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玲 李亚伟 王茜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升学考试是为确定考生能否升入高一级学校所进行的选拔性检查评定,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门机构主持,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对低一级学校教学的方向有直接且重大的影响,这种考试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够不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资格[1]。就目前我国的学校考核现状而言,考试制度是我国唯一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检验的方式。它具备客观性、公平性和持久性。中考体育的实施与成效证明了升学体育考试和学生健康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何促使这种依存性更加紧密,使两者之间的纵向、横向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以确保学生通过升学体育考试达到身体健康,使升学体育考试更好地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来服务,升学体育考试对促进学生身体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999年教育部基教司把体育考试列入初中毕业考试改革中去,教育部下发了“教基5号”文件。2001年全面实施升学体育考试,体育中考在实施的近20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国学生的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许多学校、家长和学生都一改以往的态度。但是我们慎重考虑一下,中考体育和未来极有可能实施的高考体育真的是解决我国学生体质羸弱的根本途径吗?仅仅通过中考和高考就能遏制当下学生健康下降的局面吗?体育考核的缺失才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症结所在。美国是世界体育强国,其体育发展和教育密切相关。美国少年体育的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他们追求体育的深层价值,重视身体健康的教育,而且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有较成熟的考核评价机制。相比而言,我国学校体育只制定了中考体育考核制度,小学生和高中生甚至大学生都没有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考核机制。即使有体育会考,大多数都是“走过场、形式化”的居多,根本没有达到体育考核树立学生健康意识,养成体育锻炼的目的。
根据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抽查报告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和高校学生身体健康素质依然在下滑。2012年4月20日召开的《全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展示及经验交流会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这一方面是由于高中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减少;另一方面则是高校没有针对体育的评价机制,导致学生群体对参加体育课和增强体育锻炼的集体忽视[2]。由此看出,我国一些体育考核体系的制定为了升学考试的一时之需。没有正确的评价考核体系,因而很难从根本上改善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许多学校、老师、家长对体育考核定位不准确,流于形式,考核前突击训练,有些家长不惜耗费自己的精力、物力,为暂时的考核而参加体育活动,孩子的考前突击反而加大孩子对体育的错误认识,中招考核过后,体育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匮乏,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度下降,学生体质下降必然受其影响。如果真正让学生素质提高,真正让学生从体育受益,就要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抓住学生、学校和家长重视的根本点,将体育考核定为升学考试的硬性标准,并将体育成绩作为学校考试的重要依据。
现如今,社会竞争强烈、物质生活丰富,而学生健康则需要通过体育锻炼来提升,我国义务教育中,只有“中招体育测试”才进行一次重大的集中考核。中考体育的实施,学生们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中考”前的小学阶段和中考后的高中、大学阶段呢?因此学生长时间在频繁考核的理论课的“题海”作战,体育课在学校实施困难,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锻炼时间得不到保证。有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除初三外其他年龄段学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耐力素质已连续下降二十年,速度和力量素质连续下降十年。全国的初三学生体能水平之所以是各学段学生中唯一保持上升不降,原因就在于将体育考试列入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科目中[3]。由此可见,中考考核体育掀起我国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潮,如果没有中招体育加试,学生们会不会去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如果完善我国学校体育的考核机制是不是能掀起全国范围内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高潮?在一个以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机制的大国中,建立一个以从小学开始的升学体育考核制度,缩短对体育考核的周期,既保证了体育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又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时促使学生、家长和学校都重视体育,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升学考试制度的建立,可以促使社会对体育的重视,加大政府等各界对学生体育锻炼设施器材的投入和社会各团体组织会对体育设施资金的捐助,学校体育的地位才能不断上升,学校也会给予学生充足的体育运动时间,保证体育课的数量和质量,体育课才不会再随意霸占来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学生家长们在支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并陪同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这是我国群众体育的长远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适度负荷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能使人们获得愉快、兴奋的情绪体验,从而消除紧张、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于学生来说,繁重的作业和名目繁多的考试常常使人身心疲惫,因此就学生而言,体育锻炼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降低压力带来的焦虑情绪,同时也可以大大增加学习效率。在体育锻炼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面对一次有一次的失败,在一次次摔倒后爬起继续前行,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青少年遵守规则的习惯,教会青少年团结协作的精神。
升学体育考核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体育运动有利于骨骼关节的调整,促进骨骼中钙的储存,预防骨质疏松,促使骨骼肌肉发达,同时也可以增强运动系统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使人可以轻松自如、有条不紊的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除此之外,还可以促进大量毛细血管开放,加快血液与组织液的交换,加快新陈代谢的水平,增强机体能量物质的供应和代谢物质的排出能力,可以有效地预防肥胖症的增加。青少年正在处于长身体的时候,科学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加学生心脏活力,肺活量的加强,更改善了内脏器官的机能,促使青少年的体格健全。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考学才能出人头地,因此各界人士对学生的考试成绩都倍加关注。如果将体育纳入升学考试,必然会引起各界对学校体育的高度关注。升学考试制度的建立,其真正目的在于通过考核来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强化学生对体能健康的认知和意识,让学生们在运动中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在体育活动中既保证了体质强健,又树立了正确的健康观念,既找到了乐趣,建立了自信。通过升学体育考试这个桥梁,促使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从小就重视体育锻炼。在学生锻炼的同时加强家长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和学生一起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生体育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家长共同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国家应颁布相关升学体育考试的制度和条例,针对各个地区的条件合理安排条例的内容,并制定相关惩戒制度,防止有些地区“走过场”的现象出现。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各省份向国家汇报地区学校考试成绩结果的数据统计,对不重视或不实施的地区、学校提出批评,让升学体育考试和学校的综合评价直接挂钩。国家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还应在资金和人力上给予相当的支持,给升学考试下拨一定的资金,完善学校的体育设施,为体育教师和裁判员提供更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体育考试制度的实施对端正教育思想,坚持办学方向,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在新的时期下,面对学生体质较弱、素质下降的现状,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升学考核制度,在学年与学年之间要制定体育会考,也就是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以此类推长此以往的进行体育考试。让学生们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并学会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然后在必修的体育课程安排内,传播体育健康知识,学习体育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真正的热爱体育。主动参与到体育的学习训练中去。
考核中会出现很多人为因素,在体育会考调查中,有些学校买通裁判员为本校的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掺加水分,根本没有起到体育考试的积极促进作用。如果实施升学考试,我们应该建立健全考试监督机制,建立考试监督机构,在考前对裁判员和老师进行考前培训,并作出相关承诺,建立奖罚制度,如有违反考风考纪的定严惩不贷。可以用专业的测量工具,记录考试结果。考试项目可选定那些可测量、易得分,不用认为评分的项目。
加大对学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宣传力度,使国家、社会、学校和家长加强对学生体育的投入。国家加大对升学体育考试的支持力度,使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加大对学校体育的资金捐助,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条件、各个学校的体育条件,集体或者分开组织升学体育考试。使学生们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体育考试,正常发挥,真正的做到物有所用,物超所值。
由于各个地区的条件差异和民族差异,升学考试的内容应当科学、合理。在美国没有规定统一的体育考试大纲,是根据各州的实际条件自行规定的升学体育考试内容,在体育教学中也是自行规定的体育教程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所以我国在规定升学体育考试的内容时,可以更加自主和灵活。各地方升学体育考试内容必须符合促进学生健康的目的,符合学生的身体条件,能够真正起到衡量学生健康的标准。
将体育纳入升学考试,被提上升学考试必备的日程。学校体育的地位也将会大大提高,老师及学生、家长也会全力配合。让体育中考不再是一门突然增设的独立性的考试,而是贯穿小学、初中一、高中、大学直以来对体育教学。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快改进体育课程改革,增加体育课程的节数,改变体育课固定单一的模式。使体育考试多元化的发展。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必考核选考的科目。
[1]陶西平.教育评价辞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李欣.高校缺失体育评价机制令体育意识缺席大学教育[EB/OL].中国广播网,2012,4.
[3]徐玉明.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对学校体育影响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
[4]葛大汇.升学考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出版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哲.美国的教育制度[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