做好发生突发情况的预防工作[1]。有可能中转开腹手术,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可请术后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顾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且加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
2.4 胃肠道准备 为减少肠胀气,术前2 天禁食豆类、牛奶等易产气食物,术前1 天进少量无渣饮食,术前1 天中午口服50ml 硫酸镁,术前6~8 小时禁食水,术前晚必要时行清洁灌肠,对于年老体弱、心肾功能不全者,术前3 天口服缓泻剂,术晨留置胃管,避免肠胀气,防止麻醉引起的呕吐误吸所致的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2.5 备皮 两组患者均需完成常规准备,而腹腔镜手术的皮肤准备有其特点。尤其注意脐窝,彻底清洁脐内污垢,保证脐内皮肤完整无损,依照液体石蜡-肥皂水-过氧化氢-碘伏的操作程序,尽量减轻棉签对脐部皮肤的摩擦刺激,可保证脐孔术野皮肤的无损伤及无菌性,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
2.6 术前用药 为有效防治麻醉副作用,术前遵医嘱常规应用阿托品。
3.1 一般护理 全麻术后给予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暂禁食水6 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加强巡视。
3.2 呕吐 胃管接负压吸引器,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呕吐是腹腔镜手术的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是术中麻醉药物引起的中枢性呕吐,由腹腔镜手术腹腔灌注量大及手术本身牵拉所致胃肠功能紊乱、术后用药有关。呕吐时及时清理口鼻腔内容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胃复安10~20mg 肌肉注射后可缓解。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小,术后疼痛不明显,因此患者有效呼吸以缓解恶心、呕吐,同时还可减少肺部感染几率。本组患者一般术后1~2 天无特殊情况可以拔除胃管。
3.4 饮食活动 6 小时后可在床上翻身,屈伸腿。拔除胃管后可进流食,逐渐进半流质饮食、软食,宜少量多餐,1 周后可进普食,禁食产气食物。嘱患者进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对促进切口愈合,组织修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十分重要。
3.5 吸氧 吸氧对腹腔镜手术非常重要,一方面由于腹腔镜均采用CO2气腹,CO2弥散能力强,被大量吸收进入血液,超过了肺呼吸排出CO2能力,患者常表现为一种类似于呼吸性酸中毒的状态,并可能在术后维持一段时间,特别是对老年人或有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影响更大[3]。因此术后应常规给予间断性的低浓度吸氧,以提高氧分压,促进CO2排出,避免人工气腹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责任护士还要鼓励患者深呼吸,教会其有效咳嗽的方法,协助患者翻身、拍背等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畅通。
3.6 术后并发症护理
3.6.1 出血:这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4],术后48 小时易发生术后出血,出血多因损伤胆囊动脉,钛夹未夹住、滑脱或胆囊床渗血及小血管出血引起。术后第1 天密切观察血压及患者面色,每30 分钟测生命特征1 次,病情稳定后改为4 小时1 次,连续监测24 小时,如腹胀、腹痛明显,引流增多、颜色鲜红则表示有腹腔内出血,应及时报告医师,遵医嘱给予相应护理措施。
3.6.2 胆漏:主要原因系胆囊管钛夹滑脱或闭合不全;胆囊床迷走胆管渗漏所致。术后应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色泽及腹部刺激症状和体征,患者皮肤、巩膜是否黄染,是进行性加重还是逐渐减退,及时通知医师。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负压增加。
3.6.3 人工气腹合并症:多发于胸腹部、阴囊等部位,轻者有背痛、肩痛,中重度者有胸腹胀痛,呼吸加快、浅促,气肿部位可有握雪感、捻发音,少量皮下气肿可自行吸收,出现大量皮下气肿时可做小切口驱除。一般给予半卧位、低流量吸氧可缓解。
协助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和改善患者术后的舒适度[5]。指导患者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以清淡及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为主,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胆囊疾病的基本知识;告诉患者胆囊切除后,大便次数改变的规律[6],不宜过度劳累,注意保持伤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出院后如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不适应,要及时来院复诊。
由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疼痛强度明显比开腹手术患者减轻[6],这为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提前离床活动、提早肛门排气、早期进食创造了客观条件[7]。早期离床活动不仅可以增加肺活量,较少肺部并发症,而且能促进血循环,防止静脉血栓。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前,有利于患者早期进食,减少术后输液时间。术后体温和平均住院时间是反映患者术后康复的观察指标,本组有44 例患者体温最高达37.3℃,平均住院日为6~9 天。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使医院病床周转率及使用率大大提高,既给医院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节省了许多繁琐事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腹腔镜手术使社会、单位、患者三方面经济上负担减轻,住院日减少,术后恢复快,用药减少,都使患者住院费用降低[8]。此外,因手术微创伤,患者短期内能恢复工作,而因疾病带来的收入减少,家庭需要别人的照顾等问题也不存在了,从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通过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如术前做好入院评估、合并症的护理、心理准备胃肠道准备、备皮,术后胃管接负压吸引器、饮食活动、并发症护理等护理工作,对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张丽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和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286-287.
2 高岩,樊平,毛仑,等.腹腔镜手术脐孔皮肤清洁准备方法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6-7.
3 葛淑芝,董悦,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护理1067 例[J].中国实用护理,2004,20(10):26.
4 郑树森,沈岩,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展初期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一些体会[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4(8):243.
5 任水环,孙倩倩,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09-210.
6 陈增蓉.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6):897-899.
7 徐敏,汪春英,等.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医学,2009,15(18).15-16.
8 王欣,李钰燕,等.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7,6(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