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及途径

2014-08-15 00:53王燕红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中学生政治思想

王燕红 轩 阁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在长期的认识活动和实践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自觉运用和科学把握。”[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与教训,形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我们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社会思潮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如何权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稳定性与突破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好坏的关键,要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对方法进行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从目前而言,社会发展呈现出复杂化、综合化、多样化等特点,中学生的思想观点、道德观念及价值判断随之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学生的思想解放意识也在逐步增强,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环境,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新的发展和变化,以此满足当代中学生精神诉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适应国内外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是从国内环境来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有利条件,也接受着严峻考验。一方面,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效率意识、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得到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导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在中学开始蔓延。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等特点的增强,他们的观念不断更新,思想越发活跃,精神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例如,网络环境的特殊性,给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提供了可趁之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力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阅历有限、接受新事物强的中学生极易造成不良影响。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保持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就必须认真研究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及其对学生影响产生的根源,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

二是从国际环境来看,我国对外交流合作范围和领域的不断加深,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十分活跃的繁荣局面,国际上各种社会思潮纷沓而至,影响并干扰着中学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冀望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企图推行政治民主化来“分化”、“西化”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举着“自由、民主、人权”之类空洞的旗帜,使西方社会迅速套上新自由主义和普世价值的外衣在我国大行其道,蛊惑了部分师生。并且,国际社会思潮通过多样性的传播渠道和“非强制性”的传播方式吸引大家的眼球,在传播过程中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毋庸置疑,因这些特殊的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方法的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虚功实做,提升其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适应中学生思想规律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定

人类越发展,以人为本的意识就越越浓厚。学校是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场所,也是坚守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在“以人为本”观念的指导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民主性、创造性和有效性等优势的理想选择。“只有根据学生变化了的思想实际,完善、创新并选择和运用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加有效的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现在中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思想发展规律越来越依赖于外部的复杂环境,仅凭借中学生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知识体系很难达到效果,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人们过河的“桥”,只有在方法上找到突破口,顺应中学生的思想形成规律,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根本要求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的结构和特殊的运行规律,可以总结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整个教育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其最基本的矛盾就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3]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根据社会发展的水平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达到社会所要求的结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对教育对象进行全面、深刻认识,认真分析中学生的身心特征和思想状况,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准确把控中学生的思想脉搏,努力引导中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点和政治立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既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也要以社会环境变化为条件,更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探索和创新。因势利导,面对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要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

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微信、微博、QQ等新媒介在社会中迅速普及,中学生依靠网络来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所以学校要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快、覆盖广、信息量大等特点,更加贴近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教育对象的需要,在网络环境中占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中学教育中的现代化、网络化、科学化。一方面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前沿阵地,引导学生正对待网络环境,形成正面的舆论强势;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网络的资源优势,对国内外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并有效利用。例如,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用的教育方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化枯燥为具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者素质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从感情深处体验深刻的思想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运用合适的方法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功利色彩浓厚的现代社会,中学思品课程始终跳不出“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的怪圈,这种生硬僵化的方式很难发挥应有的功能。因此,教育者应该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摒弃权威主义的思维方式。只有将单一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多向的思维方式,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和能量。这个过程需要受教育者在实践中积极配合以及教育者的不断探索,不能一蹴而就。

(三)注重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综合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正在迅速蔓延至学校,使学生的思想变的越来越复杂,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很难满足学生的思想变化。现代社会,任何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总是或多或少的与某些学科相联系,我们要积极吸收其他学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便有效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4]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才能顺利应对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激烈竞争和面向世界的社会环境。

说到底,方法是为我们所用的又为我们服务的各种各样的策略和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方法就是为教师和学生所用的而又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各种策略和手段。所以,没有超越具体教育环境、教育条件的方法啊,方法必须和具体的教师和具体的学生结合起来,必须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而学生也有不同的方法,学科内容不一样,方法也就不一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运用,它能开掘人的潜能,催生人的智慧,磨砺人的能力,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凝结在学生身上。总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1]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7页

[2]王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研究[J].黑河学刊,2013(8)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2007年7月,第5页~第8页

[4]张毅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猜你喜欢
中学生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思想与“剑”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