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方法探究

2014-08-15 02:38孙启祥
科技视界 2014年17期
关键词:德育课堂教学教育

孙启祥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在高等职业院校,对于德育的实施途径,除直接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熏陶外,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间接的德育渗透也是一种重要的实施方式。

教学活动是学校最主要、最频繁的活动。作为学生,在校期间,上课时间是最多的,因此,德育应当渗透到各课程之中,与各科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作用,让课堂教学成为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神圣使命。

1 德育的内容与目标

德育,即品德教育,包括基本品德教育和专业道德素质教育。德育教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的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试等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

德育内容主要是三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的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等。

德育目标是要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

2 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弊端

我们目前采用的教学模式,虽然不同程度地从某一方面发挥了德育作用,但层次不深,维度不全,效果也不佳。主要表现在: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对学生道德选择和价值观的培养;重灌输和说教,轻交流,课堂上习惯于“老师说学生听”,缺乏平等的对话和情感沟通,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重外律,轻内修,只依赖于严格的要求与纪律约束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忽视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

2.2 评价制度因素

现代工作成果的评价讲究“德、能、勤、绩”综合指标的考核,德在首位。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考核标准的可操作性存在一定的难度。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中,不可避免地将质量的指标具体化为数量,例如学生的成绩、教师研究成果的数量等,这就使德育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大为下降。

2.3 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部分教师受当前某些评价标准的制约,过多地注重科研成果,不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不严格要求自己,责任心不强,也不严格要求学生,忽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有些教师甚至出现职业倦怠、治学不严谨等现象,不利于发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4 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低

课堂教学大多不能凭借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单靠教师单一的灌输,课堂教学显得单调乏味。由于教学手段太过单一,理论知识难免成为空洞说教,阻碍了德育的顺利进行。

3 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方法探究

3.1 制定德育目标,拓展德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学期为单位,制定德育的目标,并将其渗透到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讨论、学生言行中检查德育的实施效果,并适时纠正目标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使之不断得以改进,学期末进行总结提高,进一步指导下学期的教学工作。同时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引导模式,增强德育与社会的关联度,强化社会对德育的认可程度,使德育的价值真正体现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以及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上,强调德育的社会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正如恩格斯强调指出的:“人们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转变他们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

3.2 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处处渗透德育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没有科技,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就不打自垮。”可见专业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专业知识虽然是以一幅冷冰冰的面孔出现在人们面前,但是发现和创造它们的过程却是一条洋溢着人文精神的坎坷之途。因此,在讲解每门专业课的演变历史时,教师可以加入一些时代性的案例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感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例如:有一位会计老师在讲错账更正的时候讲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称职的会计人员,就不该做假帐,要对企业、社会负责,要做事先做人。在无形之中告诫学生,作为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习惯。

3.3 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

要有效实施渗透教育,就必须在教学思路上变演绎法为归纳法。教师单纯的语言表达在讲解知识、教育学生方面有时候显得比较单薄,这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比如运用各种形式的案例,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感情参与其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体验,诱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同时多利用一些视频资料,通过形象、直观的视觉、听觉手段在学生头脑中传达各种观念,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4 联系时事,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培养其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引用案例时,要注意例子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其中以学生熟悉的、认同的、时效性强的案例为最佳。例如,在《质量管理》课程的课程导入中,为了增强学生对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可以以社会上广为讨论的三鹿奶粉事件做为案例进行分析,一方面,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事件当中懂得,作为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即对社会发挥有利作用,从中引导学生树立一种对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高度责任感。

3.5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进行德育渗透最直接的方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要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模范引导、典型示范作用。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要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的方法知识,能够整体把握教学的理论体系结构,用自己健康的行为影响学生,以高尚的道德为人师表,以自身完美的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去感染学生。其次教师的言谈举止、衣饰穿着,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教师要用干净整洁的衣着,端庄典雅的举止,得体的行为,教育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文明礼仪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王冰.试论高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制约及其化解[J].职业与教育,2008,9(27:总第595期).

[2]萨仁图野.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模式创新的探索[J].职业与教育,2008,9(27:总第595期).

[3]张国基,王占峰,刘藏者.工学结合形势下示范性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研究[J].职业与教育,2008,9(27:总第595期).

猜你喜欢
德育课堂教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