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英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121013)
祥子的性格是促成他命运悲剧的主观原因,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好的生活,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但是这种打算在一开始就是不切实际的。从一开始就意味着将是一场徒劳的挣扎。在最初的时候祥子就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是他最大的人生梦想,也是他认为能过上幸福生活的来源。也许故事的一开始并没有那么惨淡,祥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一辆车。祥子吃苦耐劳的精神终于让他可以拉着自己的车。 然而好景不长,无奈社会的黑暗,祥子的车被抢走了。他曾灰心丧气过,但最终还是挺了过来,他决定重新开始。虽然祥子最初意识到自己所作所为只不过是原地转圈而已,但是祥子却从未认真思考过自己的人生,只是在盲目的奔跑着,期待着奇迹的出现。作者从人物的行为举止方面,深刻揭露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愚钝、麻木与无知。这也正是酿成这场悲剧的主观原因。性格促成了悲剧的进一步演化。
生活的环境铸就了祥子自私、狭隘、愚昧的一面,他没有接受过教育,唯一谋生的方式只能是靠体力。
生活的经历使他跳不出最底层人民的圈子,但是他一心认为只要去努力,只要肯吃苦就会让自己实现自己的愿望。过上自己象过的生活,所以他埋头苦干,希望改变自己的处境。很显然,祥子是想通过自己奋斗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改变命运。祥子虽然没有了一切,但是他却没有丢掉小生产者的封建和狭隘。最后自己变得冷漠无情,自私自利。他只想自己多赚钱,不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不顾身边战争的发生,只顾着拼命赚钱,正是这种思想上的狭隘导致了他第一次丢掉了车。他不与周围的车夫来往,彼此间不联系,有时甚至为了争一个位置和周围人大打出手,他从不从自己身上吸取教训,也不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他只会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为“命”,认为是命运的不公,这是祥子致命的弱点。为了实现自己的的目标,他不惜任何代价。但是最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他扭曲了人格,苦难过后,祥子善良正直、勤劳朴实也随之消失了。最终使他堕落成了行尸走肉。
我们在分析祥子的人物形象时,只是简简单单提到他是来自农村的,但是我们通常没有进一步的去剖析,我们在做人物分析的时候,忽略了他与生俱来的那些质朴、憨厚、勤劳的品格。
他内心也曾坚韧过。但是他在那样的一个城市里无依无靠,没有可以诉说的人,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由于以前生活的环境,让他从未遇到过那样苦难的事情,导致事情发生的时候,自己无从下手,只能懦弱的等待着命运的不公。他想在城市里生活,无奈自己却很难扎根于城市。他只知道自己苦干,却不知去周围建立一些联系,不知道去和别人建立关系,导致自己始终处于孤独无依的情况。这些性格特点与当时所处环境格格不入。这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当时黑暗的社会,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民不仅吃不饱穿不暖,同时也遭受着战乱,阶级的剥削,祥子正是那个时代受害者中一个典型的人物。
阶级的压迫和反动势力的残害是造成这场悲剧的最直接原因,在那样一个年代,剥削阶级掌握着祥子的命运,影响着祥子的生活,他们无所不作,残害弱者,欺压百姓,祥子悲惨命运大多是由他们造成的。迫害祥子的不单单是这些阶级上的残害,还有一些无情的反动势力带的不幸。祥子辛辛苦苦买的车,却不幸的被军阀抢走了,他只能无奈的承受着,无力反抗。但是他没有倒下,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决定一切都重新开始,他拼命的挣钱,一分一分的存起来。然而在他还有存够的时候,又无情的被爪牙敲诈勒索去了。黑暗的社会又给了祥子致命的一击。
城市的生活与农村的生活不同,祥子在城里显得格格不入,祥子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陌生和冷漠。在城里人情是冷漠的、是麻木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人们缺乏友情亲情,有的只是冷漠。人们是麻木的,对于苦难和麻木他们没有同情心,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去看周围悲惨的事情和悲惨的人。在亲情严重缺失的状况,他本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但是祥子注定是不幸的,他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他从虎妞那里得到的只是欲而不是真正爱,然而他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小福子却也是欲爱不能,,祥子对爱情失去了最初的期望。也失去了最后一点儿安慰。对于亲情和爱情的缺失的祥子,导致了他最后人格的扭曲,最终走向了人生的末路。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导致的地位不平等,造成了祥子和虎妞畸形的婚姻。在这场不幸的婚姻中,虎妞始终掌握主动权,而祥子一直处于被动的生活状态,这与其说是由她的强势所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她的经济情况和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在这场婚姻中,祥子虽然不喜欢虎妞,但是却没有果断的拒绝过虎妞。与其说祥子是被迫的,倒不如说祥子有他自己的目的,从这一方面来说,祥子在这婚姻的开始就完全处于下风。结婚以后,虎妞凭着自己手中的几百块钱,使祥子无法直起腰板来做人,他认为花了虎妞的钱,就等于失去了自由,就再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去生活,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当人家的奴隶,顺从别人,在别人面前永远低头,在自己老婆面前也只能成为老婆的玩物,在老丈人面前也只能是奴仆。祥子坚信自己什么都不是,在生活中虎妞对他的压迫,更是让祥子丧失奋斗的勇气,这场由金钱关系觉得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悲剧。
现实的婚姻生活和祥子的婚姻理想截然相反,是导致婚姻悲剧的又一个原因。祥子想象中的婚姻是简单幸福的,虎妞显然不是他想要找的那个人,虎妞又丑又老而且还很强势。祥子认为虎妞要是做个朋友会很好,军阀逃兵抢走祥子的洋车时,是虎妞照顾的他。可是祥子想找一个年轻,温顺的女人做自己的老婆,婚后的生活里,祥子对虎妞除了惧怕,还有逃不走悲苦的绝望。祥子是那样的憎恶虎妞,同时也是他对婚姻彻底绝望的表现。
祥子与虎妞生存的环境、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时的方法很不相同,正是这种价值取向的不同,更加重了他祥子婚姻的悲剧色彩。虎妞出生在一个剥削阶级家庭的环境,她从小就有好吃懒做,善于算计的习气,她讲求吃喝,自我享受。不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生怕穷人能沾染到她。她的庸俗、变态已经达到了底线,对于小福子被蹂躏的事情,在她看来却是享受的,她把房子借给小福子去卖淫,而她却津津有味的旁观,然而当小福子和祥子说话的时侯,,她就怒火冲天,,想尽各种办法破坏小福子的“生意”。她从来都不同情任何人,其中也包括祥子在内,而且她甚至时时刻刻提防祥子,怕祥子花光她的钱后再抛弃了她。而祥子却从来都看不惯她的做法,他同情小福子,理解她的不幸。他和虎妞在谋生的手段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他早出晚归努力劳动靠自己的体力赚钱,而虎妞却只想继承父亲的车厂,正是这种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不同,使得祥子在婚姻中更加的不幸。
在这场人生的灾难中,祥子和虎妞由认识到最后结婚,祥子的淳朴,坚韧和勤劳,在而后的生活中逐渐的消失。虎妞是车主的女儿,车主刘四为了聚敛钱财,不让自己的女儿出嫁,最终导致虎妞快四十的人居然还是单身,最终形成了虎妞变态和畸形的心理。虎妞和祥子在一起,也并不是想当一个车夫的老婆,她只是希望能够得到父亲的同意,让他和祥子来经营车厂,这样她至少还可以当个小车主,祥子在虎妞看来,不过是肉欲而已。对于祥子,他认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赚钱娶到的老婆才是光明正大的,在他最初看来,不管车主刘四他有多少辆车,他都不会去娶虎妞。然而到最后,他到处碰壁,遇到麻烦,再加上虎妞诱骗,才使他不得已的回到虎妞的身边,不然,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因为虎妞可以有钱买车。在虎妞的眼里,祥子不仅仅是对肉欲的追求,还有很大的一方面他把祥子看成是她的奴隶。结婚以后,虎妞与祥子对生活的态度不同,他俩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第一点,拉车还是不拉车是他们矛盾冲突的导火索。祥子想要去拉车,可是虎妞却不允许祥子去拉车。虎妞对祥子这种嚣张的气势,充满着封建统治的意味。再者,经济水平上的严重不平等,最终导致两人畸形不正常的夫妻关系。即使成为了夫妻,但是祥子也从没有改变过那种两人之间是车主与车夫的关系的看法。虎妞不理解祥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同时她也不去想理解。当祥子和她商量以后的生活打算时,她总是带着偏见和傲慢的态度,对祥子进行侮辱。这对于祥子最后的迷失和堕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祥子把买车作为他人生的目标,作为他奋斗的意义,也是他活下去的支撑。然而他意识到了在那样残酷的社会里,他是不可能拥有自己的车。即使这样,他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一味的去追求;再连遭打击之后,他失去了生活的全部意义,从而走上了精神崩溃的边缘。作为一个没有觉悟的社会底层的人民,尽管他有自己的理想,有追求好的生活的愿望,然而却不知道什么样的路才是自己该走的,他从来没有想到要和大家团结起来共行斗争,共同反抗社会的不公,然而他只是幻想着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他的人生理想是那样的狭小,他的斗争和反抗的方式也是错误的。最终导致自己远脱离了周围的人,使他自己处在孤立无援的地位。我们通过祥子的人生悲剧,来警醒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希望他们能找准自己的方向,清醒的认识自己,清醒地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盲目的奋斗拼搏,在一开始也就注定了他会有这的失败命运。
在文章的最后,祥子成为了无所不好的行尸走肉,展现出了社会的不幸,生活在底层人民的不幸,这不仅仅是祥子的不幸,也是一个时代的不幸,它暴露了黑暗现实社会,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它具有更深层的社会意义。
[1]老舍.骆驼祥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舒乙.老舍小说精编[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3]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