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岩
(沈阳理工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110014)
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良好的素质教育可以为创造型人才的成长提供强大的智力和非智力支持。创新教育则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是素质教育的深化。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应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图书资料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为集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服务为一体的高校图书馆,在传授创新知识,孵化高新技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具备明显优势。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以及联网后的网上信息资源。通过阅读文献,可以使大学生各个层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特别是图书馆收藏的表现人的精神世界的人文科学文献,对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独特作用,这是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大优势。
图书馆是大学的标志,任何一所大学里最漂亮、最令人瞩目、最精致的一定是图书馆,美观的外形建筑,优雅的馆内环境,整洁的阅读环境,丰富的文献,浓厚的文化内涵,现代化的设备,快速的网上信息传递,这些都会对培养大学生的品德、行为、气质、情趣、素养有一种导向和熏陶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大量的馆藏书刊、电子文件、中外文献,特别是国际互联网无所不包的各类最新信息,必将是学生们重要的信息源。为素质教育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通过现代电子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练就在知识爆炸时代自由吸取营养的本领,这将是他们一辈子受用不尽的真正本领。
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高级阶段,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馆员不只是一名普通的管理人员,它还肩负着育人的重任,有示范的作用。
馆员通过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明的工作纪律,谦逊、礼貌的服务态度,条理分明的规章制度,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馆员还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这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文献资料,这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馆藏建设是图书馆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馆藏图书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藏书结构要内容健康,质量品位高,资料丰富,使专业性和知识趣味相统一。及时补充、丰富馆藏文献,优化现有馆藏结构。采集急需的各文种、各类型、各载体的文献资料,以满足读者对文献的各种需求,把健康的精神食粮及时地提供给大学生,收到“文献育人”的实际效果。
图书馆是对学生进行课外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通过参加图书馆管理工作,不仅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本领,而且能加深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在各方面均有所得益和提高。每个学期可有计划、有组织的组织一些学生到图书馆劳动服务,参与一些简单的图书上架、外借服务、阅读指导、旧书修补、报刊装订等业务方面的工作以及打扫环境卫生、搬运书橱桌椅等一些适量的体力劳动,并形成一整套考核制度,使学生在劳动中懂得一些图书馆知识,学会怎样使用图书馆,养成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爱护公物、尊重他人等基本品质,从而实现学生参与图书馆实践活动的素质教育功能。
图书馆应围绕以大学生求知为中心,开展全方位服务,引导他们课外阅读,健康的欣赏、审美情趣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进行怎样利用图书馆获取文献知识的教育。
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文献信息,把读书活动融入到素质教育中,并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图书馆应该针对青年人的特点,在大学生中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读书节、征文活动、图书展览、学术讲座、知识竞赛等,不断地在大学生中掀起阅读热潮,引导大学生进行良性阅读,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这样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查询、信息网络、信息人才、信息教学多方面的优势,采取多种方式以及多种举措,全面推进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高校图书馆是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必须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提供较好的硬件支持和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加快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建设,建立多媒体信息中心,简便、快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使用指导,以提高学生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高校图书馆是主要阵地,图书馆员是主力军,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素质教育职能,把高校图书馆建设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已是时代赋予高校图书馆的神圣使命。
[1]丁文英,周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馆学研究,2008,2.
[2]赵文广.论文化发展视野下的图书馆功能[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4.
[3]孙增响.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3).
[4]付长友.高校素质教育与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