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培策
(烟台市苹果协会,山东烟台264003)
烟台苹果经过400多年的历练,走过了一条属于它自己的路径,清晰地折射出一部厚重的文化史,有苦涩也有甘甜,有荆棘也有鲜花,有风雨也有阳光,有坎坷也有坦途。写在纸上的是文化,写在山川里的、大地上的、记忆中的更是文化,而且是第一手文化,是原生态文化,是纯粹的文化,是有价值的文化。
回望一个半世纪烟台苹果的前行脚步,艰难过、辉煌过、迟疑过、跨越过。深浅不一的脚印,串连起延绵不断的文化珍珠。如今,品味着烟台苹果积淀的百年文化,深感底蕴丰厚,我们有责任加倍珍惜它,更有责任正确、流畅和潇洒地书写它。
烟台苹果栽培历史悠久,明朝万历46年(1618年)的《福山县志》卷一“地理土产类”中记载福山境内栽培有“花红”等;清顺治17年(1660年)的《邓州府志》记载着“黄县名产频婆、花红、楸子”;清康熙12年(1673年)的《福山县志》记载果类中有苹果、花红等;清同治11年(1872年)《黄县志》记载苹果“曰频婆、曰花红、曰楸子”。这些史料证明,烟台苹果文化寻根源于1618年以前。但那时的苹果栽培均属于小苹果品种,也就是通常说的本地苹果。
1861年烟台开埠,美国传教士倪维斯(1829~1893)夫妇从大洋彼岸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力图通过传播基督教的形式把西方文化引入中国,从而改变中国人的信仰和信念。这在当时的情况下,让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搭建一条能够与中国人沟通的“连心桥”,他在跋涉乡村的传教中,发现烟台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与他的家乡美国纽约州非常相似。烟台地处黄海渤海之滨,北纬36.2°,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受海洋调节,形成春迟、夏凉、秋爽、冬不寒的小气候,年均温度11.8℃,年降雨量660多毫米,多集中于7、8、9三个月,以及半岛丘陵地区,土壤富含钾、钙、磷,这种特殊环境,是苹果生长的最佳选择。可是,当时栽培的苹果只有绵苹果和小苹果,品种、质量远不如美国。倪维斯出身于农场主家庭,年轻时就学习过果树栽培技术,一生酷爱果业。于是,他便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把西方水果的优良品种引进烟台,作为他与烟台人民情感交流的“桥头堡”。1864年,利用回国为夫人治病之机,在美国及欧洲等地积极搜寻优良水果品种。1871年,倪维斯夫妇回到烟台,带回了一批西洋苹果、西洋梨、美洲葡萄、大樱桃、欧洲李子等果树苗木,在烟台毓璜顶东南山麓购得坡地十余亩,建起了“广兴果园”。几年后,结出了与本地苹果截然不同的果实,个儿大、皮儿薄、汁儿多、肉儿脆、酸甜可口,并且耐储存。这样的品种实属罕见,抓住了当地百姓的眼球,大家羡慕不已,兴趣浓厚,摩拳擦掌地想索取枝条,嫁接自家的本地小苹果。
1899年,年仅18岁的福山绍瑞口村果农唐殿功经常到烟台做买卖,看到“广兴果园”的苹果时,便急不可待的设法引种。一次,他赶着毛驴到烟台卖大葱,在回家的路上,趁人不注意,便偷偷地溜进果园,迅速折下四、五根枝条,转身藏到牲口的驮子里,回家后将这些枝条嫁接在平岚沟自家的秋子海棠等苗木上。3年后,嫁接的果树开花结果,果实个大、色青、味香,既优越于西洋苹果,又彻底改变了当地苹果品质,但不知叫什么名字,有人说这种苹果洋人叫它“白龙”,可果农们认为这种苹果是中西合璧的“混血儿”,已经改变了“白龙”的品质,它浓郁的香味类似南方的香蕉,应该称谓“青香蕉”苹果,就这样“青香蕉”这个名字在绍瑞口村诞生了。不久,紫埠村李锡伍嫁接培育的“红香蕉”也开始结果。从此,有了一个让中国人至今念念不忘、口口相传的名字“青香蕉、红香蕉”。这就是放大的杂交优势,是中西文化的完美交融。在这方面,绍瑞口村、紫埠村仅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广兴果园”周围的老百姓通过各种途径索取西洋苹果枝条,与当地苹果相嫁接,很快在烟台南山一带出现了蔚为壮观的苹果园。自此,烟台成为我国西洋苹果与本地苹果相嫁接的发祥地。据一些老果农说,青香蕉、红香蕉最初结出的苹果就不同于烟台西沙旺引进的西洋苹果,继后,愈加展露出自家风采,其颜色、香气、口味、形状均优于西洋苹果。尤其是那馥郁沁人的清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农业大学孟新法教授1958年到绍瑞口村进行苹果专业教学,回京后,他撰文写到:“绍瑞口一带的‘青香蕉’苹果确实有突出的特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具有非常浓郁的香味。记得我们在果园劳动时,如果有一个成熟的苹果落在地上,在很远的地方即可闻到它的香味;到了采收季节,那更是满园飘香,令人陶醉,正因为‘青香蕉’给我们留下的这种难忘的印象,才使我们自觉地成了它的义务宣传员。”品质独特的信息一经传递,便引来各路财神,充分利用烟台独特的自然优势,发展规模不等的各种果园。
1913年,“中国招商局轮船公司烟台分公司”经理李载之在烟台西沙旺开辟荒滩10.7hm2,创建了“芝圃果园”,广植中西结合的新式苹果;同时,“归记、太康、广裕盛、同茂祥、瑞丰、新泰成、线丝公司”等七大家公司先后来到西沙旺,开发中西合璧的苹果园;1914年黄县北马太平庄人张志峰在龙口创办500亩的“大兴果树公司”;1916年,英国的“太古洋行”在烟台西沙旺购地6hm2创建果园。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苹果栽培迅速扩散到烟台各地,到20世纪30年代,以福山、牟平、黄县为中心的苹果栽培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据1932年12月《胶济铁路调查报告》记载,烟台苹果总产量已达104300担。到抗日战争前夕的1936年,仅烟台、福山、牟平的苹果栽培面积就发展到1900hm2,160余万株,总产2486.5万千克,形成了烟台西洋苹果栽培的第一个鼎盛时期。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烟台,把人民群众推进了水深火热之中,苹果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日寇欺行霸市,不允许苹果外运,导致苹果大量积压,无处销售,果农无奈,只得伐树种粮。日寇今天修炮楼,明天挖战壕,后天又并村,将果树大量砍伐,给果业生产造成了灭顶之灾。以福山为例,1945年全县仅剩苹果五千亩,总产量仅为战前的12.4%;1945年,又起内战,炮火连天,苹果生产再遭劫难,雪上加霜,迅速跌入低谷。
1948年,烟台二次解放,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见到了天日,看到了曙光,生产热情极度高涨,就像打开闸门的渠水,一泻千里,锐不可挡,在自己的果园里豪情满怀地栽下棵棵胜利之树、希望之树、收获之树,苹果产业出现井喷式的大发展。涅槃后的烟台苹果枯木逢春,再吐新芽,再展新容,据1950年3月4日《胶东日报》报道,“福山农民恢复果园,去年以来新栽植苹果93.2hm2。”面对广大果农空前高涨的生产热情,党和政府顺势而为,推波助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扶持果农发展生产。一是,在政策上给力。政府规定种植苹果和其他农作物一样按土地级别纳税,果农可以优先贷款购置生产资料。二是,在技术上加力。1948年12月,胶东行署成立了“胶东果树技术指导所”,这为烟台苹果产业的迅猛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果树所组织全地区的科技力量,编成不同层次的团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贴近大地,分赴到村村社社,对果农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心贴心、实打实地培训指导。福山县绍瑞口村是当时全地区果园发展的先进典型,果树所就以这个村为重点,开展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活动。三是,在典型上着力。1951年,烟台果树所派专家章宗江、吴国祥等深入到绍瑞口村培养典型,树立典型,亲自指导果农张成瑞的山地苹果丰产试验。当时,张成瑞家的果园1200m2,栽培了100多株果树,因种植密度过大,修剪方法又不得当,主次不分,一律剪短,加之果树“褐斑病”严重,造成落叶、落果,亩产不足千斤。章宗江、吴国祥等技术人员指导他采用果树修剪新技术,帮助他学习科学施药新知识,引导他更新疏花疏果新理念。经过一年的努力,1952年,苹果获得大丰收,亩产猛增到五千多斤。1953年,亩产超万斤,果园总产11002kg,创全国最高纪录,张成瑞光荣地被评为县劳动模范,被选为省人大代表。张成瑞的丰产试验田不仅是全县、全区的典型,而且领衔全省乃至全国的同行业,这为全国的苹果产业大跨越、大发展树立新的标杆、新的旗帜。这支活跃在广袤田野上的科技团队,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开拓创新的勇气,锲而不舍的决心,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为烟台苹果产业的发展做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果农的重大贡献。在烟台大地上,科技人员留下了个个耀眼的身影和串串闪光的足迹。这身影、这足迹遍布每处果园、每个地块、每棵果树,既承载历史,又指向未来。
随着苹果产业的迅猛发展,各级政府遵顺时代发展的新目标、新潮流,顺应广大果农的新期待、新热情,顺势而上,奋发作为,不断总结新经验,宣传新事迹,推广新典型,推动科技创新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迈进。1952年11月,福山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有44位先进代表参加的表彰大会,总结、宣传、推广苹果生产战线上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会议上,全面宣传推广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其中绍瑞口村的张成瑞,他的主要经验是,科学修剪、合理施肥、药物防治病虫害,夺得亩产万余斤;集贤村的房树俭,他的主要事迹是,把山岭薄地整为梯田,搞好水土保持,加强果园地下管理,积极防治病虫害,1952年2000m2“三级山地”果园,生产苹果3750kg。
实践证明,科技是产业发展的活力源泉,每一次科技创新,必然带来每一次的产业腾飞。然而,科技的力量不仅催生果业发展,而且创新的过程就像一缕清新的春风,将技术革新再度带进一个新天地。新中国成立初期,果树修剪技术是照搬苏联经验,即“三大主枝疏散分层型”,树干定在1m左右。不适合丘陵坡地果园的发展,因为树干越高,树冠越小,产量越低,尤其是树干高易招风,易落果、易倒伏。1953年,福山县建立了“果树组”,技术员迟子恒等改革苏联的技术,因地制宜指导果农定干20~30cm,修剪成“疏散分层延迟开心型”的树形,彭大树冠,增加产量。站长赵锡山指导果农科学使用农药,消除果树病虫害,既增加产量,又提升质量。农民技术员张泽铭总结果树修剪经验,并编写出版《苹果修剪俗语》一书,“一年长留势力缓,开花结果不会晚。来年相对需留短,骨架牢固不光杆。”以朗朗上口的语言指导果树修剪,让广大果农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灵。福山果树组的技术人员长年蹲驻绍瑞口村,解剖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并把绍瑞口村作为排头兵、领头雁,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区果业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
先进的典型经验引起各路专家学者的关心和关注,纷纷踏至而来,考察、了解,论证、总结烟台苹果的发展经验和发展趋势。1954年,我国著名果树专家、北京农业大学沈隽教授陪同苏联园艺专家华西列夫等到绍瑞口村,一方面探索,总结苹果发展规律,一方面提出果树技术指导意见。曾任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陆秋农先生,从1954年起,先后六次深入福山,调查研究青香蕉苹果大小年形成的原因及避免的途径,并提出相关补救措施。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先生,于1957年到福山调研,向果农介绍青香蕉的结果习性,传授旱地果园保水保肥的管理经验。为了将果树科技的根深深地扎在基层,1956年,省果树研究所亲自指导绍瑞口村组建果树试验小组,主要成员由勤于学习、善于研究、勇于探索,品行端正、思想进步、热爱劳动的优秀中青年高学先、张成瑞、唐玉珍、徐美玲、孙德良等人组成。1958年,又在果树试验小组的基础上,成立起果树生产示范队,建立了1~5号试验园,进行不同品种的科学管理试验,每个品种亩产均达到4000~5000kg,树立起全国的丰产标杆。
要让果树变成农民的摇钱树,这是科技人员肩负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几年过去,苹果栽培技术很快普及到村、到户、到树。整形修剪,深翻扩穴,增施肥料,人工授粉,疏花疏果,病虫害测报以及改造低产旺树等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经济效益日趋攀升。实践出真知,探索出思路。果农们总结出一整套苹果产业稳中求进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土肥管理是基础,水利设施是命脉,苗木繁育是根本,果树修剪是要害,病虫防治是关键,储藏保鲜是重点。一件件技术,一项项创新,一个个成果,折射出科技人员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信心,用他们自己的实践,演绎了“宁可透支生命,不可拖延使命”的责任和担当。他们对果树充满了激情,对果农充满了深情,是烟台苹果发展的忠实坚守者、守望者。果树无言,如果果树会讲话,它一定告诉你,这里春天一身土,夏天一身汗的科技人员,到底付出多少艰辛和代价,学者的足音,吹响了新春的号角。进入上世纪80年代,烟台苹果栽培面积及产量又创历史新纪录,到1985年,全市苹果栽培面积达9万公顷,总产量53868.5万千克。主要品种有国光、青香蕉、红香蕉、金帅、秋花皮、红玉等。幼树主要有红富士、烟青、新红星等。至此,烟台苹果的品种出现一个新的转机,已由青香蕉、红香蕉、国光等品种改植为日本红富士。经过实践、试验,烟台的科技工作者,又培育出烟富1-3号、烟富1-6号,烟嘎1-2号等新品种,其品质更加优越,目前全市已发展到超过16万公顷,总产达到400多万吨。
早在清朝末期,烟台苹果就走俏海内外市场。那时的流通渠道主要是由私人果品商行分头收购苹果,然后,再由清政府设在烟台海关的招商局,统一包装,统一装船,统一外运。据1915年《满洲之果树》记载,烟台果品行百余家,董事行有“兴盛东、永顺盛、同茂祥、新泰成”等十六家。其中“同茂祥’等在西沙旺建有果园,做到产销一条龙。据史料记载,“果实由轮船输送者以上海为主,海参崴、天津、大连、仁川等副之。其交易之状态以本年需用而定”。
民国初期,1918年烟台成立“果业公所”,帮助果商与船行联系,协调果品外运。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福山县,1932年,全县年产苹果300多千克,其中550多千克销往上海、天津、大连、青岛等地。成稿于1939年的《山东烟台青岛威海卫果树园艺调查报告》中指出,抗日战争前,农历逢三、八日,在烟台奇山所城内进行果品交易。届时,果农人挑、畜驮将水果由产地运往烟台奇山所城内,由“新兴泰”等37家商行、货栈集中收购,通过陆路销往本省及上海、南京等地,通过水路经香港转销菲律宾及南洋等地。史料佐证20世纪初,烟台苹果就香飘四海,驰名中外,叫响全国,影响世界,已成为百姓们口中叫得响的品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苹果的销售工作,各级政府相继成立了供销合作社等商业机构,统一经营苹果业务。1950年,烟台就建立起国营销售机构:一是,山东省烟台货栈烟福牟合作总社联合水果推销部;二是,烟台市人民政府工商局设立的菜果交易市场水果推销部。同时,政府将仅存的35家私人水果商行改组成7个水果经营小组。1951年,莱阳专署成立国营莱阳土产公司和富民土产联社等机构,负责收购干鲜果品。之后,政府不断加大销售力度,建立起烟台果品站、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等机构,为苹果的内销与出口架起了桥梁,铺平了道路。1979年,全地区收购苹果达32000吨。20世纪90年代,国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一步跨入分散经营的市场经济。如何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命题。对此,烟台市委、市政府把开展果品促销活动、开拓苹果销售市场作为全市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组织苹果加工经销企业南征北战,东进西出,在国内的大中城市、举办苹果促销活动,大力拓展苹果销售市场,到目前,先后组织了30多次以苹果为主的农产品促销活动,努力抢占国内市场制高点。同时,烟台市苹果协会积极组织销售企业和有关单位在北京、上海、哈尔滨、深圳等30个大中城市建立烟台苹果专卖网点55个,总投资5000多万元,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年销售果品总量达40多万吨。市里又从这些网点中筛选出10处经营规模大、市场信誉好的网点,给予了重点扶持,并由市苹果协会统一监制“中国烟台苹果专卖”的牌子。2003年,市政府精心组织和策划了烟台苹果宣传广告,在中央电视台四套节目的重要时段,连续播出3个月。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又为烟台苹果广告宣传投资上千万元,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连播5年,每年滚动播放4个月,进一步强化烟台苹果的品牌形象。在逐鹿国内市场的同时,烟台苹果还努力抢滩国际市场,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由香港起航,乘风破浪地走向边贸市场、中端市场和高端市场,先后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出口企业又强力叩开美国、加拿大等美欧市场的大门。为维护烟台苹果的百年声誉,市里投资建立起国家级苹果检验检测中心,县里成立起检测站,坚持从生产到销售,每个环节、每道工序跟踪检测把关,并建档上网,公开向消费者作出绿色食品的承诺。由于质量上乘,“十一五”期间烟台苹果出口数量迅速增长,由“十五”时期的25万吨很快增加到60多万吨,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4,持续领衔全国地级市水平,领跑国内外市场。
苹果丰收不忘党恩。1953年,福山县绍瑞口村果农、县劳动模范张成瑞创出了亩产万余斤的高产,在欢庆的日子里,他和本村果农、县劳动模范陈培田共同商定,各自精选“青香蕉”苹果一箱,邮寄给北京的党中央、毛主席,表达翻身果农对党的一片深情。1956年,福山“红星高级农业社”,夺得苹果丰收后,在省劳动模范、社长郑文喜的提议下,精选两箱(每箱20kg)“红香蕉”苹果寄送党中央和毛主席。不久,国务院汇款一100给“红星社”,并回信致谢,同时表明党中央拒绝收受礼品。当接到来信及汇款时,社员们异常激动,倍受鼓舞,决心夺取更大丰收,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1958~1968年,绍瑞口村以生产大队的名义给党中央、毛主席寄送“青香蕉、红香蕉”苹果,中央有关部门每次都如数汇款,并一再强调心意已领,以后不要在寄送。虽然党中央再三婉言谢绝,可难挡果农的一片深情。“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晒字苹果象征着果农对党的一颗忠心、一片真情,同时,也见证了农民对党的感恩之心,党和农民的鱼水之情。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下,福山苹果对党中央国家机关、中央军委实行“特供”,并用来招待国际来宾。在那个年代,“特供”不是金牌,胜似金牌。这是党中央、毛主席给予的最高评价和奖赏,也是烟台苹果凭借自己的独特品质赢得的崇高荣誉和自豪。
进入21世纪,品牌主宰天下,品牌引领流通、品牌引导消费、品牌引擎市场、品牌领衔产业。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农业领域买方市场已成定局,在农产品同质化比较突出的年代,价格大战已进入白热化。市场竞争已由单纯产品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转化为内在的信任度、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品牌驰名度为主导的综合实力的竞争。过去叫了100多年的烟台苹果,一直叫的是“小名”、“乳名”,其自身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因此,缺乏内在的发展动力,长期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2008年,烟台市苹果协会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将烟台苹果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至此,烟台苹果得到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其身价大幅提升,在2009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烟台苹果品牌评估为80.97亿元,2010年评估为91.37亿元,2011年评估为92亿元,成为引领中国果类产品的第一品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烟台苹果”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产值、利润节节攀升,果农收入年年递增,社会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日益强烈。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把拥有中国地理标志品牌的“烟台苹果”、“莱阳梨”选入馆内,面向全中国、全世界进行展示、展览和展销。牟平绿箭苹果专业合作社凭借着烟台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查询追溯条码以及检验检测报告等凭证,获得“中国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特许经营商品”授权书,在世博会联合国馆进行销售。莱阳俊杰食品有限公司精选30万个、每个价值10多元钱的烟台苹果,送往德国馆,让欧洲人品尝到正宗的“烟台苹果”。烟台苹果握手拥抱世博会,意味着作为中国果业第一品牌的烟台苹果,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站在世界的舞台上高调亮相,展示自我,让世界参展的242个国家、7000万观众更好地认知、认可和认同这个金字招牌,这是对百年品牌文化的注解和升华,是对国际市场的梳理和拓展。
2011年,“烟台苹果”又上升为中国驰名商标,不仅仅是地域标志,而且是质量标志、信誉标志,还是一座城市的标志,这就决定了驰名商标所负载的烟台苹果,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无尽的财富价值,比企业品牌具有更高的品牌效益。在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比较中,其特征尤为明显。烟台苹果驰名商标不仅是烟台的、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据此,苹果协会推出了“母子品牌”套用机制,将烟台苹果驰名商标与企业商标并行使用。所谓“母品牌”指的是烟台苹果驰名品牌,所谓“子品牌”指的是企业品牌。“子品牌”通过汲取“母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打开市场、提高身价;“母品牌”则通过“子品牌”脚踏实地,解决相关法律责任问题。实践证明,“母子”联手闯市场,财路滚滚达三江。
烟台苹果稳步发展恰逢其时,要沿着历史变迁的足迹,顺应时代前行的鼓点,把握产业发展的脉络,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拓宽新视野,开辟新路径,让烟台苹果文化的历史画卷不断地向前延伸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