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龙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广东广州 510990)
乒乓球作为一项全身运动,它所特有的速度快、变化多的特点使参与者全身肌肉和关节得到活动,从而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它需要敏捷、复杂的行为与当机立断的反应,对头脑及体能均有很高要求,在高校乒乓球选修课中深受同学喜爱。伴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比赛中击球的路线与落点变化越来越多,对抗性击球的回合数等逐渐增加,对乒乓球步法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若要提高击球质量来调动对手,就必须使身体处于较为理想的击球位置,而最佳击球位置的获得则依赖于良好的步法与移动。
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的学生中,即使学习后手法稳定,在实战中还会出现击球连续性差、失误多,究其原因是不会移动,站在同一位置打球,完全没有重心转换。因此,在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步法教学,让学生能活跃起来,在跑动当中打球。
步法是运动的基础,在比赛中来球的落点不断变化,正确的步法能使自己移动到合理的击球位置。没有灵活的步法是不能适应训练和比赛需要的,同时会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与提高。
步法是指乒乓球运动员为回击不同来球而变化位置时所采用的合理移动方法[1],它是及时准确地使用与衔接各项技术动作的枢纽,也是执行各项战术的有力保证[2]。
乒乓球步法的区分:从移动范围来说有大、中、小三种不同范围;从移动方向来说有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斜前方、斜后方等不同移动方向;从移动方法来说,有单脚、双脚、混合移动;从移动形式来说,有平动、滑动、跳动等[3]。
乒乓球步法的具体种类有以下几种。
(1)单步:动作简单,移动范围小,重心移动平稳,当来球距离身体较近时使用。动作方法是以一脚的脚前掌为支撑,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移动一步,身体的重心也随之落到移动脚上,完成挥臂击球,应用于近网短球较多。
(2)跨步:移动范围比单步大,当来球离身较远时使用,移动速度快,多用于借力回击。动作方法是来球异侧脚蹬地,同侧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体重心随即移至该脚,另一只脚迅速跟上。由于一脚移动幅度大,常会降低重心,不易连续使用,常用于正反手防守或进攻。
(3)并步:移动范围在半台范围,一脚先向另一只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只脚在并步脚落地后即向同方向移动。其特点是移动中身体没有腾空,重心较平稳。一般为进攻型选手或削球选手在左右移动时运用,回击一般速度的来球。
(4)跳步:移动范围在2/3台,比并步快速有力。两脚几乎同时向来球方向蹬地,来球异方向脚先着地,双脚有瞬间的腾空,离来球较远的脚先落地,另一只脚跟着落地。动作幅度较大,有利于发力进攻。常被进攻型选手在左右移动进攻中使用。
(5)交叉步:移动范围比其他步法大,适用于从球台一侧到另一侧回击球使用。动作方法是来球同侧脚蹬地,异侧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异侧脚的脚后跟先落地,并注意异侧脚与球台垂直,在身前形成交叉状,然后同侧脚迅速跟上脚前掌内侧着地,解除交叉,使用时注意腿、腰、上肢密切配合,协调用力。常用于侧身进攻后的扑正手,或正手大角度进攻后回反手时使用。
(6)垫步:也称还原步法,在完成一次完整的击球后,身体重心从一侧脚移动到另一侧脚,重心落地的一瞬间,脚前掌用力蹬地还原,使重心保持在两脚之间。垫步是重心还原的必备技术,适用于每次击球的重心调整。
(7)小碎步:移动频率快,范围小,依靠两脚前掌快速移动调整击球点的位置,可用于原地的重心调整和小范围的移动、还原。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整步法,高水平的运动员都很善于运用小碎步。因此我们在教学训练实践中应该高度重视。
乒乓球运动讲究的是“三分手法,七分步法”,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讲步法比手法还要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尽快上手,找到打乒乓球的乐趣,手法的教学研究比步法教学研究的内容丰富,包括明星球员的教学片中普遍存在“重手法、轻步法”的现象,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手法的训练上,而步法的教学讲解相对滞后。
正确的脚步用力是快速移动的基础,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全面了解步法类型对乒乓球运动的步法移动是大有好处。选修课学生的基础技术比较薄弱,所以很多老师都是教授单一步法为主,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学生对于不同位置的来球应该具体运用何种组合步法的了解知之甚少,学到一定程度就会限制了学生的水平发挥。
在乒乓球教学中多数老师采用单一步法教学和复式步法的教学顺序,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还原步法(垫步)和调整步法(小碎步)的重视,造成学生在实战中的步法运用能力较差,出现还原意识不积极、步法调整不到位、击球不合理等等现象。
在步法训练中多采用徒手挥拍和身体素质训练,特别是身体素质训练法主要有折返跑、蛙跳、“摸台角”等要求速度和力量的大运动强度的传统竞技训练方法,短期内虽有一定跑动效果但不能使初学者充分体会到乒乓球的乐趣,反而感到步法训练很枯燥,很累,会因此对步法训练产生反感。
步法移动的主动到位是合理击球的必要条件,比赛中要想充分发挥进攻优势依赖于合理的击球位置,而位置的选择又取决于积极主动的步法,因此要培养积极主动的步法意识来创造进攻机会。培养积极的步法意识主要从三方面入手:(1)预判断意识。此方法是要不断的给学生灌输盯球的意识,让学生在对方击球时盯住对方球拍,看到对方触球板型及方向以便于提前反应移动,另外可根据自己击球的线路来判断对方大约回球位置,做好经验积累。(2)找击球点意识。每个来球的旋转不同,弧线有高有低,落点有长有短,因此要了解不同性质的来球规律,保持好身体与球的合理距离。如下旋球飞行较慢,搓球时可选择慢搓或快搓,攻打上旋球选择在高点期击球命中率较高等。(3)连续性意识。水平相近的同学之间会出现多拍来回球的情况,所以要培养学生连续进攻的意识,这就要求学生注意动作的紧凑性,在进攻后注意还原,积极争取下一板。
教学内容里加入专门的步法理论课,让同学了解步法的重要性,重点了解步法移动中脚部受力的情况。在讲解示范中重视足部受力分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在步法移动中前足中区为足前区较为稳定的主要受力区域,前足外侧区和前足内侧区所受足底压力峰值的大小与步法的动作形式有关,前足内侧区比前足外侧区更多的成为足前区的主要受力区域等理论[4]。
小垫步和小碎步在运动中起着承上启下与调节衔接的积极作用,对提高击球的连续性和积极性大有益处,是乒乓球步法中的精髓,然而大部分学生不能熟练运用,因此教学时可以要求:在进行半张球台内练习的单行技术时必须有前、后、左、右小范围快速移动,脚下步法要和躯干、手上击球动作协调配合,并注意重心转换,击球动作完整。
在选修课教学中可以多采用游戏法,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快乐,培养运动乐趣,忘记脚下的步法,解放思想。或采用在教学中分组比赛法,看哪一队组员在不定点轮换击球中动作完整且失误较少,在降低球速的情况下,学生能利用小碎步调整连续击球,并让学生自己做评委选出他们心目中移动击球最好的同学,发挥榜样教学的力量同时活跃课堂气氛。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剌激和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并在教学实践中,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的原则,结合手法练习统筹安排[5]。
步法教学是乒乓球选修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学中多采用理论结合实践、乒乓球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学生建立积极主动的步法意识,掌握步法移动的精髓,熟练运用垫步和小碎步,真正做到步法与手法的协调配合,从而促进乒乓球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1]徐增琪.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乒乓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刘建和.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乒乓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4]尹彦,曲峰.对乒乓球运动中三种步法的足底压力分析[J].体育科技,2011(2):24-29.
[5]张朝法.大学生乒乓球选项课中的步法训练研究[J].体育世界,2013(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