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坡
初闻全国第一个微信书城——“青岛微信书城”上线,是在青岛出版集团副总编辑高继民转发的一条微博里;随后得知,北京大学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等7家出版社签订入驻协议,该微信书城在“延伸开拓一个城市文化服务空间”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事实上,几乎是前后脚,《读库》、华文天下、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等出版机构也发现了微信平台的商业价值,纷纷开拓微店售书。
尽人皆知,2013年微信火了,从初为人识的即时通讯软件,迅速成为一种自媒体、社交平台,目前注册用户已达6亿。正如线下的商埠,人群聚集之处必有商机。得益于微信支付功能的成熟和各种代理运营商的推广,各行各业纷纷探索微店营销新模式,其中出版业也不乏成功案例。广西师大、上海译文等出版社或以品牌名称“理想国”或以社名注册了微信账号,作为一种自媒体发布信息和传播文化,吸引了一大批粉丝;青岛微信书城等微店成功实现了线上线下集成交融的O2O营销模式,无疑也为传统出版业开拓了全新的市场空间。
“微博改变媒体 ,微信改变社交 ,微店改变网店 ”。微店网——全球第一个云销售电子商务平台,打出了这样的理念,信不信由你。微店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正蓬勃兴起,将是不争的事实。其实,传统出版业受困于营销模式,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来,出版机构自办发行,完成一次图书营销模式的变革,但出版机构依然痛苦于书店布点困难,展示空间有限,上架时间短暂等问题,读者“买书难”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网店营销,更新了营销渠道,克服了实体书店的局限,可是,渠道是电商的,面对他们的霸权,出版业可谓“天下苦秦久矣”。微店营销,出版机构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渠道,自然令出版人喜不自禁。不过,微店营销模式最大的困难依然在于邂逅和发现,即便每家出版机构都有自己的微店,即便点对点的精准服务有着实现可能性,希望读者在海量的信息里关注自家的微店也是一件奢侈的事儿;即便奢侈地实现这个愿望,真的达到一本书邂逅一名知音,也如一个人在茫茫人海邂逅梦中情人一样艰难。因此,指望微店颠覆出版业既有渠道格局,显然并不现实。
无论怎样,微店毕竟代表了崭新的商业模式,有着潜在的价值。互联网把传统出版业推向垂死的边缘,把实体书店逼到了死旮旯,移动互联网却把微店作为一根救命稻草抛给了传统出版业。猜想未来一个时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将会是实体书店、网店、微店相互补充、和谐共存的格局。即便是“回光返照”,毕竟也多了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