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川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4-08-15 00:47
贵州民族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民族

张 强

(四川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

一、川西南民族地区整体情况简析

(一)地理环境封闭,原生性观念浓厚。川西南民族地区的显著特征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地理环境封闭,自然条件恶劣。由于地处偏远,人口稀少,居民多为少数民族,共有大小十几个民族,主要以藏族、彝族为主,分别聚居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另外,该地的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也散居各处。这里幅员辽阔,山峦叠嶂,风光旖旎,但因地形复杂,丘谷相间,所以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生存状况恶劣,人民生计手段原始。一些民族群众深居山野,几乎不与外界往来,学习、沟通能力普遍较低。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生活,与外界交流甚少,因此,原生性文化观念浓厚,占据了人们精神生活的统治地位,妨碍了广大民族群众对各种外来思想的接纳与认同。

(二)教育文化落后,人口素质总体不高。众所周知,川西南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文化教育也十分落后,居民素质整体不高。据调查,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率几乎占30%,尤其是海拔越高,人口文化素质越低。其中,妇女文化素质低下更为严重:藏族为77.4%,彝族为56.1%。由于山脊河流的屏障阻隔,即使同一民族也存在多种语言并存现象。如在四川道孚境内,除汉语外,藏族居民分别使用“安多”“康方言”“尔龚语”“扎巴”四种语言,彼此之间互不熟悉,交流受阻。[1](P537)这就导致该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居民只会讲本民族本部落的语言,不会讲也听不懂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从而严重阻碍了他们与外界的直接交流,自然也就屏蔽了从外界获取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这一现象在该地区的农村更为严重,有些农村工作者在该地区做调研时,由于语言不通,无法直接交流,必须要有当地人作翻译,有时甚至需要多名翻译人员,所以,在该地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可想而知。

(三)民族信仰浓厚,宗教文化根深蒂固。由于受特殊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和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该地区宗教文化根深蒂固,民族信仰浓厚。调查显示,这一地区大部分少数民族人口都不同程度信仰某种宗教,由于宗教活动和民族生活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他们根深蒂固的民族习惯,使得与宗教有关的各类活动几乎占据了他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特别在藏民聚居地区,由于民众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宗教活动息息相关,形成了以寺庙为中心的聚居区域,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当地彝族、羌族等也多信仰原始宗教,包括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2]宗教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往往会视外来思想为“邪说”,从而产生排斥和敌视心理,所以,浓厚的宗教文化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造成一定影响。

二、川西南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制约因素透视

(一)宗教信仰的盛行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往往会通过寄情于某种信仰作为精神支柱,对一些少数民族群众来说,宗教信仰不仅支配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甚至日常生活的全部内容都由宗教礼俗活动构成。虽然宗教可以为信仰者提供精神动力、向心力等,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其本质上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是非科学的,消极作用难以避免。宗教信仰的群众性和顽固性,使得宗教观念、神权观念及鬼神观念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难以认同、肯定甚至拒斥外来思想,无形中阻碍了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接受和信仰,从而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调查显示,该地区民族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认知水平总体不高,在问及“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宗教,您更相信哪种?”时,选择“相信宗教”的占88.6%,“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仅占11.4%。其中,选择“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一些政府部们的工作人员及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们,而选择“相信宗教”的主要是文盲、半文盲及文化水平较低的人们。可见,该地区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宗教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缺乏认同,依然陌生。总之,宗教文化根深蒂固,无形中冲击和淡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认同及信仰。

(二)文化素养较低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行。受当地复杂的自然条件及传统固有观念的限制,人们对接受教育的意识十分淡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对西昌市安哈镇的调查发现,当地居民都是彝族,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学生入学率较低。由于社会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微薄的收入难以负担孩子上学的费用,再加上当地传统观念认为农民种田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水平,只要能勉强维持生活来源就行,所以,当地许多孩子辍学在家,或帮助父母耕作、放牧,或外出谋生补贴家用。在问卷调查的200余人中,小学以上文化的仅占总数的20.8%,可见大多数人口是文盲或半文盲。由于文化素质低下,认知水平不高,对一些理论的理解往往仅停留在较浅层面,谈不上用先进理论去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遑论再将其转化为指导生产实践的内在动力了。同时,由于教育文化落后,人们认知能力受限,大多数人只会说本民族语言和当地的方言,与外界沟通起来会有困难,这同样也会造成民族大众和先进理论之间的隔阂。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他们理解不了,更看不到其科学性、先进性的一面,进而无法产生认同感,这必然会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行。

(三)宣传普及不够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抽象性,在其推广过程中只有先将抽象“化”为具体,用群众性语言呈现出来,才能便于群众的认同、理解和吸收。所以,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努力在人民群众和科学理论之间架起桥梁,才能让他们乐于接受、信任和信仰。川西南民族地区基层理论宣传队伍弱小,缺乏理论宣传专职人员,宣传活动无法常态化开展,偶尔会有一些专业宣讲团队下乡进村,深入群众,但次数极少,对广大民众来说只不过“隔靴搔痒”,犹如“过眼云烟”,无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默化效果。而且,很多理论宣传往往就事论事,没有接上“地气”,远离民族大众的生产、生活,缺乏针对性,无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也就无法产生认同感。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理论宣传人员,广大基层干部就成了日常宣传的主导力量。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些基层干部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不透彻,理论修养尚待提高,更遑论其宣传水平和效果了。总之,宣传不力,使民族大众无法在信任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在运用中信仰马克思主义。

(四)经济社会落后迟滞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步伐。川西南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这既是当地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当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障碍。近些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行,该地区发展进程虽有所加快,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该地区长期实施的资源导向型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阻碍区域全面小康进程,再加上宗教、文化、历史和其他原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在人均收入水平、人类发展指数、贫困人口比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3]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经济发展上不去,群众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直接会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期望值,甚至会怀疑党和政府的能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逆反心理。即使本地区个别地方经济发展较好,但因市场经济的物质性和功利性的影响,同样会使民族群众的精神追求呈现物质化和功利化的趋向,影响着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川西南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选择

(一)重视发挥宗教作用。川西南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民族性格特点,但宗教信仰在各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宗教文化氛围浓厚。宗教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和功能,如规范功能、整合凝聚功能、调控功能和生活习俗功能等。[4]所以,在当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应当正确引导宗教力量参与其中,发挥宗教的各种作用,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建多种载体,群众才会感兴趣,宣传才会有效果。特别在民族边远地区的村社部落里,有一些部族长老、宗教首领和望族家长,他们德高望重、一语千金,在话语权方面甚至超过了当地的基层干部,他们在当地社会舆论中起着主导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果能把这些人发动起来,参与其中,效果会事半功倍,公众舆论也会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能引导民族大众向马克思主义慢慢靠拢。

(二)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及自然、宗教和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川西南民族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因此,马克思主义在这里必须“入乡随俗”,在充分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和风俗习惯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和民族文化“嫁接”起来,不断创新传播手段,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引导他们向马克思主义靠拢、接受和认可。这就要求在宣传方式上要灵活多样,体现民族特色,便于人们接受;在宣传语言上要通俗易懂,说理议事时要善于运用当地的俚语、警句,尽量把深奥艰涩的理论说教转化为脍炙人口的歌谣或顺口溜,便于人们把握;在宣传手段上要充分运用报刊、图书、影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和互联网、手机等现代科技,开辟新的传播空间。通过多种载体和传播平台来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增大受众群体,让马克思主义渗透到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来。

(三)加快经济教育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对落后的民族地区而言尤其如此。只有夯实了经济基础,才能为上层建筑提供支撑。要走出川西南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归根到底要靠发展,只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解决该地区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也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基础。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关涉政治,因为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获得了看得见的实惠,民族群众才会对马克思主义有好感,对社会主义有认同感,爱国热情才能被激发出来,从而有利于改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当前,川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教育和科技都较落后,这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来说,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至关重要,所以,教育必须先行一步,以提供智力支持。总之,加快教育、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是川西南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可靠保证。

(四)完善相应保障机制。川西南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心理特征等存在差异,多元化特征显著,这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一定阻力。再加上历史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所引发的民族矛盾,那些受敌对分子蛊惑的不法之徒就会利用民族矛盾、宗教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引发争议,挑起纠纷,甚至煸动骚乱,破坏民族团结。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条件。要严格执行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基本原则,对那些破坏民族团结,诋毁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不法之徒和组织,则要依法予以制裁、惩罚和取缔,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在该地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此外,少数民族干部是促进当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强有力的领导者,应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录用标准上制定相关的政策,招录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信仰的工作人员,这样才会在实践中更自觉地拥护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5]从而影响、团结和带动广大民族群众共同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加入到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伟大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需要借助一些载体和传播设备,但由于发展落后,川西南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很不完善,特别是偏远的农牧民聚居地区的相关设施严重缺乏,文化站、图书室、广播站这些最基本的思想文化阵地都没有完善起来,从而无法发挥这些思想文化阵地应有的作用,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所以,不断完善川西南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健全保障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

(五)关注改善民生实际。再伟大的理论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要和实践结合起来才有意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6](P858)这就告诉我们,理论要被群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就必须能为群众解决现实问题,能指导实践、创造价值,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当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民生问题成为川西南民族地区广大民族群众最关注的现实问题,如基础设施落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缺失、就业困难、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等等,这些问题涉及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成为他们关注的最重要问题。所以,在当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应当与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给群众带来看得见的实惠,他们才乐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才能达到一定效果。解决民生问题就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好当地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诸如着重加强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通讯、教育、卫生、文化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扶贫解困、安居工程、社会就业等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好处,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丰硕果实。只有这样,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限魅力,增强其吸引力和感召力,民族大众才会在信任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在运用中信仰马克思主义。

[1]四川省道孚县志编纂委员会.道孚县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沈茂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3).

[3]肖 强,李勇志.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标准研究——以水资源为主[J].贵州民族研究,2013,(1).

[4]彭无情.宗教文化及其特征与功能[J].丝绸之路,2009,(2).

[5]刘珍珍.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民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