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针背部俞穴注射治疗马骡脾虚泻

2014-08-15 00:46:18陈解放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口色水针患畜

陈解放

(宁夏隆德县凤岭畜牧兽医站,756300)

水针是中兽医针灸学治疗畜病的一种针法,是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穴位的特异性,通过药物刺激,达到调整相应脏器的功能活动,从而治愈疾病。近年来,笔者试用安钠咖液通过背部穴注射,临床治疗马骡脾虚泻,每获良效,现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1 诊断要点

患畜精神倦怠,体质虚弱,毛焦肷吊,喜卧懒动,草料减少,时而饮水较多,口色偏淡或微黄,舌质柔软,肠音响亮,不时作泻,完谷不化,粪不成球。严重者,时久口腔欠润,脉象细弱,后肢呈现浮肿。

2 针治方法

以补中益气、燥脾渗湿为治疗原则。分别于脾俞、膀胱俞(双侧) 注射10%~20%的安钠咖液,每穴注入5ml。每日注射一次,注射1~3次。方法:以无茵20m l注射器配12号或14号针头,吸入10%~20%安钠咖液,每穴注入5ml。分别注入剪毛消毒穴位内(刺针深度适宜,不能过深或过浅)。

3 穴位功能

脾俞:直达本脏,以治其本,健脾利湿。膀胱俞:逐水利湿、利尿而止泻。

4 典型病例

2013年4月8日,凤岭乡齐茶村赵某牵来一头5岁靑色骟骡求诊。主诉:该骡拉稀粪,特别是清晨拉的严重,已约近两年之久,易乏困,不上膘,仍在使役。

检查:体温37.6℃,脉搏38,呼吸12次/份,患畜精神倦怠,被毛粗刚,体质较弱,口色偏淡,舌系带、卧蚕处微黄,舌不显苔,结膜偏红,呼吸平稳,两侧肠音高朗,在门诊停留1小时,排便6次,粪渣粗大,完谷不化,粪便稀软,含水较多,脉象偏弱。

确诊:脾虚泻。

治疗:水针取穴:脾俞、膀胱俞。每穴注入10%安钠咖5ml。

隔日走访,粪已成球,半月后走访,排便正常。

猜你喜欢
口色水针患畜
造纸机水针控制系统参数测试与优化
中国造纸(2023年2期)2023-03-31 04:30:06
《元亨疗马集》“察色赋”浅析(上)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PLA长丝成网水刺缠结系数和水针能量的研究
牛前胃病辨证论治
掏结术与“玉女关”总结
浅谈“八珍汤”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羊痘病与传染性口膜炎的疗效分析
乡村科技(2016年21期)2016-02-19 11:49:15
绒山羊母羊乳腺炎的治疗
藿朴夏苓汤联合水针穴位注射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41例
中医研究(2013年5期)2013-03-11 20: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