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兽医学在中兽医课教学中作用的探讨

2014-08-15 00:46:18范云鹏张为民麻武仁宋晓平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兽医学现代医学中兽医

范云鹏,马 琳,张为民,麻武仁,宋晓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兽医药研究所,712100)

中兽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兽医在畜禽疾病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我国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但是,目前高等农业学校兽医专业所设的课程主要是现代兽医学(西兽医)内容,《中兽医学》只是其中的一门课程。可是,这门课程却概括了中兽医学的全部内容和精华,起到了启蒙、继承和传播祖国兽医学的作用,为学生今后深入的学习、研究和发扬中兽医学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西兽医学的引进,中兽医被日渐弱化,导致《中兽医学》课程课时数被大幅度的压缩和减少。更有甚者,学校的动物医学专业根本就没有配备中兽医教师,直接取消了《中兽医学》课程。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中兽医学》由90年代的120 学时逐渐减为80 学时,在2014 年教学改革方案中,该课程再次被压缩为64 学时。对于中兽医这样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并应用中兽医,对中兽医授课教师来讲无疑是一个挑战。笔者近几年在中兽医课程教学中发现,将现代兽医学(西兽医)引入到中兽医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兽医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现将本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在此与同行进行交流。

1 科学的认识中兽医

中兽医学是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简称,是相对于西兽医学而言的。中兽医学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门主要研究理、法、方、药、术的综合性兽医学。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临床诊疗、中药与方剂、针灸四大部分[1]。中兽医学在中国数千年的动物疾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代以来,随着具有简、易、快等特点的西方兽医学的引进和快速发展,中兽医被日渐弱化和忽视。

中医好还是西医好?这是多少年来人们一直纠缠不清的一个问题,并且继续在困惑着人们。不可否认,与西医相比,中医的确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目前中医中的许多方面还不能完全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阐释,此外对太多现象的解释也显得力不从心。例如:看不见的“脏腑经络”;针灸治疗疾病作用的具体过程说不清;中医诊断中“望、闻、问、切”,缺乏现代仪器的支持,以及缺少微观和影像检查手段,导致在病理诊断、微观诊断方面显得模糊,并且缺少客观标准和证据。由于以上等原因,导致近现代以来,出现了“中医药有没有科学性”、“中医骨子里是伪科学”等言论,梁启超、陈独秀、鲁迅、李敖等人都对中医进行过批判。

然而,中兽医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且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兽医无论是在预防还是在治疗疾病上都是有效可行的。而且在西兽医未传入之前,我们的祖辈都是用中兽医来防治疾病,保障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兽医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在宠物的饲养、濒危动物的保护、现代养殖业的发展等方面都可见到为中兽医的身影。近年来,中兽医在一些高发和难治传染病的防治上也显示出其独到之处。此外,在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残留等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健康养殖理念正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由于中兽药具有天然有机、无抗药性、无有害残留等优点,从而也使得中兽医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

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西医单纯的依靠专家的医药技术来治疗疾病,把机体的自我防御与修复能力放在了次要的地位,甚至漠视它的存在。而中医更多的是依靠增强机体自身的功能来对抗疾病,在“治”和“养”上更偏重机体的自我修养能力。但是这两种治病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水火不容的,相反,在许多情况下是可以同时存在并相互补充、相互映衬的。因此,我们在讲授中兽医学课程时,也可以与西兽医相结合,用现代兽医学的知识来阐释和丰富中兽医学中的内容。

2. 现代兽医学在基础理论中的作用

中兽医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气血津液、经络和病因病机。由于中兽医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内容抽象、枯燥,加之文字深奥,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在讲课时若能辅以相关的现代兽医学知识进行解释,就能相得益彰,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促进学生对中兽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比如:对阴阳学说这部分内容的讲授,是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一观点来解释机体健康与疾病的。由于机体内的阴阳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因此对以学习西兽医为主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也不易接受[3]。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疾病发生的本质是各种致病因素与机体本身抗病力之间相互斗争表现的观点来解释,再结合西兽医学中疾病的概念,得出中兽医学中的疾病是由阴阳胜衰所引起的,也就是矛盾对立统一的破坏,从而使学生容易理解;在讲授脏腑理论中肝的功能时,其志在怒,也就是说怒与肝有关。我们可以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生气时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够使血糖升高,加强脂肪酸的分解,使肝细胞和血液内的毒素增加,从而损伤肝脏;在讲授七情致病学说方面,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情志的异常变化可以导致神经活动的异常、体液的异常分泌、内分泌功能的紊乱以及免疫功能的降低,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这与中兽医观点相一致[4];讲授肺脏功能中的“通调水道”时,可引用肺与水液代谢相关的一些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如“肺通过呼吸运动带走一部分水分”、“肺循环对水液代谢的调节”、“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对水液代谢的作用”等[5]。在讲气血津液中的“血”时,可引入现代兽医学中血的概念、功能与病理变化,比较两者的异同点,有助于学生的记忆;讲病因病机时,将“风善形而数变”的特性与现代医学中的荨麻疹相结合,讲“暑邪”时与现代医学中的中暑、日射病、热射病相结合,讲“湿邪”时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相结合,讲“疫疠”时,与现代医学中的禽流感、新城疫、蓝耳病等高传染性疾病相结合,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中兽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因此,用现代兽医学知识辅助中兽医理论,可弥补中兽医理论较为抽象、难懂的缺点,使抽象繁杂的理论直观化、系统化,也使学生易学、易理解、易接受,有助于学生对中兽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虽然在学习中可以把中、西兽医学的有关内容相互结合,但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强求用西兽医学的观点来解释中兽医学的一切理论,对于暂时还不能用现代兽医学观点阐释清楚的,要审慎评价,不可武断的定义为唯心的、不科学的,要先接受下来,慢慢理解,不能轻易否定。

3. 现代兽医学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

中兽医学的临床诊疗部分包括诊法、辨证论治、防治法则和病证防治。诊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种,简称“四诊”。在临床应用的时候要做到“四诊合参”。同样,在现代兽医学中,临床应用时也要求全面的检测,要相互联系,不能断章取义。因此在讲诊法时,我们可以把以前学过的《临床诊断学》中相关的内容拿来补充和解释中兽医学中的四诊。比如,望诊中的望全身和局部、闻诊中的听声音和闻气味、问诊中的问发病和诊疗经过、切诊中的触诊等,这些都与跟西兽医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用现代兽医学知识解释,并进行相互印证,增强学生的理解。而且中兽医还可以借助西兽医中先进的诊断仪器,使其洋为中用,进一步提高中兽医的水平;讲授切脉时,比较晦涩难懂,我们可以依照现代医学的观点,将其制成动脉搏动模式示意图,用以模仿动物机体的脉象,这样就能够直观、生动、形象的把不同的脉象表示出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脏腑辨证时,与现代医学中的脏器病症相结合,从而突出中兽医学中脏腑病证的证型及治疗要点;讲防治法则时,引入预防在现代兽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再介绍一下我国在面对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时所采取的措施,从而突出中兽医学中“治未病”的预防思想,这与现代规模化养殖上需要做好免疫和消毒,预防群发性传染病的做法相一致,强调中兽医在指导后世医学的实践中所起着重要的作用[6]。

4. 现代兽医学在中药与方剂中的作用

中药是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动物疾病的药物,方剂是由单味或若干味药物按一定的配伍原则和调剂方法制成的药剂,两者都是祖国兽医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学生已形成西医体系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除对中药与方剂的主治、功效、组成以及方解要讲清楚外,还要引入现代兽医学,对其进行补充和解释。比如,在讲中药的主治和功能时,我们可以用西兽医中药物的化学成分对其解释,说明在中药中起主要作用的化学成分是什么;讲中药的毒性时,可以与西兽医中的毒理学相结合,如MIC(最小抑菌浓度)、MBC(最小杀菌浓度)等;讲配伍禁忌时,可以联系到现代医学中的化学反应,中药配伍后可能是产生了新的化合物,从而对机体产生有益或有害的影响;讲常用中药的分类及作用时,引入西兽医中的药理学,解释中药发挥作用的机理,增强对中药功效的理解。此外,还可以介绍一下现代医学中的先进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比如:利用指纹图谱技术评价中药材以及中药制剂的真实性和稳定性,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利用转基因技术优化中药材的品质,且可用来保护和繁殖珍稀药用濒危动植物品种;将基因芯片技术用于大规模的中药筛选,大量减少临床工作量,加快新药研制的步伐[7]。方剂的组成是繁多精广,变化微妙多端,常常使初学者望而兴叹、无从着手。有“学医之难,方剂为重”的说法[8]。因此在讲方剂的组成和变化时,可以联系日常人们在生病时,往往也是多种西药一起服用,也有主次之分,与中兽医中的方剂相似;讲方剂的剂型时,引入现代医学中的注射液、口服液等现代剂型,且目前中兽药也逐渐摆脱了以往“黑、粗、大”的散、汤、丸剂等常规剂型,向现代制剂发展,突出中兽药的现代化;介绍方剂的临床应用时,还要介绍其适用于西兽医中的哪些疾病,例如,当讲到具有清热作用,用于高热大汗、口干舌燥、大渴贪饮、脉洪大等证见的《白虎汤》时,就向同学们提出,本方剂还适用于肺炎、中暑、乙型脑炎等热性病,不过得具备上述所见的四大证见,并要经过适当加味[3]。此外,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人们对绿色、无公害健康畜产品需求的呼声愈来愈高,科学的使用天然地道的中药来防治畜禽疾病,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以此为背景,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兽药的飞速发展情况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提高和激发学生对学习中兽医的兴趣。

5. 现代兽医学在针灸中的作用

针灸是针术和灸术等外治法的总称。兽医针灸疗法就是运用各种不同的针具,或用艾灸、熨、烙等方法,对动物体表的某些穴位或特定部位施以适当的刺激,以疏通经络,宣导气血,扶正驱邪,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与现代兽医学中的解剖不同,针灸中的穴位不是客观存在的,是解剖不出来的。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认为针灸没有科学性,疗效也会让人怀疑。而在讲课的过程中借助现代医学中的先进仪器,对针灸后机体的生理变化进行检测,则会让针灸变的相对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研究证明,先用红外线拍一张人体照片,体温高的地方为红色,体温低的地方呈蓝色。而在人的颌骨上扎一根针后,再用红外线拍片观察,则会发现,人的脸部变红了,表明脸部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得到了改善,这虽然用现代医学解释不了,但却是中医针灸的体现[9];采用针灸麻醉时,当给动物施针后,可以用呼吸频率监测仪、心电图等现代化仪器对动物的生理反应进行测定,就会发现动物的呼吸变的平缓,心率变的缓慢,而且在手术的过程中动物表现安静,没有疼痛的感觉,证明针灸确实能起到麻醉的作用;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灸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出现了具有西医特征的新的针灸仪器,如穴位探测仪、电针治疗仪、He-Ne 激光仪、CO2激光仪、微波针灸仪、特定波谱治疗仪等,这些都可以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演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下针灸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例如,1987 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2010 年11 月16 日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如今,西方医学界已越来越多地了解和承认针灸的功效,针灸已成为中医药被世界接受的突破口。此外,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都举办过不同规模的国际兽医针灸培训班,而且至今仍在继续,对中兽医针灸的推广和传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阶段,而在如今中兽医学课程被大量压缩的情况下,要想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中兽医,掌握其精髓,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这就要求一线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和转变认识,以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将中兽医的特色讲解出来。实践证明,中西兽医在兽医发展前进的道路上相辅相成,在教学中做到中、西兽医结合,对提高学生的理解性、接受性以及提高教学效果均极为有益。文中所列几点,只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初步做法和体会,还不够成熟,也可能有错误,有待于与各位前辈、同行进一步探讨。

[1] 胡元亮.中兽医学[M]. 科学出版社, 2013, 1-7.

[2] 张建明, 张路明, 李旭兰.浅析中兽医的优势及发展前景[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 28 (2): 5.

[3] 冯伟. 中兽医课教学中对中西医结合的运用[J]. 职教论坛,1997, 11: 39.

[4] 加春生, 周淑芹, 毛泽明, 等. 中兽医科研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关系[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 9: 15-16.

[5] 温 伟, 张加力, 崔焕忠, 等.中兽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初探[J].四川畜牧兽医,2013, 11:15-17.

[6] 吴德峰, 陈学敏, 黄顺捷, 等. 中兽医"治未病"学说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 家畜生态学报,2013, 34(1): 66-69.

[7] 邢玉娟, 陈茜, 陈玉库, 等. 从中兽医地位看中国古代文明[J].中国兽医杂志, 2014, (50)5: 100-101.

[8] 梁 瑜. 浅谈中兽医方剂学习[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 11:51-52.

[9] 童光来, 董毅然. 中医理论有没有科学精神[N]. 北京科技报,2005-04-06.

[10] 张立剑, 李素云, 刘兵. 中医针灸科普推广的思路与方法[J].世界中医药, 2013, (8)8: 957-960.

猜你喜欢
兽医学现代医学中兽医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中兽医学杂志》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温胆汤在现代医学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鼠疫促进现代医学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0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