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肠毒血症的诊治报告

2014-08-15 00:46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毒血症革兰氏生理盐水

聂 英

(甘肃省民勤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33300)

2014年6月16日,民勤县苏武乡某养殖户饲养的5月龄左右的绵羊出现发病死亡,诊断为绵羊肠毒血症,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养殖户共饲养绵羊210只,其中母羊65只,公羊3头,大小绵羊142只。6月2日开始,4-6月龄绵羊开始发病,至16日,发病绵羊达36只,死亡17只(均为调入绵羊) 发病率17.1%、病死率47.2%。在发病期间,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又死亡绵羊5只,治愈14只,彻底控制了继续发病死亡状况。

2 临床症状

发病绵羊表现为突然发作,往往出现某些病症后绵羊便很快死亡。以搐搦为其特征的,在倒毙前四肢出现强烈的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涎过多,随后头颈显著抽缩,往往死于发病后的2~4小时内;以昏迷和静静死去为特征的,病程缓慢,其早期症状为步态不稳,以后卧倒,并有过敏感觉,流涎,继以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通常在3-4小时内静静地死去,搐搦型和昏迷型在症状上的差别决定于吸收的毒素多少。

3 病理变化

解剖3只病死绵羊,见到肝脏肿大,暗紫色,切面外翻,质脆,右叶表面有核桃大到鸡蛋大黄白色坏死;脾脏肿大,质地松软;肾脂肪囊水肿,并呈黄色胶冻状;心外膜水肿;肺门淋巴结出血,周围有黄色胶冻状物;大网膜有多处凝血块,大小不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出血,呈乳白色;腹腔约有400-600毫升血红色液体,暴露空气后则凝成黄色胶样纤维蛋白块,瘤胃部分黏膜出血,真胃黏膜、小肠黏膜全部呈紫红色,为严重的弥漫性出血,膀胱黏膜有密集的针尖状出血点。

4 实验室检验

4.1 无菌采取肾脏、肠黏膜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少量革兰氏阳性杆菌。⇙

4.2 无菌采取肾脏、真胃病料,分别接种于厌气肉肝汤和鲜血琼脂平板并在厌氧条件下培养24h。血液琼脂平板上长有灰色、圆形、中央隆起、表面湿润的直径2-3mm的大菌落,菌落周围有溶血环。厌气肉肝汤生长混浊并产生大量气体。取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的革兰氏染色阳性的呈单个或2-3个相连的粗大杆菌,芽孢位于菌体两端或一端。⇙

4.3 实验动物接种:取死亡绵羊小肠内容物用无菌生理盐水5倍稀释,用滤纸过滤;取18-20g小鼠6只,分成2组,每组3只;试验组每只注射0.5mL肠内容物滤液,对照组每只注射0.5mL无菌生理盐水。在注射1h内试验组3:3死亡,对照组3:3健活。无菌采取病羊肾脏组织5g剪碎,加25mL无菌生理盐水研磨,静置15min取悬浮液,按上述方法注射小鼠。在注射4d后,试验组3:3死亡,对照组3:3健活。取死亡小鼠肝脏、肾脏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的粗大杆菌,芽孢位于菌体一端。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绵羊肠毒血症。

6 治疗及防控

6.1 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80-160万单位,2次/天,连用3-5d。

6.2 磺胺脒,按8-12g/km.bw,2次/d(首服加倍),连用3-5d。

6.3中药治疗:黄连10g、川芎2g、黄芩10g、石膏2g、地榆15g、诃子12g、当归10g、生地12g、甘草3g、木通6g、白芍10g、乌梅5个,研末兑水灌服,连用3 d。

6.4 结合强心、补液、镇静等对症治疗。

6.5 预防将未发病的绵羊迅速隔离,紧急注射羊厌氧菌病三联四防苗,大小绵羊只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 ml。平时预防:每年春、秋定期用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三联四防灭活疫苗进行免疫。

7 体会

7.1 引起羊场毒血症的病原体为魏氏梭菌。魏氏梭菌广泛生存于土壤、污水和人畜粪便中,绵羊采食了被芽孢污染的水和饲料进入消化道后,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而引起发病。

7.2 绵羊肠毒血症多呈散发流行。由于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行暖棚养殖,饲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改传统放牧为舍饲加放牧,致使绵羊运动不足,导致肠道蠕动变弱甚至弛缓,是引起发病的原因之一。⇙

7.3 对于发病的绵羊要及早发现,用敏感抗生素及早治疗,尽可能减少死亡损失。⇙

7.4 本病必须进行实验室检验,要与炭疽、巴氏杆菌病等症状相似的病加以鉴别诊断。

猜你喜欢
毒血症革兰氏生理盐水
Physiological Saline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生理盐水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所致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后心肌酶变化的比较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兔舍内气载革兰氏阴性菌群的检测
牙龈炎冲洗剂与生理盐水口腔护理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