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探析

2014-08-15 00:47廖洪泉
贵州民族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市场化利率

廖洪泉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41;安顺学院 贵州·安顺 561000)

一、前言

利率市场化是政府或货币当局退出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将利率的定价权交给金融市场主体,由金融机构根据货币市场的供求状况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强调市场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主导作用,它将克服利率管制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弊端,遵循价值规律,真实反映资金成本和供求状况,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从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开始,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整个过程采取了渐进式稳步推进的方式,到2013年7月20日,全面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利率市场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通过对金融市场和企业的影响进行传导的。它首先对金融市场的资金价格产生直接影响,从而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抉择,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对金融市场和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金融市场和企业都将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到目前为止,利率市场化对金融部门影响的研究文献很多,但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文献鲜见。利率市场化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学界存在着两种相反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麦金龙和肖为代表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倡导者认为利率管制扭曲了金融资产价格,将阻碍甚至破坏经济的发展;而90年代以Hellmann为代表的“金融约束”倡导者认为政府利用金融政策可以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提高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的积极性,刺激投资和消费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其实,利率市场化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利率市场化对经济增长传导过程中的各种条件所决定的。本文试图在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市场和企业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利率市场化对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市场和企业影响的研究,来探析利率市场化对这一特殊区域的经济发展影响。

二、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市场的特点

无数研究表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重心东移,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拉大,也使区域金融形成了具有一定差异的金融结构、金融制度、金融运行方式和金融发展速度……,最终在不同地域呈现出了非均衡、不同步的发展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性的区域金融格局逐步形成。[1]

从哥德史密斯根据金融相关比率的高低及其他有关特征对金融结构的划分来看,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金融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金融市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金融体系不健全,信用担保机构的作用有限,大部分中小企业仍然以内源融资为主,以银行贷款间接融资为辅,通过股市直接融资甚少,债权凭证远远超过股权凭证居于主导地位。二是金融机构数量有限,且规模较小,资产质量不高,农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占据了突出位置。三是这些中小金融机构虽然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技术网络、网点设置和产品创新等方面都不具优势,存在金融产品单一,中间业务少,定价能力弱,防范风险能力低等显著特点。四是从区域分布来看,西部民族地区还存在金融机构在区域内分布也严重失衡,中心大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金融发展二元结构明显的特点,并且虽然中心城市是金融聚集区,但也存在资本存量偏低,区域内辐射能力较弱等问题。

三、利率市场化对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

由于在市场化条件下,利率的变动具有内生不确定性,利率风险将长期存在。盛朝晖对美、日、韩、拉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了经验总结,他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存贷款利率大都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最终会出现金融机构利差缩小、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困难、信用总量和汇率出现不同程度扩张和上升等情况,其中一些国家和地区资产价格会较快上涨。[2]根据国际经验,并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实际来分析,利率市场化对该地区金融市场可能会产生如下几方面影响。

(一)存贷款利率会出现波动,但短期内波动幅度不会太大

虽然我国金融市场总体上已处于较充分的竞争状态,但西部民族地区这种竞争还很不充分,金融市场主体以农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因此,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短期内并不太可能引起利率水平的大幅上升,但长期来看,受全国市场的影响会较大。

(二)中小银行的利润空间会缩小

利率市场化使西部民族地区拥有巨大优势的大型银行在信贷价格方面更具有主动权,可以获得较高的“溢价收益”,在吸收存款方面也因其信誉好、网点多等优势而获得更多的低成本存款。而地方性的中小银行为了获得更多资本,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高息揽储,这势必会提高经营成本,而另一方面,银行为了争夺优质贷款客户又不得不降低贷款利率,这就会导致中小银行的成本增加而收益减少。因此,利率市场化以后,虽然西部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具有自主定价权,但它们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民族地区的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狭窄,产品结构单一,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在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其利润空间必将大大缩小。

(三)银行风险增大

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风险。一是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的定价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但市场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会导致银行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都会增加,从而增加利率风险。二是如果不同银行间因竞争而形成存款和贷款的利率差异较大,会导致客户的存款和贷款在各银行间经常流动,增大了银行的期权性风险。三是如果定价差异太大,因为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还会造成贷款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一步增加信用风险。四是利率市场化后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也将更加繁荣,其流动性更强,灵活性更高,储户将更多购买金融产品以获得更高回报,企业也将更多采用直接融资方式,这些都将进一步导致资金“脱媒”问题的产生,从而侵蚀了银行的融资份额。五是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不高,资金补充渠道又比较单一,再加上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利率市场化以后,资本补充不足将严重制约中小银行的发展。

根据Patrick(1966)提出的著名Patrick假说,[3]来对我国金融发展在东西部地区做相应的划分,那么东部是需求跟随模式,西部是供给导向模式。综合上述分析,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风险增大,对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市场的影响结果将会是在金融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供给更加不足。

四、利率市场化对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的影响

(一)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的特点

西部大开发实施之后,西部民族地区工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到2010年西部民族八省区的平均工业化率已经达到40.56%,和全国的40.1%持平。[4]

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从行业结构划分来看,以资源型企业为主。例如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从采矿业和制造业的企业数量的比例关系来看,全国为4.7:93.16,而民族地区为16:76.06;从工业总产值来看,全国为6.63:87.6,而民族地区为17.26:70.39。[4]二是从其成长路径来看,以“移植型”和“嫁接型”两条路径为主。移植型工业企业奠定了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工业体系的基础,但与当地的传统经济相隔离,成为传统经济中的“孤岛”,导致“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嫁接型工业企业主要是对传统经济的改造形成的,西部民族地区的乡镇企业和现代非公企业主要属于此类。三是从技术选择上看,西部民族地区企业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因为移植型工业企业的资本品、技术工人等由区域外引进,所以对当地就业贡献率较低。四是从结构上看,西部民族地区重化工企业占的比重较大,轻工企业占的比重较小。例如2009年重工业总产值占了西部民族八省区工业总产值的76.99%,霍夫曼系数为4.45。五是从企业规模上看,大中型企业居于主导地位,小型企业占比较小。例如2009年全国大中小企业比例为32.06:29.07:38.87,而民族地区为35.27:31.79:32.95,[4]小型企业的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利率市场化对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首先直接对企业产生影响,但其效果依赖于企业投资利率弹性的大小。黄碧丹根据货币政策利率的传导机制研究认为,利率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大小和程度是利率对国民产出影响的关键。[5]

利率市场化对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融资成本将出现两极分化。具有资信优势的优质客户将处于买房市场地位,不仅在申请贷款时会受到银行偏爱,银行还会主动出击,运用优惠条件吸引这部分客户,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就拥有了议价的主动权,融资成本将会降低。相反,那些不具有资信优势的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会遭遇银行的价格歧视,银行会通过提高贷款利率等手段来规避风险,从而增加了这些企业的融资成本。二是利率市场化会导致贷款期限短期化,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的企业会增加破产风险。因为短期贷款利率低,企业为降低成本,会选择短期贷款,而企业的资金需求往往是长期的,企业还款较多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进行短期周转,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将面临较大的破产风险。三是利率市场化会加速企业的优胜劣汰,迫使企业增强资金管理意识。企业效益与融资成本成负相关,企业为了降低融资成本,不得不提高管理效率,将更加注重财务和资金运用管理。

五、利率市场化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虽然利率市场化可以增强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权和客户及企业的自由选择权,充分发挥利率在资金市场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对推进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等都将起着重要作用,但利率市场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却会因为区域市场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效应。谢问兰和刘葆金研究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利率市场化对经济的推动效应越强。[6]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贷款投资在不同区域对利率市场化的弹性不一样,因此,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鉴于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市场的特点,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将转变其经营模式。逐利是资本的本性,资本总是流向投资收益高的行业和地区。因西部民族地区投资效益较低,亏损企业多,盈利企业少,因而银行贷款投放更加谨慎,结果导致该地区出现了一种彼此矛盾的现象,即一方面企业资金缺乏,另一方面银行资金过剩,本应贷大于存的金融机构却存大于贷[7]。而东部地区投资收益高于西部民族地区,利率市场化之后,会因东部资金需求大,而助推东部的利率上升,如果没有特殊优惠政策保护,将进一步强化西部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成为东部地区在西部抽取资金的“潜水泵”,加速西部民族地区的资金大量外流,从而更加增大该地区投资收益率低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根据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的特点和利率市场化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可以推断:利率市场化之后,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的“马太效应”将更加明显,中小企业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困难,国有大型企业“一枝独秀”的局面将更加突出。

因此,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市场和企业的特点以及其经济、社会、技术、文化和观念等方面所存在的特殊性,决定了利率市场化将给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六、结语

利率市场化将给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市场和企业发展带来较大冲击,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将产生较大的负效应,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应对此作出积极的变革,创新经营和管理模式,提高抗风险能力,同时国家更应该研究制定相应的优惠和奖励政策,既要增加西部民族地区金融供给,又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切实采取措施保护其经济发展,否则将难以摆脱“低收益-低投入-低产出-低积累”的低水平恶性循环陷阱。虽然市场经济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反对政府保护,但改革开放后,国家采用扭曲的方式把东部地区优先发展起来,已经造成了东西部地区的巨大差距,如果在起点不平等的基础上实行同一政策,就会使西部民族地区更多地承担改革开放的成本,却较少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将是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极大不公平。

[1]时 光,杨海燕,伍 艳.区域金融学纲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76-104.

[2]盛朝晖.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J].金融观察,2010,(7):42-43.

[3]Patrick,H.T.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Economic and Cultural Change,1966,14(2).

[4]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的演进与结构变迁研究[J].民族学刊,2012,(04):4-7.

[5]黄碧丹,周冬宝.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48.

[6]谢问兰,刘葆金.利率市场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上海金融,2012,(4):110-111.

[7]周运兰.民族地区金融市场与民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131.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市场化利率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2021年金融理论与金融市场专栏征稿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歌剧艺术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研究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以市场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全民财富”——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回应六大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